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玄幻奇幻 地獄歸來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星域大戰(十一)

《地獄歸來》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星域大戰(十一)

這一次,冷無姬依然對上了自己的老對手,峰主宰白峰,這兩個人已經大戰了數場,彼此之間也算是知知底,因此兩個人一沖上來就相互找得到了對方,而作為太星域實力最強大的主宰,鴻鈞老祖上了炎星域陣營中,炎星域最大位面炎位面的主宰炎天!

而作為雷嘯天上一次的對手,那個和雷嘯天打得難解難分的地獄主宰阿修羅,這一次並沒有對上雷嘯天,而是到了太星域的火系主宰火烈山!這也是他的運氣不佳,阿修羅修煉的是金系規則,而火系規則對有一定的制作用,所以遇到了火系主宰,戰鬥力最多發揮出八,所以說這也是阿修羅的運氣不佳!

其實說起來,在上一次和雷嘯天的戰鬥中,就是被雷嘯天的火系規則制的腳的,因此,在這一戰的時候,才估計繞過雷嘯天,去找別人戰,誰知道竟然找上了火系規則比雷嘯天強很多的火系主宰,這不是運氣不佳是什麼?阿修羅找錯了對手,也就意味著,這位地域位面,喜歡殺戮的炎星域地獄主宰,這一戰要悲劇了!

然而這一次,雷嘯天由於上一次雷嘯天的對手阿修羅找上了別人,雷嘯天只能另尋對手了!其實在戰鬥之前,炎星域的域主妖古炎,由於在上一次雷嘯天和阿修羅戰鬥的時候,就知道雷嘯天修煉的是火系法則,於是便安排了一個炎星域寒冰神界的主宰水若寒,來對付雷嘯天!

各種規則相互克制這件事,修煉到了主神以上境界的人,可都是很明白的!這寒冰主宰水若寒修煉的正是克制火系規則的水系規則,所以被域主妖古炎派來對付雷嘯天!其實,妖古炎不知道的是,在上一戰的時候,雷嘯天之所以使用火系規則,本原因就是,雷嘯天也知道火系規則可以克制阿修羅的金系規則!其實,在上一次雷嘯天和阿修羅戰鬥之時,雷嘯天對雷、火、風、金、木、明、空間七種規則的領悟,相差不大,戰鬥力也差不多!而這一次,雷嘯天在金系規則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這一戰雷嘯天可本沒有打算使用火系規則,實際上雷嘯天這一戰,原本就打算使用現在自己實力最強的金系規則作戰了,這也算是妖古炎再一次失誤了!

按照各種規則相生相克的原理,水系規則和金系規則即不相生,也不想克!所以,金系強者對上水系強者,完全就是比的個人的實力!

雙方數十位主宰級別的強者,在高空中做對廝殺,而在他們的頭頂上,雙方兩個星域的域主,妖古炎和盤古大神,也在相互攻擊!地面上更是數以千億計數的大軍,絞殺在一起!各種法則玄奧,各種的神力,在這星域大戰的戰場上不停地四飛舞!廝殺聲、兵撞聲連一片!不時的還會傳來一聲聲劇烈的炸!這時有的人,在到了重創之後,突然選擇了自

當然,更多的是有些人臨死的時候,發出的慘之聲!畢竟自也是需要時間的,都是神級以上的強者,這樣的強者戰鬥,並且是超大數量的混戰,就算是想要自也不容易!

都在廝殺,兩位域主的實力相差不遠,盤古大神雖然比妖古炎稍微強一些,但是也強不了多,所以兩個人的戰鬥本決定不了勝負,因為這兩個人就算是戰鬥一百年,也不一定能夠分出勝負!

而地面上雙方大軍的戰鬥,太星域明顯比炎星域強一些,要知道,太星域的主神強者數量比炎星域多,所以在戰鬥中,自然要比炎星域強!地面上的戰鬥,太星域已經占據了上風,殺的炎星域大軍節節敗退!尤其是上清靈寶天尊和一眾弟子,直接組了萬仙大陣,在雙方戰的戰場來回移,炎星域的陣營之中,本就沒有人能夠擋得住,他們的萬仙大陣移到哪裡,炎星域的大軍就會出現一片真空,本就猶如無人之境!

不過雙方大軍的數量太多了,就算是太星域的大軍占據了上風,一時半會也不可能擊潰炎星域的數以千億計數的大軍!而在空中主宰級別的戰場,其他各還都是勢均力敵,只有鴻鈞老祖和炎天的戰鬥,顯得有些不同!鴻鈞老祖本的實力,就已經接近了域主境界,比一般的主宰強大的多!這也是鴻鈞老祖為什麼一直被稱為太星域域主之下的第一人的原因!

所以,作為鴻鈞老祖的對手,炎本不是鴻鈞老祖的對手!要知道,在之前炎神界和仙魔界的大戰中,炎天和阿修羅兩個主宰聯手配合大戰鴻鈞老祖,也不過是打了一個平手而已,這個時候,一對一的況下,炎天又怎麼會是鴻鈞老祖的對手呢?

不過這個時候,鴻鈞老祖雖然占據上風,但是想要徹底的幾百炎天也不容易!這炎天修煉的是火系規則,而鴻鈞老祖修煉的是土系規則!火系規則強者,雖然在攻擊力和力量以及防上,不如土系規則,畢竟土系規則強者的力量和防在各種規則中是最強的!但是火系規則強者的速度,卻要比土系規則強者快很多!

土系規則強者不擅長速度,這一點神級所有人都知道,在戰鬥開始的時候,炎天就沒有想著和鴻鈞老祖對攻,一開始他就抱著牽制住鴻鈞老祖的目的,所以戰鬥的時候,他本不和鴻鈞老祖戰鬥,只是利用速度,在鴻鈞老祖邊不斷的遊走!因此鴻鈞老祖的實力雖然強大,但是要打敗炎天也不是很容易,畢竟就算你的攻擊力再強大,打不到對手也是沒有用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