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古代言情 炮灰養包子 34、第 34 章

《炮灰養包子》 34、第 34 章

 “我四姐臨死前仍舊擔心連累孟大夫您,就說了劉大人用香囊害的事兒,所以我爹娘如今不依,就堵在劉大人家門口。”說著,那眼淚不住地往下流,“可憐我四姐,如今死了也不得安生,也不曉得上輩子作了什麼孽,這輩子遇著這樣的爹娘。”

 孟茯聽完又氣又怒,氣那劉大人草菅人命,還要算計到自己的頭上來。

 又恨這昭弟的爹娘不配為父母。

 也不大會安人,只急忙將賣契給,“你自己收著,想法子拿個戶。”還剩下二十兩銀子,也一并給

 昭弟卻是不肯收,倏然起朝孟茯跪下,“孟大夫,我四姐說我生來就最笨的,您給了我這銀子,以后我也擔心人騙了去,賣契我也不要,您留我在這里,我給您照顧爺和小姐們,什麼臟活累活我都能做,求您別趕我走。”

 韓宣云和幾個孩子都在一旁,默默地聽著這些事兒,如今見著昭弟不愿意走,便勸著孟茯,“你常常出診在外,家里也不能沒人看著,到底年長一些,你就留了在這里,過幾年有合適的人,這銀子給做嫁妝就是了。”

 韓宣云是真可憐這昭弟,只是他如今這份也不好帶一個小侍邊,不然一定將帶著。

 若飛三兄妹也眼地看著孟茯。

 他們最是了解爹不疼娘不境了。

 何況昭弟不過十二三歲,一個人孤苦伶仃到外頭,遮風避雨的地方也沒有,外頭遼人又那樣猖狂。

 孟茯到底是將留了下來,與萱兒住在一起,賣契昭弟不肯收了,孟茯本來想撕了的,可是想到昭弟那不講道理的爹娘,想著還是留著做個憑證。

 銀子則給存起來。

 韓宣云忙著走,也沒空等沈子房了,只同孟茯留了話,“我等不得他了,他來后,麻煩孟大夫把這個給他。”遞了孟茯一封信箋。

 想著劉大人的事兒,有些不放心孟茯:“你既然與沈大人家眷們親近,就多走,也免得往后再有人學著這劉大人害你,你得他們曉得你后是有沈大人這地方父母做靠山。”

 孟茯應了,也算是瞌睡來遇著枕頭,隔日沈大人府上的管家就來了帖子,請孟茯去參加他們家兩位小公子的滿月宴。

 管家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不但進去喝了茶,還在門口與孟茯說了不恭敬的好話。

 他這一走,左右鄰舍對孟茯也多了幾分客氣,明里暗里地打聽著與新來的知州大人家是什麼關系?

 然后便曉得了救了沈大人夫人公子的事兒,也經此這千金醫館的名聲傳開了去。

 沈大人夫妻雖請了,但那日都是些權貴們,孟茯與之格格不,因此這滿月宴一早,便先去給兩位小爺道喜。

 沈夫人請了進去說話,言談間有些埋怨:“不是說尋個好日子才開張的麼?我這里又出不得門,母親忙著給我料理這些雜事,也沒留意到你支了攤子,還是那天聽著人提什麼千金醫館,我才曉得,正好這倆小子滿月,我便讓管家去你那里,他多待些時間。”

 孟茯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已經借到了,左右鄰里待我十分和,夫人不必擔憂。”因這里沒有旁人,兩人說起了閑話,聊起這為人父母的事上來。

 也就提了昭弟家的事兒,沈夫人聽著那昭弟姐妹五個可憐,說爹娘不配做人,不過最關憂的還是孟茯差點被那劉大人算計,便拍著脯道:“此事你放心,我肯定會為你討個公道回來。”

 孟茯與說這事兒,是無吐槽那重男輕的夫妻倆,斷然不是要給自己做主什麼的,于是忙解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何況他也沒害我,但這事兒我記在心里,是能自己理的,夫人要照顧小爺們,莫要為這種小事心。”

 沈夫人是有心要和孟茯結的,與說話,很是舒坦,不必忌諱盤算什麼,所以聽到孟茯這話,覺得是見外了,心里有些難過,“你是不拿我做朋友麼?”

 “夫人這話嚴重了,只是這人,哪里能浪費在這種小事上。”

 沈夫人得了這話,才重新笑起來,好奇地問起,“那沈先生可回了你的消息?”孟茯雖說已經找著了,當時當初生產后打發人去南州報喜時候,沈家這里也順便人打聽這沈子房是何許人也。

 族里查遍了,也沒有這樣一號人。

 所以有些擔心孟茯遇到騙子,尤其是沈夫人覺得年紀還小,心思還單純。

 “還沒回,不過想來等不了多久了。”想著這會兒沈子房興許已經得到了自己的信,心里便忍不住的期待起來。

 沈夫人看在眼里,又是過來人,便多問了一句:“你和他有親事?”

 孟茯一怔,忙搖頭:“也不算是,不過他對我們一家有救命之恩。”

 沈夫人見不愿意說,也沒多問了,只是莫名地想起家里的三弟,找了個小寡婦做未婚妻。

 孟茯要找的人又是姓沈,還是南州人,可查無此人。

 偏這三弟從前四游歷,最喜好用假名。

 不過也沒容多想,何況天底下哪里有這樣巧合的事

 外頭來催幾回,想要留孟茯吃飯再走,可孟茯惦記家里的孩子,還是婉拒了,反而催促出去待客。

 孟茯告辭回來,到了家中昭弟已經備好飯菜,有在孟茯的確輕松了許多。

 若若飛雖然也懂事,可到底是男孩子心大意的。

 待吃完了飯,兄弟倆看書,萱兒無聊也拿了一本畫冊子出來,昭弟好奇地湊在一旁看,只是一個字都不認得,反而要萱兒來教。

 是個聰明的,不過兩日就認得了些字,給自己取了新名字做蘭若。

 是夜,狂風皺起,孟茯睡得迷迷糊糊的,只聽外面全是噪雜聲,猛地驚醒過來,那聲音果然還在,急得忙穿了裳打著燈籠到前頭門往外看。

 街道上全是穿著甲的兵將,舉著火把往城門口去。

 這樣吵鬧,哪里還能人安眠,而且這里又是邊城,就怕忽然打仗,所以大家坐了一宿。

 孟茯帶著大小四個孩子坐在堂屋里,守著一朵小火燭,直至天亮,開門一看,外面又是一片平靜,似昨兒那些滿城跑的將士們本沒存在過一樣。

 只是很快出去買菜的蘭若就打聽了消息回來,“是昨日下午,沈大人拿了那些參與拐賣孩的遼人,所以引了這城里不遼人不滿,聚集起來鬧事,所以沈大人才出了大批兵,將那些帶頭鬧事的一并拿了。”

 聽著倒是大快人心,可是后果呢?這一口氣拿了這麼多遼人?只怕遼人那頭正不得能借著此事挑起事端呢。難怪沈夫人說這里雖有實權,卻不如京中繼續待在禮部呢。

 心里擔憂起來,就怕外頭不太平,“你們這幾日莫要上街去,我去多買些東西回來。”

 蘭若倒是聽話,沒敢帶著萱兒在門口街上玩耍了,四人只在后院待著。可心里惦記著四姐潯娘的喪事,便央著孟茯幫忙打聽。

 孟茯尋到家,聽鄰里說起爹娘管劉大人家要了銀錢后,轉手就把潯娘的尸賣給了別人家配婚,昨日已下葬。

 還是城外的人家。

 如今這城里本就不算安寧,更不要說那城外了,也是不敢去刨墳,想先瞞著蘭若,說沒打聽著消息。

 然這才不過到照月橋邊上,河邊酒肆里忽然跑出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五六個遼人在背后追,一下將姑娘到河邊,反剪雙手押著過來。

 這一條河邊,多的是酒肆茶館,說書和唱曲的經常在此撐場子。

 孟茯雖有心救人,可奈何能力不夠,因此不敢去多管,只調頭想改道離開。哪里曉得這時候酒肆里忽然跑出一個人朝撞來,滿熏人的酒氣。

 慌忙別開子,那人直接撲倒在地上,想是喝得酩酊大醉了,也不覺得疼,抬起頭一把就抓住孟茯的小腳,“咦,這麼短的時間里,娘子怎就換了鞋子?”

 他話音落下,那頭幾個抓住小姑娘的遼人朝他喊道:“爺,方才唱曲的妞在這里。”

 這喝得醉醺醺的遼人爺聞言,慢吞吞地扭過頭去,搖搖晃晃地爬起來,拍著上所沾染的塵土,眼睛卻落在孟茯的上。

 孟茯才見他穿得比華貴,腰間的帶子上,繡著三眼狼圖騰,份只怕不凡,因此不敢招惹,忙要轉走。

 忽聽這遼人爺喊道:“,也一起帶回去。”

 孟茯這張臉跟艷若桃李不著邊的,人群里不是引人注目的那種,唯獨那雙眼睛生得好看,但最多也就能算是一朵清淡純意的白梅花罷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