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現代言情 一生一世,江南老 作品相關

《一生一世,江南老》 作品相關

臨時起意,帶了一隊親信侍衛,離開臨海郡,往柴桑而去。

天大地大,柴桑才是沈家的天下。

柴桑重鎮,關卡守衛見是沈家馬隊,皆下跪恭迎。

軍營在江水畔,和江水一樣,圍墻綿延不到盡頭,帥旗迎風招展,盡是“沈”字。策馬營外,翻下馬,一刻不停歇往營而去,正見到斬首叛軍。

二十幾個被綁縛雙手的男人被蒙著眼,聲嘶力竭、高聲咒罵沈策。一片寒過去,兵士手起刀落,二十幾顆人頭齊齊落地。

而坐在不遠高臺上的沈策。

在江畔的凜凜寒風里,他和面前的叛軍首領皆是上半,長袍丟在地下。沈昭昭知道,這是沈策的習慣,他每每在軍營和同袍慶功,都是如此。今日如此并非慶祝,但今日面前這位叛軍頭領是他十幾年的摯友、兄弟、部下,他橫鼻梁的這一刀就是拜對方所賜。

如此相對,是在送行。

他左手持一酒壺,為叛軍首領倒下了一杯送行酒。

高臺下,是一排領兵的將領,或年輕,或年邁,都在安靜地看著。

那頭領接過酒杯,幾次想求饒,還是生生吞了下去,最后將心一橫,仰頭,把酒倒中。一道寒,不,還有沒吞下去的酒都從嚨里,和著噴濺而出。

沈昭昭站在臺下,和鞋上都被風帶的,盡是點點猩紅。口微微起伏著,看到哥哥手握長劍,緩緩歸鞘,將那一柄劍高舉在前。

這軍營,這江水兩岸的土地,全是他親手打下來的。是這個念頭,就讓翻涌,難以自已。

不止是,眾將士也為此振,山呼響應。

沙場男人們的喊聲,震得腳下土地都在在人群中,看著他把劍扔給后人,跳下高臺,走到自己的面前。他的臉上還有叛軍的,赤|膛上也有,瞳孔里映著的是日,殺氣未盡。他瞇起眼:“這是哪家姑娘?闖到閻王殿了?”

眾人大笑。

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這便是郡王無盡寵的胞妹。

“我來尋……”在眾目睽睽下,帶著笑,故意輕聲喚他,“柴桑沈郎。”

風刮走了的話。

除了他,沒人聽得清,因為大家還在笑。

旁人遞來白巾,剛用冰水浸過,用來上的。他沒接,用手背擋開,眼中仿佛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

又仿佛是心魔叢生,錯看了。

☆、楔子 今于佛前,自說誓言(2)

那夜,經歷了一次營嘯。

肅殺之地,一聲聲凄厲的嘯音,驚醒了。帶來的都是近侍衛,帳篷里沒人,置暗夜,嚇出了一冷汗。

“是夜驚。”肩上有的皮覆住。

大戰在即,夜驚難免,總有新兵經不住生死重,噩夢喊。過去每逢營嘯,他都親自理,前往兵士們的帳篷,震懾住他們,謹防有人借此私泄恩怨。今夜他在這里,他知道對夜,對黑暗有無邊的懼意。

在找方向,找他在的方位,憑著自己的想象,想和他面對著面:“哥?”

寂靜了。

他的熱息在正前方,落到的人中和上。

被營外的腳步聲、呵斥聲沖撞著,的錯覺越來越多,像能聽到風吹著火把上艷紅的火苗,無數營地的火把在狂風下齊齊作響,統統淹沒了

他為什麼沒離開,還是自己的錯覺。

不敢妄

只怕一,便是萬劫不復。

“姨母說,你又推拒了賜婚?”不舍遠離,仍裝不覺,他的氣息。

“怎麼?想要個嫂嫂了?”他終于出聲。

“是你娶,為何是我想要?”

“娶,也要在臨海郡陪你。”

的心像被刺了下。

“我一人在宅子里住慣了,怕被管束,還是跟你在軍營好。”終于離開他的臉前,去看邊的小小黑影,好似是個凳子。

“不看著你嫁出去,我也不會有什麼人。”他最后說。

后來外頭有將軍來喚,他命軍醫進來守著,軍營里,也僅有軍醫方便出這個帳篷。后半夜,哥哥沒再回來。

沈昭昭知他不日就要渡江大戰,軍事繁重,也不打招呼,留了一封書信,代自己要去迦山為他祈福后,帶人離開。

馬隊途經柴桑的沈宅舊址,稍作休息,被人攔下,那人用荷葉捧著一塊鮮的豆腐,在馬前對笑著舉了舉,認出來是時常見的豆腐攤的老板。翻下馬,剛要從錢幣,一雙藏青的靴子出現:“何時需你做這些了?”

那街邊立著的人,青玉帶,眼似點墨,笑里自帶三分殺氣。

侍衛們的眼中盡是慌張,要行禮,被他以目阻止。

他摘了用以遮面的白紗,為將耳飾發簪都取了,又把上的雪貂換作素披風,由奢轉素,又囑咐侍衛佯作無事發生,原路回臨海郡。

而他同一人一騎,自西至東,去了迦山。

迦仙山,孤佇海中,彼有菩薩,名觀自在。

那是觀音大士的修行之地,在臨海郡以東,是他常為自己請香的圣地,時常聽說,尚無緣一見。

可惜天不逢時,路途中接連幾日都在下雨。

船渡海時,巨浪滔天,風卷云涌。船夫怕船翻,不得不中途折返,將他們送了回來。他們就和尋常香客一般,躲在岸邊的草棚下避雨。

一同渡岸,又一同被送回來的是一對求子的年輕夫婦,還有一對婆孫,見那小孫穿的單薄,在婆婆的懷里瑟瑟發抖,將哥哥給自己的袍披贈給了那小娃娃。

那婆婆連連致謝,問他二人是否也要求子。

哥哥恍若未聞,而心慌,不曉得他是否聽到。兩個穿著雨蓑的和尚走,為他們解了圍,為首的一位老和尚見到沈策,當即合掌:“施主。”

這便是那迦山上的寺廟主持,竟也被困在暴雨當中。

“施主可還被心魔所困?”那方丈笑過來,沒點破他的份。

“在閻王殿的人,尋常牽掛都嫌淺薄,”他回說,“有心魔拴著,也不是壞事。”

方丈以觀海為由,將沈策邀去草棚外。沈策同這方丈有數年,倒沒拒絕,一王一僧,冒著雨立在海邊,將這雨棚讓給了他們。

沈昭昭看波濤翻滾,看他披雨蓑的背影,想到母親離開那夜。

臨去前,母親屏退母和哥哥,塞給一個香囊,囑咐,倘若日后哥哥沈策待不善,將這個香囊給姨母,換得庇護。

那香囊里,繡著一個生辰八字和親生父母的姓氏鄉貫,是哥哥的。

母親來不及給講當初發生了什麼,是分支親族對母親多年無子的嘲笑鄙夷,還是父親對耀沈家抱有一,抱來了這個兒子。但人之將去,母親掛念的還是親生日后的安危,將這香囊親手給了沈昭昭。

這是母親留給的保命符,卻是哥哥的一道催命符。

冒充名門之后,是重罪,更不要說從軍。

那時的雖年,卻也懂得此會害哥哥,在母親安葬后,立刻將香囊燒了。

燒掉的是他的催命符,也是和他的“可能”。

甚至設想過,有朝一日沈策被那個多疑的皇帝得謀了反,即便說出兩人非親生兄妹,沈策會信,他的將士們也決計不會相信。那些為他浴戰的大好兒郎,是決計不會接自己誓死追隨的郡王是一個和胞妹茍且的人。

柴桑沈郎,可以是無數佳人的夢中人。

獨獨不能是的。

天黑前,雨漸小了。

迦山不留夜客,眼看要日落,他們這些香客也無法再乘船渡岸。

沈昭昭執意到岸邊的巖石上,對著迦山的方向恭敬跪拜,為兄祈福。離開草棚前,和婆孫兩人作別,老婆婆塞了一紅繩給,是從小娃娃手腕上解下來的紅繩,趁著避雨編的,編了一粒落花生。

婆婆不識沈策,更不識沈昭昭。

以為能冒雨來叩拜觀音大士,又如此虔誠的小男,必是為了求子。所以好心送這落花生,算是尋常人的一種祈愿和善意。無措地握著這紅繩所編的小小果實,見沈策似乎沒看到,也就佯作無事,收于懷中。

兩人在天黑后,尋到個小鎮子落腳。

鎮子小,從沒招待過外鄉人,沒像樣的客棧。沈策一手牽著兩匹馬,一手牽著,在鎮子上找住,見到一葉扁舟在水路上停泊著。船夫見沈昭昭目不視,好心留兩人到烏棚里住一夜。豈料,沈策出手就是一小塊碎金,唬得那船夫不敢怠慢,讓家人送來好酒好菜,好生招待這兩位外鄉貴客。

那夜,船夫自覺占了沈策大便宜,一直搖著船,穿行于鎮子的水路當中,讓他們有景可賞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