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的崛起 八百二十八、又一次大婚+耶律大石的心思

《世子的崛起》 八百二十八、又一次大婚+耶律大石的心思

李星洲輕輕察伶的烏黑秀發,一手摟著的纖腰,一手輕輕的小肚子。

此時依舊平平坦坦,沒任何跡象,可裏麵已經有自己脈了。

有了孩子,察伶也溫順許多。

“開元還習慣嗎?”李星洲問。

察伶靠著他點點頭,臉上有淡淡紅暈,屋火盆裏炭火通紅,年初,寒意還在彌漫,北方的雪還未盡散。

“把你的妹妹接來府裏住吧,同時照顧照顧你,們比較有經驗。”李星洲道:“下個月我要外出一段時間。”

何芊那邊他不用擔心,消息才傳開,何府就已經匆匆派人來了。

何昭是參知政事,未來可期,何芊地位擺在那,照顧討好的人多的是,肯定不會委屈。

察伶背井離鄉,在京城無依無靠,他不在家可能會冷落,所以李星洲想到把幾個姐妹過來照顧

同時又從府裏多找幾個明能幹的丫頭調到這個院子來,本來詩語已經安排周到,可懷孕了總不能一樣。

“還有,你寫封家書給你父親,告訴他你懷孕了,這種大事總要告訴家裏,不然我也不放心。”李星洲道。

其實他想借此提醒察翼,你兒做金國皇帝幾年都沒懷孕,來我這幾個月就懷孕了,很可能金國國主在敷衍,在抵你們家啊。

當然,話不會明說,察翼明白不明白也不知道,事總要做的。

李星洲當然盼著察翼能背叛金國,金國如今有能力的兩個人,劉旭和察翼,無論失去哪一個,他都高興。

不過在察伶看來,卻又是另一種意思了,聽完此話,瞬間似水,眼裏蒙上一層水霧:“謝謝殿下?自從我出嫁之後?從沒人這麽關心過我。”

“謝什麽,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誰我一往深呢。”李星洲拍拍的屁?“等我這次從蜀中回來,就明正娶?娶你過門,耶律雅裏是遼國公主?早來京城幾年了?誰讓你來得晚,隻能排在人家後麵。”

察伶撅了撅,“會不會恨我......畢竟遼國是毀在金國手裏的。”

“不知道,你哪天親自去問問。”李星洲調笑。

察伶委屈的拍了他一下?“我哪好意思去......你就是欺負我。”

李星洲壞笑:“哪次我把你們兩一個屋?大家睡一,你們兩慢慢談。”

察伶臉更紅了,低頭輕輕掐了他一下,聲音小得和蚊子一般:“不準.....”

“聽不見,我就當你默認了?嘿嘿。”他壞笑,察伶惱的掐他?他連連躲開,最終察伶鬧得氣籲籲?筋疲力盡癱坐他懷中。

李星洲一邊氣,一邊把拉到懷裏:“你也不用有什麽力?我本人對男孩孩都一樣看重?有我在這你什麽都不用怕?說不定以後還能把你爹接過來呢。

有什麽事,有什麽需要找詩語說,你知道吧,就是接你住進來的人。”

察伶點頭:“我知道,詩語妹妹待我很好,是個好人,又有才幹,聽府裏的人說,王府上下外所有事都是管的。”

“詩語是府裏的主心骨,待人不錯,一切都要聽的,明白嗎。”李星洲道,察伶能幹歸能幹,能討他歡心,人長得豔,但主次他還是分得清的。

家裏無論如何都不能有人威脅道詩語的地位,不然就是取之道。

察伶聽懂了,連連點頭。

其實府裏的孩都不傻,除了何芊大大咧咧不會在意那些,其他人都明白以詩語為主,阿則是主讓權給詩語的,更喜歡詩畫意的生活,在管理方麵沒有天賦,也不喜歡。

最刺頭的起芳住在府裏,平時跟詩語鬥,可到要之時,也是聽詩語的。

大家其實已經潛移默化的達一種默契了。

......

初八,李星洲又一次結婚,這次婚禮不在王府,而在皇宮,除宴請親戚朋友文武百,最重要的還有天下各國使節觀禮。

李星洲迎娶耶律雅裏,遼國公主,這次婚禮政治意義十分明顯,讓天下諸國使者觀禮就是想告訴天下人,遼國正朔已並景國的意思。

臺下各國使者無不拜服心驚,短短幾年,景國似乎又要回複當年中原之國的昔日榮了,他們當然怕。

事實上漢王朝的附屬國是曆代最多的,但漢王朝也是曆代對待外國最鐵或者說腥的王朝。

如果景國要恢複漢朝時的地位和作為他們當然怕。

比如霍去病接匈奴人投降,結果中途有異,他直接衝進去把匈奴王和部下隔開,隨後將有逃跑意圖的八千多人統統死。

衛青打得匈奴人到竄,但在草原上很難打殲滅戰,於是匈奴士兵逃跑,他們聚集地的牛羊、婦孺、奴仆會被全部劫掠回漢朝國,帶不走的統統燒了,走不的就地死,不讓匈奴息。

往後,漢朝使者理外國糾紛事務更是離譜。

有外國劫漢朝商隊,使者直接單槍匹馬進人家國王大帳裏把國王砍了。然後回頭對著下麵蠢蠢的文武和軍隊說“漢軍將至,勿則滅國”。

結果下麵沒一個人敢,風波就這麽平了。足見那時漢軍聲威有多可怕,聲威都是殺出來的!

漢朝幾個士兵在西域押送別國國王,路上怕人家趁他們睡覺時候跑了,覺得很麻煩,一商量幹脆殺了國王帶人頭回去,大家都覺得他們做得很對。

而且即便到了漢末,國有很多憂患,帝國大廈搖搖墜,可漢軍依舊追著西北外族的軍隊打,除了數投降的,幾乎被打到滅族。哪怕等到天下分崩離析,曹一麵和國諸侯混戰,一麵還要空收拾北麵外族,打得服服帖帖。

所以漢武帝時期,是中國曆朝曆代附屬國最多的時期,還不是後來一些王朝那種用錢和好買來的附屬國,稍微有是就跳反,而是真的被打怕了那種。

後來的唐朝也對外用兵,但比起漢朝態度其實化很多,所以如果唐朝是強盛開放,那漢朝就是鐵雄渾。

而如今這些使節擔心的就是景國在走昔日強漢老路,又是滅遼又是伐金,而且對金國不隻是割地讓城,削去皇帝頭銜,臣服上貢,更過分的是毫不留辱,直接把人家皇後搶了。

而且據傳言,李星洲在中興府死了數萬戰俘,河,人頭堆得和城牆一樣高,城外護城河都漲了水位。

種種作為,太有當初漢朝那味了,難免心跳手抖,有些不安。

紛紛爭先恐後,上前慶賀,奉上珍寶,想在李星洲這個殺神麵前留下好印象,將來說不定能保命。

皇帝很高興,他看著那些戰戰兢兢的使者,覺得今日的目的達了。

李星洲見狀沒說破,他是回不到漢朝老路的,那太難,需要數代君主的積累才行。

漢朝能有那樣的積威,運氣也是一方麵。

劉邦、呂後、文帝、景帝、武帝,漢朝一連串接連更替的掌權者,個個都是厲害人,一代代人積累發展傳承才造就強漢巔峰時期的盛威。

以至於後人發出“國恒以弱滅,唯漢獨以強亡”的慨。

這種概率太低了,很多朝代別說連著出那麽多能人,就是連著三代不求牛,隻要不拉的都難。

當然,唐朝也做到了三代接力,李世民、李治、武則天,三代都算不錯,也是一個累積發展傳承的過程。

除此之外就寥寥無幾。

李星洲隻有一輩子,想達到漢朝那樣的盛威,在他這輩幾乎不可能,隻能盼著子孫後代爭氣。

下方隻有遼王耶律大石神又是欣,又是落寞,似乎很複雜。

李星洲大約能猜出一些,遼國最後的公主嫁景國,那幾乎等於告訴天下人,遼國國祚,並景國,從此之後,大遼真的沒了。

如此耶律大石的念想也算斷了大半,欣的大概是耶律雅裏終於有了歸宿,不再國破家亡,顛沛流離。

宴席上,李星洲專門去敬了耶律大石一杯酒,他點頭,欣然接了。

耶律大石此人,一堪比傳奇,他雖是契丹皇族出,卻不應份沾沾自喜,不思進取,反而自勤勉好學,力爭上流。

他曾考中雙科進士,遼國效法中原之國設立科舉,但有分開考,一種用契丹文,一種用漢文。

耶律大石就是既考中契丹文的科舉,又考中漢文的科舉,兩樣都通。

偏偏他還不隻是有文化,打起仗來更是得心應手,有大帥風範,曾用兩三萬人在南線戰場連續擊敗宋朝十幾萬大軍。

隨後跑到中亞後接連擊敗中亞各部落,打敗當時中亞第一霸主塞爾柱王國,建立西遼,為中亞霸主。

以前李星洲知道他是個人才,而且通漢語,懂漢文化,所以想用他,但始終不敢放心,因為他有能力不假,可也有複國的野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