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的崛起 八百二十、往後的戰略

《世子的崛起》 八百二十、往後的戰略

雍正的改革可謂雄心,翻天覆地,是真正意義上的為底層爭利,為此他不惜與滿朝大多數大臣,無數豪紳大族和讀書人作對。

讀書人雖然沒有槍桿子,卻有筆桿子,掌握話語權,所以雍正被罵得最慘,罵得無完,罵到他氣得興文字獄。

而另一方麵,員和地方豪紳勾結,阻礙他的改革,因為這改革就是赤的把蛋糕切出一大塊,分給底層百姓,他們的利益。

最慘的是,文人士大夫掌握話語權,底層百姓又因為認知有限,本不明白雍正的改革是為了他們,讀書人罵,他們也就不明所以跟著罵,反正讀書人有見識,他們說的肯定是對的。

想來也很悲哀,雍正勞累一生,勞累到壯年早逝,想盡辦法,用盡手段與讀書人作對,與八旗子弟作對,與員豪紳作對,為的就是分利給底層百姓,阻止豪紳大族繼續兼並土地。

結果卻是被百姓罵得最慘的皇帝......

後來讀書人說“康乾盛世”,特意把雍正剔除了。

後來他兒子乾隆,一上臺把他的改革都廢了,因為安逸,不用頂著各方力,還能得好臉

所以乾隆被吹得最好,讀書人吹,百吹,百姓也跟著吹,什麽“十全老人”“文武德”,乾隆聽著高興啊。

員也高興啊,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貪腐;讀書人也高興啊,他們又不用像老農一樣稅,高人一等。

豪紳也高興啊,以後他們即便有數萬畝良田,的稅和沒田的普通百姓也差不了多,還可以接著肆無忌憚兼並土地。

隻有百姓慘了,越來越多的人手裏沒田地,卻還要按照人頭稅,隻能去給豪紳大族當狗,任由迫。

不過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他們肯定不知道,曾經有改變一切的機會就在麵前,可惜肩而過。

而乾隆時期的大清也是表麵看似繁榮,實際部開始不斷腐朽,其實很多都是靠吹出來的。

讀書人要吹,畢竟雍正要他們和農民一樣上稅,乾隆對他們這麽好,當然要吹。八旗子弟、大多數員和豪紳也要吹啊。

知道乾隆後期,飾太平再也遮掩不住帝國部的腐朽,瞬間看起來華麗的帝國大廈轟然開始倒塌。

好在後世人們回首去看雍正那些改革,也給予了他正確的評價。

李星洲其實很佩服雍正這樣敢和全國作對的皇帝,敢於嘔心瀝付諸改革的皇帝。

可惜的是他不像漢武帝、唐高宗或者他爹那樣有戰功,所以威不夠,人不夠。

其實李治也打過豪族,如果他不打,唐朝可能在李世民之後就進乾隆時那樣。李治也麵臨同樣困境,大族勳貴子弟滿朝都是。

可李治有戰功啊,蘇定方幫他滅西突厥、滅西域諸國、滅百濟、敗高句麗,威達到一個可怕的程度,從後人給他“高”這個隻有非常牛的開國皇帝才用的諡號就能看出其威

而雍正沒有,他沒法服眾。

李星洲正是吸取他的教訓,才覺得向對外發戰爭,積累威信,再利用這些威徐徐改革。

雍正的另一個憾就是他的改革和底層百姓站在一起,可底那時層百姓大多民智未開,本不明白原來這麽做是為了他們!最終導致雍正孤立無援,積勞而死。

所以第二個教訓就是要宣傳,基層宣傳一定要夠!即便百姓不明白政策道理是什麽,至要讓他們知道這麽改革是為了他們好。

不然到時那些大族多的是讀書人,能說會道,能言善辯,隨便幾句話就能忽悠著百姓去鬧,就像上次他想修路,結果被百姓因破壞風水攔了一樣。

這些他準備好幾年了。

而今凱旋,他的威足以推行改革。

但是,雍正還有最後一個教訓,那就是不能廣樹敵人,必須分割包圍,讓他們麻痹大意,逐個擊破。

雍正為百姓的心是好的,可他太急,樹敵太多。

他一下與全國大半員、豪紳大族、八旗子弟、讀書人樹敵,哪怕他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無畏神,拚命三郎,可最終結果也是疾而死,他取得的部分勝果也馬上被他兒子翻過來。

所以李星洲想好了,必須一步一步來。

向從沿海,然後北方,最後再蜀中!拉一派打一派,逐個分割消滅。

而且打豪族時盡量與文人團不衝突,這也是他不理會禮部那些人攻擊的原因。

看著天空逐漸漂亮雪花,李星洲站在護欄前,自言自語:“看來年後要去趟蜀中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