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說了,我早就知道,我不是我娘親生的,即使我不是我娘親生的,可是我娘能把我養到這麼大,那已經是天大的恩,那又怎麼樣?
老話說得好,生而未養,斷指可還,生而養之,一世難還,未生而養,百世難還。”
馮慧珍渾不在意的態度,讓馮改花那是心急如焚,怎麼這個馮慧珍不按照自己說的話的思路來想呢?
也是個蠢貨,怎麼就不腦筋呢!
急忙上前勸道,“慧珍啊,你可真傻。你媽不讓你哥去,不讓你姐去,怎麼偏偏讓你去替哥下鄉隊?還不就是因為看著你不是親生的。
舍不得自己的兒苦,偏要讓你這個撿來的去苦。連我都替你鳴這個不平。
你這樣可不行,你回去再跟你媽鬧。讓你媽再也不敢打你的主意。讓你哥或者讓你大姐去頂替,那不就得了,你說你好好的在家里,總比到了那人生地不的農場強。”
馮改花一副苦口婆心的知心大姐姐模樣。
恨不得立刻拉著馮慧珍回馮家去鬧騰,讓大伯母直接黃了這件事。
當然,也真的這麼做了,上去拉著馮慧珍就往回走。
“改花姐,你別鬧了。我媽是為了我好。就算我媽真的是為了保護哥哥,姐姐讓我去下鄉,我也樂意。我媽說了去了知青農場,起碼頓頓能吃飽,知青農場打的糧食分到手里,比咱們村里分的多。
我媽讓我出去,還不是為了活命,再說了,我媽我爸從小養我長這麼大。家里費了多糧食,費了多心思,就算是現在讓我回報父母,我也應該去。
憑什麼我哥哥姐姐能去我就不能去啊?就因為我是撿來的,怎麼我爹我娘還欠下我啦?做人得有良心。”
“我爹已經不在了。我能幫我娘,能幫家里,能幫哥哥,姐姐我很高興。我已經跟大伯母說好了,我絕對不會再改主意,哪怕那農場就是刀山火海,我也一定會去。”
馮改花被馮慧珍這一番話氣的腦仁兒疼。
“馮慧珍,你是不是個傻子呀?”
“改花姐,我知道是你是為了我好,不過你要覺得我傻,就當我傻吧。”
馮慧珍拎著背簍和鐮刀轉走了,馮改花站在原地氣得直跺腳。
“人家馮慧珍樂意替你哥去下鄉隊,你咋還不樂意呀?你這是存心拆大伯母的臺啊。”
“這才是真正的白眼狼,胳膊肘往外拐啊。”
“每年你大伯母回來,給你家帶的那些舊服,帶著那些吃食和糖,怎麼都喂了狗?”
后面的村民剛才聽到了那一番話,這會兒紛紛站出來指責馮改花。
主要原因是大伯母在村里人緣很好,當然更重要的是因為大伯母有親戚在供銷社里當兒,所以村兒里但凡誰家有個需要幫忙買東西,買俏貨的,都找大伯母幫忙。
而大伯母那個人是真熱心,只要求上門兒的,能幫的都幫。
以至于全村人沒人說大伯母不好,這也是上輩子馮慧珍跳了完河之后,拒絕了大伯母,以至于全村人都跟他們家不怎麼來往的緣故。
就算是家里出了那麼大的大事兒,都沒人樂意給他們家把手。
不怪村民勢利,而是怪他們家沒有在村兒里圍下那種人緣。
馮改花被別人指指點點的說到臉上。
更是待不住了,拎著鐮刀轉就下山。
等到急匆匆的回到家的時候,才發覺自己忘記打豬草。
今天這工分兒肯定沒了。
馮改花在家里急的跳腳,倒是想去縣城一趟,找找大伯母,可是想去縣城也不是說去就能去的。
得跟生產隊里請假,再加上進城的話,靠走路,從他們村到縣城里來回那是20里山路。
是來回走,起碼得走七八個小時。
爹媽回來,要是知道一個人跑去縣城,回來就得打斷的。
馮改花急的團團轉,可是偏偏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決面前的局面。
冷靜下來想了一想,以對馮慧真的了解。
這個人上輩子任驕傲,怎麼可能老老實實去農場隊。
就算馮慧珍真的答應了大伯母,也有辦法攪黃的。
想了一想馮慧珍上輩子對他們生產隊這邊兒生產隊長家的兒子劉志剛那是有獨鐘。
劉志剛兩輩子加起來,人家是村兒里僅有的高中畢業生。
那可是文化人,是馮慧珍心目中的白月。
天圍在劉志剛的屁后面轉,可是人家不待見。
主要原因是馮慧珍長得并不好看。
現在的馮慧珍的確不好看,又黑又瘦,個子也不高,長得跟個豆芽菜一樣。
馮改花認命的承認,認真的說上輩子后來的馮慧珍,那真的變化很大,人家說大十八變,馮慧珍18歲之后真的變得與眾不同。
頗有種胎換骨的意思。
不變得皮又白又,個子也長高了很多,烏黑的長發,梳著兩條大辮子,尤其是那一雙眼皮的大眼睛烏溜溜的,頗有一種回眸一笑百生的姿態。
自己見到馮慧珍的時候,馮慧珍是在縣城里的紡織廠上班。
雖然穿著紡織廠工的工作依然掩蓋不住馮慧珍活潑麗的影。
上輩子是真的很羨慕馮慧珍,有這樣的運氣。
還有那樣的世。
上輩子也許他們都認為馮慧珍和劉志強那簡直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當然,癩蛤蟆是馮桂珍。
可是這一輩子,馮改花覺得要想讓馮慧真沒辦法下鄉隊。
只能是讓馮慧珍和劉志強撮合到一塊兒,再說了劉志強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劉志強家那是嚴重的重男輕,上輩子劉志強娶了個媳婦兒。
生了七個閨,就那樣還一直要生。
簡直是不生一個兒子誓不罷休的架勢。
馮慧珍要真的嫁給劉志強,也不一定能好到什麼程度,反正得給自己讓路。
馮改花想通了這個這件事,立刻鉆進了自己屋里,去琢磨這件事怎麼著手。
馮慧珍哪里知道人家重生人士在想盡法子給路上放絆腳石。
興高采烈地上山把豬草打好,打豬草的那一會兒功夫,周圍已經多了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