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娛樂明星
熱點新聞
美妝時尚
健身達人
星座课堂
健康養生
奇聞趣事
美食菜譜
心靈語錄
生肖解析
動漫影音
育兒分享
生活常識
情感百態
酷車
國際新聞
生活小妙招
奇趣
毛孩
影視新聞
大马新闻
佛緣佛語
俄羅斯新聞
插畫趣聞
軍事
老年生活
萌寵樂園
科技遊戲
植物
中年低潮別害怕,老化的4大真相!老人反而不易得憂鬱癥,愈活愈快樂的理論是真的嗎?
2023/10/31

中年低潮別害怕,老化的4大真相!老人反而不易得憂鬱癥,愈活愈快樂的理論是真的嗎?

現代人常為壓力所苦,年年自盡率逐創新高。研究表示,人到了晚年會因為壓力漸小,而變得更加快樂,也不易罹患憂鬱癥,但不一定所有人在晚年都會感到快樂幸福,這也是因人而異,在人生的後幾年,人生還是充滿著暗潮洶湧。經濟學家與心理學家以「人生的暗流」及「個體的心理經歷」兩個角度做切入,想法互不衝突並且一致,研究出,中年之後的數十年晚年的老化並不是情感和身體的惡化過程。

不管人生軌跡如何,《大人的幸福學》可以給你蓄積能量,藉由谷底反彈,帶領你走出低潮,重新體驗美好的幸福人生。很多人發現了這個特點,包括我自己。當我要求受訪者描述自己每個十年階段性的感受時,二十歲時期與「壓力」相關的描述出現得很頻繁,到了三十歲左右增加更多,一直會維持到四十歲時期。

但是到了五十歲時期,壓力出現的次數就掉到比二十歲時期還低,然後持續往下降。「忙碌」、「工作」這兩個詞出現的頻率也和壓力一樣。這說明了壓力會因為退休的關係而下降只是部分原因,壓力早在十年前,甚至更早就開始下降了,且是顯著地下降。

在和南加州大學心理學家亞瑟.史東(Arthur Stone)的談話中我深刻意識到這點,他是專門研究幸福曲線的專家,學的是臨床心理學,長年幫人解決因壓力、痛苦、疲勞及其他日常生活的挑戰所帶來的身心影響。

他說,蓋洛普民調公司曾調查美國一百五十萬人的前一天是否感到壓力,結果和上述我所說壓力出現的規律非常吻合:一半或半數以上十八至五十歲的人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們前一天曾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從五十歲到七十歲,則大約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下降趨勢呈線性。

在這百分之二十裡主要是有健康問題的人,且下降幅度非常明顯,速度和規律同樣也很驚人,在科學研究中這樣的模式很少出現。

1.大約五十歲之後,壓力開始下降

2.情緒調節的能力改善了

「年輕人常因情緒調節能力差而受苦。」蘿拉.卡斯登森綜合自己和他人的研究後這樣說。我們應該都還記得自己在年輕時的情緒起伏,高漲時很高昂,低落時很沮喪,極端的情緒變化雖然很刺激,但正如史東的非正式調查所顯示,很多人在經歷過那段歲月後都不願再回頭重溫一遍。

人的多變情緒會隨著年齡的增加漸漸穩定下來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人生的經歷增加了。「人們意識到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從中學到一些經驗,這多少也讓情緒變得穩定些。」康乃爾大學的心理學家依蓮.威辛頓(Elaine Wethington)告訴我,「因此他們會告訴自己,別再為這些事苦惱了。」隨著年齡增加而情緒變穩定,另外還有個原因似乎跟年齡本身,甚至是跟生物學有關,這個我會在後面探討。于是他和另外兩位南加大同事察看了另外兩個非常標準的數據模組,結果也是一樣。史東告訴我,雖然數據資料更復雜,但是五十到七十歲的壓力水平同樣下降了。為了了解壓力為何急劇下降的原因,他們調整了二十個衡量標準的變量,幾乎所有能夠想到會影響壓力的因素(例如健康、孩子、婚姻等)都調整了,但是規律模式仍然沒變,事實上,反而變得更明顯,就好像光是年齡增長就能減少壓力一樣,也或許是某種未知的原因造成壓力變小。

史東自己也做了一個非正式的調查,他問人們是否願意回到二十歲時,只有一個人願意,其他人都說:「不願意,我想留在現在的歲數。」而且不管是哪種調查都顯示出驚人的一致性。

3.老年人較少感到懊悔

廣在拿年齡來開玩笑的漫畫中,少不了脾氣古怪的老頭。不可否認,老年人也和年輕人一樣愛抱怨。但事實上,老年人對苦楚的抱怨其實和你想的不一樣。

幾年前,一群德國的心理學家決定研究處在成年期兩端的人(也就是年輕人和老年人)他們的懊悔狀況。這個研究小組由德國漢堡大學依普多醫學中心的史蒂芬妮.布拉森(Stefanie Brassen)主導。他們召集了三組的受試小組,第一組的平均年齡是二十五歲情緒健康的年輕人;第二組是平均年齡六十六歲心理健康的老年人;第三組是平均年齡六十六歲患有憂鬱癥的老年人。在測試中他們必須完成一個任務,這個任務有點像是電視節目「讓我們來交易吧」中的遊戲,首先他們會看到八個神祕的正方形盒子,然後依序打開這些盒子,在這八個盒子中有七個裡面放有金塊,只有其中一個藏有「魔鬼」,這些擺放都是隨機的。挑中魔鬼的人會失去前面得到的金塊,受試者在每一輪的遊戲中得決定是要落袋為安,不繼續玩下去,還是賭賭運氣繼續玩。

大家都知道,失去一切會讓人沮喪。在這個研究中,研究人員會針對在遊戲中「輸掉一切」的人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掃描,還會測量受試者的身體反應。

這項名為〈不要帶著憤怒回顧過去—在成功和不成功的衰老過程中對失去機會的反應〉的研究結果,發布在二○一二年的《科學》雜誌上。報告指出,當在遊戲中失去一切時,情緒健康的老年人比情緒健康的年輕人表現出比較少的懊悔,而患有憂鬱癥的老年人則表現得跟年輕人一樣容易感到懊悔。研究人員針對此結果提出的結論是:健康的衰老有助于人們接受自己無法掌控所有事實,但是憂鬱癥患者則無法擁有此正向的改變。

4.老年人不容易罹患憂鬱癥

一般人對憂鬱癥的認識跟對老年人的印象一樣,充滿錯誤的刻板認知。

2002年精神病學家丹.布萊澤(Dan G. Blazer)調查分析相關資料後提出,跟中年人比起來,老年人罹患憂鬱癥的比率非常低,通常只有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四的老年人會罹患憂鬱癥(憂鬱癥在超高齡的老年人中則比較普遍,達到百分之十三)。回想奧斯瓦德和布蘭奇福勞的研究發現,在歐洲和美國的兩個州,服用抗憂鬱藥物最多的是四十多歲的人,和這個研究不謀而合。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應付憂鬱和逆境的能力也會跟著增加。「中年是各種壓力匯集的時期,證據顯示隨著生活壓力的減輕,主觀的幸福感會提升。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能把不好的事放下,珍惜好事。」著名的幸福經濟學家約翰.哈利維爾(John Helliwell)曾如此對我說。

減少壓力,減少對生活中不如意之事的糾結,好好調節情緒相對更能克服生活中種種的難關。現在回想起我父親晚年的心理狀態,我認為他已經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而壓力也隨之減輕。雖然他仍然有天生的悲觀性格,例如習慣性地在光明中尋找黑暗面,但他變得輕鬆自在了,也不那麼在乎一些事,這種改變相信在很多人身上也發生過。

療癒又可愛! 屏東和平教會耶誕創全台最大"薑餅城"
2023/12/03
中壢家樂福大火原因找到了!3男嬉鬧「殺蟲劑噴打火機」所致
2023/12/03
58歲夏文汐開深V 超兇姪女同框似姊妹
2023/12/03
57歲任賢齊登杭州開唱!大跳「鬼步舞」 網笑虧:感覺像在復健.
2023/12/03
以美好的心,欣賞週遭的事物 以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
2023/12/03
更年期一定胖?日本57歲主婦「更年期瘦身法」鏟16公斤,狠甩嬸味瘦成美阿姨
2023/12/02
真人版長髮公主!烏克蘭女擁有121cm超長髮,曝護髮秘訣:每3至4天才洗一次頭
2023/12/02
冬季熱門打卡景點 新北歡樂耶誕城主燈新秀及耶誕市集登場
2023/12/02
家電冷知識!「這家電」壞了 回收價400至500元
2023/12/02
小北百貨開29年!狂展百間店「到底有多強」?眾推1大優勢:被救好幾次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