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場也是最後一場,就是狄至和參林在遼利用大船上的火炮設伏,敵深,一舉打垮最後的金軍主力,此戰之後金國主力軍已潰不軍,隻能向北逃竄。
這四場大戰是決定的大戰,徹底決定整個戰場的全盤勝利,至於其他勝利也是勝利,但都屬於打鬧,對戰局有推作用,但不是決定的。
溫道離作為樞副使,這點眼還是有的,所以他戰況就會給人脈絡清晰,條理清楚,一聽就明白整個戰爭過程的覺。
而如果讓眾人自己去看一大堆戰報,無論是皇上還是德公亦或何昭、薛芳、湯舟為等等重臣,看得出來到寫的都是捷報,但是驚訝歸驚訝,激歸激,很難把戰場戰爭理解徹,看得清楚。
因為他們不懂戰爭的過程,也沒有親自指揮或經曆過大規模的戰爭,這就業有專攻。
聽溫道離完,皇上也有豁然開朗的覺,“照溫卿此言,次戰首功是星洲,隨後便是狄至、楊文廣、參林、折惟忠?”
溫道離點頭:“楊文廣、折惟忠的西路軍攻破大同府是有義軍接應,聽起來會給他們減功,但他們攻下大同府,就是保證大軍後方安穩,從全局看意義重大。”
皇上點頭。
“而狄至、參林的東路軍不止攻城略地,讓金軍腹背敵,還因地製宜,給予金軍主力最後一擊,是蓋世之功,臣覺得隻在殿下之下。”
見皇上再次同意,溫道離接著:“皇太孫把控全局運籌帷幄,安排三路大軍戰略部署,又是主帥,首功是必然的。
但其手下如楊洪昭老持重,屢有戰功;魏雨白獨當一麵,多次領軍作戰,績斐然。
燕山府知府魏朝仁為大軍籌措糧草,保護糧道,征發徭役,總理後勤補給,也是勞苦功高。
而劉季、嚴申則是當世猛將,殺敵不顧,攻城拔寨,屢立戰功,都是不多得的良材。
劉季還率二十營騎兵在上京城外數次大敗金國國主的親衛衛軍,打得上京城人心惶惶,真猛將也!”
到這,皇上和眾大臣都高興的出笑意,不隻是劉季把上京人嚇得瑟瑟發抖,還因為“國主”二字!
此戰之後,金國自去皇帝頭銜,向景國稱臣,還有什麽能比這更令人激高興的!皇上的笑意更是藏都藏不住,從今往後,北方霸主,不可一世的金國國主也是他的臣子了!
“還有平州守將固立川,此人守城攻城均有戰功,殿下也誇讚過他”皇上點點頭,隨後又讓眾人多研究研究,要在大軍回京之前,擬出一個合適的封賞獎勵方案來。
大軍凱旋當,皇上要祭拜地祖宗,親自出城迎接。
在此之前,獎勵的章程要確定了。
李星洲等在寧江府期間,到都在傳頌關於他的故事,員之間也在吹捧傳揚。
大多都是他運籌帷幄,千裏之外控全局之類的。
他聽了好笑,戰略部署他確實有,但要千裏之外運籌帷幄控全局那就是扯淡的。
即便現代的通信偵查手段也很難做到這點,因為敵人總有戰場迷霧的。
而現在的條件更難,他既不知道敵人位置,也不知道自己人的位置,怎麽控?
狄至和他事先約定的時間其實已經晚了,他差點以為作戰失敗,好在最後趕上了,這其中有很多運氣分,還有很多將領的戰場臨時判斷。
按照他事先預料走的部分大約三左右,但這已經是非常高的水準了,縱橫千裏裏的戰線,從大同到遼,十幾萬人的大軍,複雜多變的敵我況,他還能事先預料了大約三。
“勞資真他娘的是個才。”李星忍不住自。
到明,楊文廣,折惟忠也要到了,到時候就要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