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飲過擺一晚細菌激增8,600倍!口水掂過易出事呢/易中毒
大家習慣買支樽裝飲品解渴消暑,飲剩了的就留待明天再飲。不說不知,此舉竟暗藏危機!原來打開瓶蓋後,黃色葡萄球菌就會進入飲料中。日本節目實測了大家最常飲的6款樽裝飲品,發現將飲過的飲品放置于室溫28度下一日,飲品的含菌量便會產生驚人變化。
這次日本節目要實測的飲品,是夏天經常性飲到的6種飲品,包括:水、綠茶、麥茶、橙汁、牛奶咖啡、可樂。
飲品的細菌一旦增加,若是達到1g中有10萬個以上,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食物中毒的可能。
實測的方法是打開飲品樽蓋之後,每種飲料都各自飲一啖,然後放置在28度的常溫以及濕度為70%的房間裡,放置3個小時後,再進行24小時的細菌數量檢測。
第6位:綠茶 含菌量不增反跌 經過測試後,綠茶的含菌數目由最初每毫升約600個,經過24小時後,變到490個。
為甚麼綠茶放置了一天之後的含菌量不升反跌呢?原來綠茶有一種兒茶酚,具有抗菌作用。因為有了這種抗菌作用,所以能把細菌殺死,導致細菌量下降,大家可以飲得安心。
第5位:水 含菌量上升一倍 至于人類的必需品,水的含菌量由剛喝完的每毫升約600個,放置24小時後增長接近一倍,達1,100個,但仍屬安全水平!
第4位:大麥茶 細菌滋生地 大麥茶是新興的潮飲,具有清熱之效廣為人知,更因而成為夏日必飲之一。但原來大麥茶的含菌量由開始的每毫升約600個,隔一日後增長至3,700個,升幅達5倍多!
為甚麼健康飲品的含菌量也會有如此高的升幅?原因是大麥茶內含的糖份與蛋白質,就是細菌增長的必要條件,這兩種養份愈多,細菌就愈容易滋生得愈多。
第3位:可樂 含菌量超出安全水平! 日本節目的實驗披露,每1毫升中若有10萬個以上的黃色葡萄球菌,即會使人有食物中毒的危險,故是次實驗以此作安全水平參照。
每1毫升的飲料中,若有10萬個以上的黃色葡萄球菌,就有機會引發食物中毒。(圖片來源:節目《月曜から夜ふか》截圖)
可樂開始時同樣是每毫升約600個黃色葡萄球菌,但在室溫擺放24小時後,可樂的含菌量竟大幅超出了這安全水平,接近250萬!為何會出現如此驚人的增長呢?
原來是因為每500毫克的可樂就含有15粒方糖,導致細菌瘋狂增長。
第2位:100%純橙汁 細菌爆炸式增長 崇尚天然健康的你,純果汁或許是你的解渴首選。
偏偏果汁裡的豐富果糖是細菌滋生的有利條件,令100%純橙汁含菌量由每毫升約600個暴升至250萬3,900個,實驗結果實在嚇人一跳!
雖然100%純橙汁裡面沒有加入砂糖,但因為水果裡面自身含有果糖,而果糖對于細菌來說,與糖份是同一回事來的。
第1位:牛奶咖啡 震驚世界的細菌增長 牛奶本身含有豐富蛋白質,而製作牛奶咖啡時,往往會加上一定份量的糖份,兩者加在一起,便會使牛奶咖啡成為蛋白質與糖份豐富的飲料,亦即是細菌的溫床!結果發現: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