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孩子敢于頂嘴,有機會在父母面前平等對話,能夠被父母尊重,那他走出家門,跟外界打交道,才能更自信。
所以,被孩子挑戰,甚至被孩子「干掉」,也并不丟人。
話雖如此,但在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基本是 不敢頂嘴,也 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呢?
1:父母容易將孩子的「頂嘴」當成一種「 不敬」行為,總是拿「權威」來制止孩子。
2:認為小孩子見識少、不成熟,于是把「頂嘴」當成了一個無比嚴重的問題,甚至覺得是對他們的 冒犯。
仔細分析一下,其實「 頂嘴」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 并不是件壞事。
每個孩子都有表達自我的權利,家長需要做的是分辨好孩子的表達是 沒有禮貌的頂撞,還是有理有據的爭辯。
沒有禮貌的頂撞:表達無禮、蠻不講理、攻擊性強。
有理有據的爭辯:就事論事,表達自己的觀念。
父母如果能讀懂孩子頂嘴時的 潛台詞,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讓孩子變得更好。
1:「我已經長大了,我想有我自己的想法」
有句話說: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這也幾乎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遇到過的問題。
天冷了,媽媽囑咐要帶個外套,我們總是沒好氣地回一句:我不穿,冷不冷我自己知道。
大人覺得是孩子固執,其實這是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有了自己的主見。
用「頂嘴」的方式擺脫依賴,來爭取更大的權利滿足自己的需求。
2:「我不服你」
言行不一:答應孩子的事情做不到
感到委屈:被大人冤枉或者誤會
控制欲太強:父母太霸道,喜歡命令孩子,而且說一不二
從不以身作則:爸爸媽媽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卻從來沒有做到。
父母這樣的行為,極易讓孩子對你的管教產生不滿。
所以,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同時,也要嚴于律己,做好表率。
3:「可以關注我一下嗎」
很多孩子喜歡和父母「 唱反調」,尤其是在二胎家庭中的 老大。
這時候孩子「頂嘴」,父母應該意識到,孩子大多數情況下是在「 求關注」。
因為內心孤立、脆弱,所以孩子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但由于表達能力有限,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求助。
所以,面對孩子的「頂嘴」,父母只有讀懂孩子的潛台詞,才能正確的讀懂孩子的內心,讓孩子變得更好。
相反,對于孩子的「頂嘴」行為,如果我們 反應過激,孩子越容易產生 對抗情緒。
不僅壓制了孩子的溝通欲望,也打擊了孩子表達的自信心,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
「敢頂嘴」與「不敢頂嘴」的孩子,10年后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聽話不是一個孩子必備的品質,獨立思考才是。
而敢于質疑、爭辯、頂嘴,恰恰是孩子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發展的表現。
弗吉尼亞大學曾跟蹤調研過150個13歲的孩子。
最終發現,那些在家跟爸媽經常爭論的小孩, 更能輕松應對外界的意見分歧,更能冷靜承受壓力,職場上的表現也更優秀。
正如作家倪匡所說:「人類之所以有進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
但在生活中,明明是孩子的大腦和思維在發展,卻被父母誤以為「不聽話」、「愛頂嘴」。
不得不承認,孩子「頂嘴」時父母確實很生氣,但孩子要長大,就需要有 質疑和反抗。
父母需要放下「 高高在上」的姿態,拿出成年人 控制情緒的能力和智慧,和孩子 平等溝通。
給自己一次認真傾聽的機會,也給孩子一次真實表達的機會。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