低年級孩子,家長陪寫作業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你陪對了,能激發孩子,寫作業更高效
你陪錯了,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討厭寫作業,出現拖拉磨蹭等各種逃避行為.....
有位媽媽說:她的孩子今年讀四年級,寫作業特別磨蹭,每天都靠嚴防死守才能完成作業。
不只是寫作業,用這位媽媽的話說,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根本沒有規則意識,說什麼都不聽,只能靠打,不打根本沒法管。
這位媽媽一臉的憔悴和焦慮:
「我真是太累了,每天被他折磨得都要崩潰了。
好多次想過不管他了,可又想,他還這麼小,現在就不管他,將來得成什麼樣?可是我真不知道該怎麼管了……」
還有一個媽媽說:為了讓孩子寫作業,每天都要因為學習打他一頓。
知道這樣不好,也擔心把孩子越打越皮,可如果不收拾,作業根本完不成。
也試過講道理,設置各種規則和獎懲機制,都沒有用,最后還是靠打。
現在一籌莫展,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總結下來,家長們的處理模式也很類似:
苦口婆心地催促講道理 ➜ 講道理不聽 ➜ 打罵 ➜ 最后發展成不打不行。
網上曾有人總結, 親子關系的最大殺手就是陪孩子寫作業。孩子們表現出來各種各樣的問題,逼「瘋」了一批又一批家長。
當你的孩子越來越磨蹭的時候,你做家長的必然會感覺到生氣和焦慮,這種焦慮會破壞掉你們的好心情,也會破壞掉你們的親子關系, 這叫因為學習破壞關系。
你發現原來孩子跟你關系挺好的呀,回到家就開始跟你各種聊,各種八卦。
但是自從輔導孩子寫作業,你開始只是催促,到後來你就開始抱怨,再後來你就開始指責,發脾氣,甚至打罵。本來無話不談的親子關系變了,你的孩子開始跟你對著干了。
陪孩子寫作業,為什麼這麼難?
當你認為孩子寫作業拖延磨蹭,是孩子學習態度不好
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
因為這樣的認知你就會認為都是孩子的問題。
當你認為這是孩子的問題,你就會不由自主的指責他、埋怨他。
你的語言,你的行為都在埋怨指責,甚至時間長了,你會失望
你這些錯誤的語言、行為、態度,就會慢慢的造成孩子的負面結果。
為什麼?
因為, 孩子自我放棄的過程,實際就是家長對孩子不斷失望的過程。
反過來說,家長對孩子不斷失望的過程,就是孩子自我放棄的過程。
首先
我們要搞清楚,家長要陪孩子寫作業嗎?
很多人覺得,以前我們上學家長也沒管寫作業的事,還不是好好的。
時代不同了,如今對孩子學習的各方面要求更高,孩子面對的誘惑也更多。
小學階段,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孩子,可能還沒弄清楚學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自控能力較差,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時候,是需要家長的督促和引導。
指望孩子一開始就懂得自覺完成作業,是不現實的,
這個陪學的過程,就是一個從「他律」 變 「自律」的過程。
我們需要 從全陪,到半陪,最后到放手,這樣一個 逐步放手的過程。
其次
家長要明白,陪學的目的是什麼?
有些家長就只是陪孩子把當天的作業完成,爭取不出錯、字寫得好。然而光做這些是不夠的。
我們陪著孩子學習,寫作業,不是就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那點任務,那點作業要求。
小學階段,我們陪學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獨立寫作業,自我管理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感覺,能夠讓孩子愛上學習。自動自發的去寫作業!
01
先要丟掉陪學中錯誤做法
客觀來說,陪孩子寫作業原本是一件好事,家長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也加強了親子間的溝通與合作。
但許多家長「陪」的方式不恰當,引發了一系列情緒問題、親子矛盾,導致寫作業成了家長和孩子都頭疼的一件事。
01
錯誤做法一:缺乏耐心、情緒不穩定
有一部分家長是空有一顆陪孩子寫作業的心,卻缺少最重要的一項品質—— 耐心,很容易情緒激動、朝孩子發脾氣。
看到孩子磨蹭、寫字東倒西歪、寫錯題、教半天還不會就來火,沖著孩子一頓吼叫,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 家長氣得不行,孩子哭個不停。
家長容易「上頭」的根本原因有2點:
1. 對孩子有著 不切實際的高期待, 認為孩子就應該一做就對、一教就會;
2.習慣用成人的思維來看待問題,覺得孩子的作業很簡單,所以當孩子做錯題、講了好半天就是不理解的時候,就覺得孩子太笨。
其實,孩子剛開始接觸某個知識點,需要反復練習,才會熟練掌握,他們的認知和思維,也沒有成人那麼成熟、靈活。
因此,家長需要將自己的認知,調整到和孩子一樣的水平。
當你把孩子就當孩子看待時,放下高期待,高標準,嚴要求,多看到孩子做到的地方,也許你就不會那麼焦慮,對待孩子也會寬容很多,平和很多。
粗暴的吼叫、不斷地糾錯,只會讓孩子寫作業的效果更差。孩子的注意力會放在父母激動的情緒上,害怕被斥責,心理壓力很大,高壓狀態下,難以全身心投入到作業中。
當寫作業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孩子又怎麼可能會積極主動呢?
所以,陪孩子寫作業,應該以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前提,注意語氣和態度,盡量平和一點,和孩子好好溝通。
好感受,才能產生好意愿,好行為!
02
錯誤做法二:不停地催,導致孩子不催不動
陪孩子寫作業, 喜歡不停地催。
比如孩子剛回到家,屁股還沒坐熱,就開始催了:今天作業有什麼,趕緊寫作業去,快點寫,一會兒馬上吃飯。
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又在不停地催:你能不能快點,誰像你寫個作業這樣墨跡的?
孩子被催煩了,說:我已經快點寫了
你還會懟他:就這麼點作業你給我寫這麼久,這叫快點寫了嗎? 如果你做的好,我能說你嗎?.........等等
這種陪法往往導致孩子對于作業和學習缺乏責任心,不積極,沒有把作業當成自己的責任,依賴性太強,家長不催不動彈 。還會厭煩寫作業,對學習沒有好的感覺。
03
錯誤做法三:像監工一樣盯著
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當中, 坐在孩子旁邊,盯著孩子寫作業
也有家長說:要做飯,要收拾家務,沒有時間坐在旁邊盯著
那你有沒有這個樣子。一會就過來看看孩子有沒有在學習,究竟是在學習還是在偷玩。
甚至,跑進去看完孩子,嘴里也不閑著:看你寫的字歪歪扭扭,跟你說了多少次,你就不能好好寫?趕緊擦了重新寫。
十分鐘不到,又跑進去提醒孩子:快點寫哈,頭抬高,別走神......
其實,家長需要明確的是, 孩子才是作業的第一責任人,家長的陪伴只是輔助,應該把握好參與度,不要干預過多。
此外,像監工一樣盯著孩子寫,動不動打斷孩子,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影響孩子寫作業時的情緒和狀態。
04
錯誤做法四:喜歡頻繁的糾錯
就是在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當中,我們不斷的給孩子去糾錯,一會兒跟孩子講:
你看你寫的字怎麼這麼潦草,能不能寫的認真一點,寫作業能不能不要敷衍,擦了重寫。
你腦子都在想什麼?這個題媽媽不是昨天才講過嗎?怎麼又錯了?
你能不能用心點,能不能想好了再寫,你著什麼急?
孩子好不容易把作業寫完了,你又說:你看看,就這十道題,你又錯了五道,這都能錯,非把我氣死不可,擦了重寫,寫不好不要吃飯了。
大家有做過這些嗎?
所以,孩子在寫作業這件事上,寫之前被你催促,寫之中又被你催促指責,寫之后孩子又被你訓斥。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不停的用以上的方式來教育,每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就催促他,嘮叨他,指責他,不斷的給他糾錯
孩子心情會好嗎?
當他心情不好,感受不好,他愿意寫作業嗎?他不愿意,只要你提起寫作業,孩子就想到了兩個字, 痛苦。
會不會想反抗?反抗不了,會不會有一種無力感?
所以他不愿意寫作業,但是他又不敢不寫,又不得不寫的時候,拖拉磨蹭就成了孩子唯一的選擇。
很多時候,孩子在學習上的消極表現就是一種反抗。
一種潛意識的反抗,越催越磨蹭,越打越不愛學習。后期甚至直接厭學,逃學,休學.........
02
幫助孩子高效寫作業
想要孩子態度端正、積極主動完成作業,可以從以下3點做起:
01
定好規矩,嚴格執行
可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培養學習習慣。特別是從一年級一開始,家長就和孩子一起制定清晰明了的規矩, 按規矩執行,要比苦口婆心的說教、嘮叨有效得多。
長期堅持下來,孩子會養成習慣,體驗到好習慣帶來的高效率,又更利于孩子堅持,到了最后不需要堅持,內化為孩子優秀的學習品質和能力。
比較重要的規矩有:
1. 寫作業前,先做好準備工作。
有些孩子寫作業中途,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忙來忙去,十分影響效率。
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好,每天放學回家,先放松休息會。開始寫作業前,先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喝水、吃東西、上廁所等,再開始寫作業。
2. 寫作業前,列作業清單,任務可視化。
先做哪一科,后做哪一科,每科有哪些作業,這里可以聽孩子的,讓孩子對自己的作業有掌控感和決定權!
把作業一 一羅列出來,完成一項劃掉一項,或者打個對鉤,這個過程會讓孩子 有成就感,努力可視化,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而且 開始寫作業,一定從簡單的開始,讓孩子容易上手,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時,更容易堅持完成后面的。
3. 寫作業前先復習,寫完作業后檢查。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人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
所以,寫作業前先復習一下今天所學內容,會加強孩子對知識點的記憶,也會幫助孩子順利、高效地完成作業,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完成作業后的檢查,是孩子自我糾正的過程,也是一個再度思考的過程,可以培養孩子踏實、細心的學習品質,也能鞏固學習效果。
4. 寫作業時不能玩手機、玩玩具,認真書寫,保持潔凈。
5. 定時定量完成作業。
為了提高孩子的寫作業效率,減少拖拉磨蹭,引導孩子做好時間規劃也很重要。
可以用番茄鐘時間管理法,寫多久,休息多久,再繼續寫。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年齡,還有自家孩子專注力情況,和孩子約定好一次專注寫作業的時間。這一點從幼兒園開始培養起來特別有效!
6. 遇到不會的題,做標記,空起來,最后統一訂正。
有很多孩子寫作業,遇到不會的,立馬就喊媽:媽媽這個題怎麼做,媽媽這個題什麼意思,你來幫幫我......
一晚上不知道喊多少遍,嚴重影響作業效率和孩子的狀態,也影響我們的情緒。
正確做法:提前和孩子約定好,遇到不會做的題,或者不確定的題,一定做個標記,空起來,全部寫完作業,最后統一訂正!
02
正確陪學
當做到了上面幾點,做好準備工作,給孩子列作業清單,用番茄鐘時間管理法開始寫作業,當孩子正式啟動的時候
我們家長,不需要催促嘮叨,不需要跟監工一樣盯著,也不要頻繁打斷糾錯
我們只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坐在一旁做自己的事,安靜地看書、工作都行,等孩子完成作業后再統一檢查,講解空起來的難題。
這里一定記得,別拿著手機進去玩,孩子心思就不會在學習上了,他就覺得寫作業是痛苦的,他會覺得不公平。就會生出逆反心,就會有憑什麼的心態。憑什麼你能玩手機,還玩的那麼開心,我就得這麼辛苦的學習。
當然,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大班開始就培養學習習慣,也許一年級開始你就不需要陪了。
總之,在孩子還不具備獨立寫作業的能力之前,一定要從全陪,再慢慢到半陪,最后到不陪。一般情況下,只要堅持一個學期,絕對可以把學習習慣培養起來~
03
給孩子好感受,提升學習意愿
我們要想讓孩子寫作業不拖拉磨蹭,首先我們要明白
喜歡、開⼼的感受,才是一個人能堅持去做一件事的關鍵家⻓要幫助孩⼦建⽴學習、作業時愉悅的情緒體驗
我們要知道:只有感覺好,才能做的好
好感受,好意愿,好行為
那如何才能夠讓孩子產生一種好的感覺呢?就是賞識他,就是鼓勵他,就是認可他。
因此,家長要多關注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給孩子正向反饋。
比如,家長一直要求孩子把字寫工整,孩子之前表現沒那麼好,這次寫得很不錯。這時,就可以表揚孩子:
「媽媽看到這次你的字寫得很好,可以看出你很認真,做得很好哦。」
再比如:就算是看到孩子錯了好幾道,我們不要立即糾正錯的,
我們要先肯定孩子做到的,先鼓勵孩子做到的,再去指出錯的或者寫的不好的地方,
一定切記不要一上來就立馬糾錯,這只會讓孩子覺得辛苦寫了半天,本來還挺開心。結果媽媽一點沒看到我的努力,上來就被批評。在學習中一點沒體驗到成就感,學習的感覺瞬間不好了~
孩子會從家長的反饋中,提升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形成正向循環。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