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今年上二年級了,平時比較懂事,也很有禮貌,媽媽在孩子花錢這個方面,并不是很苛刻,孩子想要什麼,只要是不太過份的要求,一般都滿足,可是今天發生的事情讓她感到在對待孩子理財這方面出了問題。
孩子放了學就去學校附近的小飯桌學習,阿姨是自己親戚,她告訴小凡媽媽說:「今天孩子拿了一百元錢去拿東西,我問孩子怎麼這麼多錢?是你媽媽給的嗎?孩子支支吾吾說不出來,你回家問問孩子是怎麼回事?」
媽媽把孩子接回來,詢問錢的事,小凡馬上坦白承認,是從媽媽錢包里拿的,平時媽媽放錢很隨意,就放在包里,隨手可拿,對孩子很放心,從來沒想過孩子會拿錢。
媽媽說:「你如果想要錢買東西,和我說就行了,媽媽的錢不是你的錢,你如果隨便在我包里拿錢,是不對的。」孩子聽了,感到很羞愧,說:「我以后再也不拿了,可是我看到同學們都有零花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我也想要。」
媽媽聽了,恍然大悟,孩子上二年級了,是時候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了,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理財意識,該提上日程了。
于是媽媽和孩子商量好,每月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讓孩子自由支配,學會量入為出,碰到什麼重要場合需要用錢時,告訴媽媽。
1、孩子會感到自卑
孩子看到別人有零花錢自由支配買東西,就會有一種羨慕心理,感覺自己家里是不是貧窮,沒有錢給自己,其實真相不是這樣。
孩子們有自己的朋友圈,同學之間過生日互送個小禮物,也是正常的社交來往,只要不是昂貴的花費,是可以理解的,孩子有支配一定錢財的能力,也是對孩子財商的一種培養。
2、長大后報復性消費
小時候父母越是不給錢,長大后越容易產生報復性消費,不懂得如何花錢,大手大腳,超過個人收入,導致家庭財政赤字,生活并不幸福。
學會克制自己,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懂得量入為出,保證生活質量的同時,更要懂得開源節流,勤儉節約,有風險意識。
3、沾染不良行為品德
家長在錢財方面對孩子過于嚴厲苛刻,一點兒零花錢不給,孩子得不到金錢上的滿足,就有可能會拿大人的錢,如果不及時糾正,再沾染上其它不良品德,后果不堪設想。
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給孩子一定的自尊心,和支配錢財的能力,避免孩子見「錢」眼開,走上歪路,家長后悔莫及。
寫在最后
財商的培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越來越重要,我們每天都要和錢打交道,讓孩子從小對金錢有概念,有自己的零花錢,學會如何花錢,是一項重要的能力。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