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武俠仙俠 歸藏劍仙 第十六章 修道九境(上)

《歸藏劍仙》 第十六章 修道九境(上)

第十六章 修道九境(上)

閣中的陳設很簡單,除了一張小桌案以外就沒有別的東西了。腳下是打磨的十分平整的青石,四周的窗戶都是開著的,沒有紗,風嗚嗚的吹著,使殿中顯得既空寂又冷。閣中打掃的倒還算乾凈,除此之外,就無其他了。

宋明庭來到其中一張桌案前跌坐下,取出筆墨紙硯和經書,直接開始抄經。

一個個剛勁有力的字落在紙上,懸崖上的風嗚嗚的呼嘯著,隨著一筆筆落下,宋明庭,心法開始自行運轉。歸藏劍經在心間流淌而過,靈氣開始往宋明庭邊匯聚,很快,一縷縷黑白的氤氳開始從宋明庭的上升起。

宋明庭再次進修煉狀態。對他來說,修煉已經不拘於特定姿勢了,隻要他想,無論在乾什麼,都可修煉。所以即便正在抄經,他也可以運轉心法,甚至因為抄經使得心境能更快的進心平氣和的狀態,修煉的效果反而比打坐還要好上一些。

隨著心法的運轉,一縷縷在變幻著黑白二的法力沿著十一條無形的經脈進宋明庭的,匯丹田之中。此時,宋明庭的丹田中早已彌漫了黑白二的氤氳之氣,黑白二氣呈魚形狀,自行轉。而在他的外,一縷縷黑白的法力匯聚在一起,不斷的撞擊著他的某一,這地方就彷彿有著一道無形的屏障,任憑黑白真氣如何撞擊,始終無法撞穿。

這是道竅!是修煉之竅!

法力是經由道脈流丹田之中的,而要進道脈首先是打通的是道竅。這道竅是無形之竅,本是閉塞的,需開以後,方能容納法力通過。他現在控製著法力不停猛撞的那一個點,就是道竅,這是無數代人所探索出來的。道竅一共有三十六個,合天罡之數,他之前已經開了十一個道竅,現在正在開第十二個道竅。

修煉之路一共有九個境界,當然,僅限於此界,至於飛升之後的境界,那就不得所知了。這九個境界被稱為“修道九境”,從低到高依次為道火境、竅境、鑄鼎境、摘星境、融月境、引日境、我道境、圓明境、歸一境,亦稱道火期、竅期、鑄鼎期、摘星期、融月期、引日期、我道期、圓明期、歸一期。

道火境,點燃道火。

這是修道九境之中的第一境,亦為修道之始。道火,即修道之火,道藏有言“凡人無質”,此質為資質,意思是說凡人沒有修煉的資質。這世上,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修煉的,真正擁有修煉天賦的人百中無一,而衡量一個人有沒有修煉資質的標準就是能不能點燃道火。

其實世間萬靈都有著道火,然而道火蒙塵,需拭去上麵的“塵埃”之後才能參天地之造化,進而踏上修煉之路。但真正能夠拭去這一層“塵垢”的生靈很,所以纔出現了擁有修道資質的生靈萬中無一的現象。而道火期其實就是拭去道火表麵那一層“塵垢”的時期。這個階段的修道者,和凡人並無明顯差異,最多也就是氣質卓然,強健一些而已。

竅境,開道竅。

這一階段是“以道火為引,吸收天地靈氣,淬煉法力,然後以法力開修煉之竅”的過程。因為本無可供真氣的竅口,所以需要修士自行開道竅,此竅無形,是為道竅。當開第一個道竅之後,纔能夠容納法力開的道竅越多,意味著今後修煉的速度將越快。但並非開的道竅越多越好,因為一來在竅期開太多道竅,會在竅期耽誤太多的時間。二來,開道竅太多,而在接下來的道鼎期無法鑄足夠強大的道鼎的話,便會有而亡之虞。所以如何拿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竅期的修士已經明顯和凡人區分開來了,僅憑力量就已經碾凡人,真正的有九牛二虎之力,更重要的是,達到竅期後,修道者便可以使用法,也可使法寶了。

道鼎期,鑄就道鼎。

雖然本無修煉之竅,但卻是有修煉之鼎的。這個鼎就是丹田,但丹田能夠容納的法力不多,是為偽鼎,在修煉初期是夠了,但到了中期、後期,就遠遠不夠了。所以為了更長久的修行之路,就需要孕育出一個真正用來容納真氣的“容”,這就是道鼎。道鼎可以容納大量的法力,而且隨著修為的提高,其本也會跟著慢慢擴大,慢慢變堅實,所以鑄道鼎之後就不會有容納太多法力的顧慮了。

這是修道九境中的前三境,亦被稱為“築基三境”,因為這三境是用來打基礎的,所能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不強,但卻關乎未來的修煉。於這三個階段的修士雖然已經超了凡人的範疇,但距離擁有那等毀天滅地,移山填海的力量卻還差的遠呢,於築基三境的修士隻能算是剛剛踏上修道之途的新人,遠遠算不上修道界的中堅力量。

築基三境之後是摘星境、融月境和引日境。

摘星境,摘星

這一階段需接引星,淬煉元神,使神轉神。修道求的是不朽,而其本就是讓元神純,萬古不朽。所以對修道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讓元神強大。而神轉神,就是元神強大的過程。元神本,所以又被稱為神,神在陸續接引星、月、日之後,轉為純,是為神。而摘星期就是接引星淬煉元神的過程,當度過摘星期之後,元神便可在星夜下短暫離。不過這時修士還不能讓元神在外遊離太久,因為摘星期的元神雖然已經不懼星,但還是懼月的,所以不得長時間暴在月之下。至於說日,那就更不行了!摘星期的元神一旦暴在日之下,幾息之便會化為灰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