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軍事歷史 寒門禍害 第二千四百一十八章 受天世運之倒行逆施

《寒門禍害》 第二千四百一十八章 受天世運之倒行逆施

皇宮高聳的紅高墻宛如將京城分兩個世界:一個是關于國家走向的討論,另一個亦是關于國家走向的討論。

只是這個國家真正擁有決策權的人從來并不是京城那些口若懸河的讀書人或好事者,而是執掌這個王朝十幾年的首輔林晧然,還有擁有無上地位的百歷皇帝朱翊鈞。

不管京城的輿論風向如何,在他們紛紛各抒己見的時候,林晧然和百歷已經達了一個共識, 正在規劃著華夏的最終走向。

靜,風不止。

深秋的京著一涼意,枯黃的葉子紛紛飄滿在青磚街道上,一些人家傳出著憂愁和孤獨的琴聲。

正當京城的百姓還在等待著朝廷的舉措之時,結果一個快騎從西邊撞進京城,帶來了一則震驚朝野的軍

“什麼?順王造反了?”

“不是造反, 順王是打著靖難的名義起兵!”

“呵呵……這不就是抄襲祖當年的做法嗎?跟造反有什麼兩樣?”

……

在得知順王朱翊鈞造反的消息后, 整個京城當即變得人心惶惶,亦是十分清楚順王朱翊鈞的真實意圖。

當年祖朱棣從北平殺到南京, 雖然同樣打著靖難的名義,但到了南京城卻是從自己侄子手里奪了皇位。

而今順王朱翊鈞打著靖難的名義從山西要殺過來,自然不可能真的是為了所謂的救駕,而是效仿祖奪取天下。

正是如此,不管順王打著什麼樣的口號,實則都是為著奪取天下而來,是要打破現在的國泰民安。

“順王為一己私念,竟要興兵事,當真可惡!”

“從古至今皆是如此,徐學士言帝王皆賦非虛也!”

“順王乃華夏之罪人,縱是我李某人死,亦不會讓此等惡賊得逞!”

……

現在的民眾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故而十分痛恨順王朱翊鈞的興兵之舉, 很多人更是表現出一副為民族大義而獻軀的決心。

不管是普通的百姓,還是有著更先進觀念的讀書人,他們都越來越向往著“萬世共宰”的理想社會。

正是如此, 在順王朱翊鈞造反的消息傳來后,他們都是紛紛堅定地譴責著順王的興兵之舉,希朝廷盡快平叛。

至于擁護順王朱翊鈞,這個念頭不存在!

當然,雖然主流聲音強烈譴責順王朱翊鈞的興兵之舉,但免不得有人想要效仿在朱棣靖難時期進行政治投機的前輩。

盡管有方孝孺這種寧死不屈的忠臣,但亦不乏主抱朱棣大員,最為傳奇的則是四朝首輔楊榮。

楊榮原本是建文二年的進士,時任翰林院小小的正七品編修。在南京城被曹國公李景隆等人打開后,他則是主攔住想要進城的燕王朱棣,對著朱棣進行提醒道:“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

正是這個提醒,讓朱棣能夠繼續扛著清君側的大旗,進而在建文帝下落不明的況下,便順著名分坐上皇位。

祖時期靖難的另一位贏家則是定國公徐增壽。他先是替燕王朱棣的謀反打掩護,接著屢次向朱棣告南京城中部署,最終得到了世襲罔替的定國公爵位。

祖的靖難中可知:現在順王效仿祖靖難,一旦他們現在給順王提供幫助,那麼將來的回報不可估量。

有鑒于此, 京城的場顯得暗流涌, 一些員準備將寶押到順王朱翊鈞的上, 從而換得超額回報。

在向順王投誠的人員中,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作為林黨重要員的禮部右侍郎何國亮竟然給順王送去了投名狀。

除此之外,最為活躍的群當屬勛貴集團。

自林晧然當政以來,雖然沒有明令廢除勛貴的世襲權,但剝奪了勛貴集團的特權,更是讓他們在軍隊中逐漸邊緣化。

以前的勛貴集團不僅繼承爵位,而且在軍中還能擔任要職,像建文時期的曹國公李景隆被任命大軍主帥便可見一斑。

只是現在的勛貴想要在軍中擔任要職,那麼就要跟其他平民出的將領競爭,一切職務都以個人的軍事才能為衡量標準。

讓從小便養尊優的他們跟平民中的佼佼者爭取軍職,這簡直就是自討苦吃,卻是讓他們屢屢敗北。

正是如此,他們都很希推翻林晧然的“暴政”,故而通過不同的渠道向順王朱翊鈞表忠心,甚至答應若他們守城門必定為朱翊鈞打開城門。

中的京城,呈現著一種山雨來風滿樓的景象。

百歷十二年十月初八,大吉之日。

普通人家連土都要查看黃歷,而今關系到奪取帝王的大事,順王的屬自然是不敢半點馬虎,故而特意挑選了一個好日子。

這確實是一個好日子,當天上午終于沒有太,但亦是晴空萬里,呈現著一種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嗚……

一個長長的號角響起,駐扎在這一帶的軍隊紛紛聚集到過來,而后在空地中組建標準的左軍、右軍和中軍的軍陣。

王謙穿著一副嶄新的鎖子甲,騎著一匹棗紅的高頭大馬,跟其他兩位順王府的統領分率三軍,在順王城的城門前等待著檢閱。

為了這一日,他們亦是準備了很久。

他們亦是想要效仿北京城的勛貴集團那般,借著這一戰替子孫謀得世襲罔替的爵位,從而為世代凌駕于百姓之上的勛貴之家,過著紙醉金迷的好生活。

三萬名士兵組整齊的三大方陣,他們的眼睛中綻放著對未來的憧憬,同樣幻想著借著此戰發跡。

沒過多久,順王城的城頭有了靜。

穿王袍的順王朱翊鈞出現,由于多年的養尊優,盡管僅僅二十出頭的年紀,但異常的胖。

朱翊鈞剛剛走上城頭,此刻亦是氣吁吁的模樣,但看著城前的三大方陣,臉上卻是抑制不住笑容。

他早年跟太子之位僅僅一步之遙,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但對皇位始終有著一種難以割舍的執念。

現如今,自己的皇帝弟弟朱翊鉮已死,只需要碎掉林晧然“偽造皇子”的謀,那麼自己便理所當然為大明的新皇帝,從而掌控這個國家億萬百姓的生殺大權。

“順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王謙等人看到胖的順王朱翊鈞出現在城頭,當即便是齊刷刷地跪下,而后顯得喊聲沖天地道。

朱翊鈞何時見過這一幕,看到城下三萬將士的軍陣,聽著城下三萬將士的喊聲,當即有一種如墜夢中的覺。

此時此刻,他似乎已經不僅僅是大明的藩王,更是一位已經是君臨天下的帝王。

張四維已經被口頭委任為左宰相,先是對著喜難自抑的朱翊鈞請示,而后對著軍隊宣讀檄文道:“明君決斷于事發之前,良臣謀劃于千里之外。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建非常之功也。逆臣戴刀,昏庸而無德,鮮恥而寡,欺世盜名,肆志橫行……吾等以平天怒息人怨,布恩澤于天下,興正義之師,伐叛逆之徒。奉天地之靈威,行雷霆之虎步,逆豈有不破之理。然吾有忠義之仕,逆有慝之佐;吾有虎狼之師,逆有暴戾之徒。此恰忠臣報國之秋;烈士建功之時也。”

自古華夏行軍打仗都追求“師出有名”,而今他們雖然明明是要爭奪皇位,但亦是給自己找到了合適的出兵借口。

“興正義之師,伐叛逆之徒!”

王謙帶領著三萬將士,顯得十分配合地大聲響應道。

一時間,這個聲音直沖云霄,彰顯著他們高昂的戰意,矛頭直指相林晧然。

朱翊鈞的過于胖,加上從來都沒有領兵的經驗,甚至對兵法一竅不通,故而在這支軍隊中其實充當的是吉祥

誓師大會后,順王朱翊鈞并不打算隨大軍出征,而是讓王謙充當大帥、侯加康擔任軍師,率先攻下平城。

待到大軍攻下平城,他再乘坐王駕前往平城,直至大軍為他掃平一切障礙,從而順利乘坐王駕進城。

三萬大軍恭送順王回府,便是準備開拔。

雖然對外宣稱十萬大軍,但人數僅僅有三萬。除了一大幫不守軍紀的山賊外,還有一大部分是沒有經歷過戰事的農民,僅有一小部分是出九邊的將士。

當然,這支軍隊的最大資本并不是軍隊戰力,而是順王朱翊鈞擁有最純正的皇家統,亦是當下大明第一順位繼承人的份。

在朱翊鈞的構想中,哪怕林晧然的軍隊再如何強大,但這天下本屬于他們朱家,各地的軍隊必定會紛紛前來投效。

“三軍聽令,出發!”

王謙作為王崇古的長子,對自己的軍事才能有著一種迷之自信,當即指揮著軍隊朝著平城進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