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盜帥 第676章 大事底定

《大唐盜帥》 第676章 大事底定

俗話說得好,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杜如晦不是老將,但比老將更牛。

作為一國之相,他擁有的手段,人脈都是杜荷遠遠比不上的。

所以杜如晦說此事給他理的時候,杜荷並沒有異議,他相信杜如晦能夠比他跟完理好這件事

事實亦是如此。

杜荷是不知道了,他只是知道杜如晦在當天夜裡就宮覲見,跟李世民商議了什麼一切都是謎。

接下來更是風平浪靜了一段時間,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不過杜荷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異樣,李泰病了,在皇宮裡休養,這是休養,還是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暴風雨之前的平靜,並沒有維持多時間。

只是半個月,兇神惡煞的強兵衝進了崔、王兩人,將崔、王兩家的主要員,支助一併緝拿。

此事在士林中立刻掀起了一陣風暴,作為天下士林榜樣的兩大世家,同時被抓獄。天下士子迷茫之際,又帶著不解。

很快朝廷公布了崔、王兩家謀弒君的公文,並且決定公開審理此案。

如果沒有這份公文,經過有心人的挑唆,天下士子必然會為之暴。他們沒有翻江倒海之力,但卻握有一桿鐵筆,可以寫出對朝廷的不滿,寫出朝廷意圖無證無據滅世家的用心,造文化風暴。

但如此這公文一出,況立刻不同了。

忠孝節義,忠君國,這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除了那些正統的五姓世家的人,將世家看的比國家更重要,尋常士人還是更加重視國家的。更何況謀弒君,這是株連九族的死罪,這個時候幫世家說話,豈不是表示自己也摻和其中?

還沒有人這麼愚蠢,無端端的將這種大罪自扛在

一時間天下士人同時啞火,靜靜的等候著公開審判的那一日。

公審崔中平、王固的那一天,杜荷也親臨現場,看著已經聚在一起,等候開審的士人,心中頗為驚訝,想不到崔王兩家,涉及弒君,依然能夠牽士子之心,足見門閥世家,在這些士人心中有著何等地位。

公審開始,大理寺的員不斷的取證審訊,在如山鐵證之下,本就沒有崔中平、王固辯駁的餘地,供認不諱的承擔了一切罪行。

天下士人失了,杜荷心中卻對自己的父親生出了無限的敬仰。

那一些證明崔中平、王固的如山鐵證大多都是半真半假的,並非是他費盡心思,弄來的信與《扁鵲神篇》,而是一封偽造的信和一個莫名其妙的證人,他們的證詞證明了一切。

很顯然這是一出暗箱作的戲碼,專門演給天下士人看的。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目的已經很明顯了。為了保全皇室的面,掩蓋李泰意圖弒母的醜聞,更為了保住李泰的一條小命。

如果依照杜荷的證據來,主謀將會是李泰,是他為了自己的皇位了弒母的心思,才會讓崔中平、王固所利用。但如今這個理方式卻將一切都推卸到了崔中平、王固的上,李泰是被蒙在鼓裡的棋子。活罪難逃,但死罪可免……

大理寺據事實況,下達了判決書。

崔中平、王固死,籍沒崔、王兩家,兩家直系家屬盡數發配嶺南。

對於弒君罪,這種判決看似是輕的,但實際不然。

李世民與其他的皇帝在殺伐上有著明顯的分歧,並非說他殺伐不果斷,而是若非真正威脅到他的存在,他不會無度的痛下殺手。就比如貞觀元年時,義安王李孝常與右武衛將軍劉德裕及其外甥統軍元弘善的造反罪。

那時候李世民剛剛即位,李孝常、劉德裕、元弘善便來了一記當頭棒喝,打算藉助軍反叛。一般來說,起兵造反罪大於天,滅九族不足為怪。換做是漢武帝、明太祖之類的人,早就將這些圖謀造反的人誅滅的乾乾淨淨了。

李世民卻沒有這麼做,只是置了元兇,採取了禍不及家人的方式。

因此在貞觀一朝,幾乎沒有誅族的事發生。(二代沒有查到,應該沒有,但就怕那百分之一的概率)

崔中平、王固謀弒君,罪該萬死,但李世民沒有刀狠殺的意思。置了元兇,抄了崔、王的家,將直系崔、王兩家人送往嶺南勞役,將兩大世家打落谷底。

如果一開始就由杜荷來理此事,杜荷的手段將會很直接,用最直接的方法將崔王兩家擊潰。但毫無疑問,杜如晦的手段更勝一籌,他不但保住了皇室的面,還據李世民的心裡,保住了李泰的一命,更重要的是他還給李世民留了一個「仁君」的名,加重了他在士人心中的地位,可謂一石多鳥。

這種婉轉而有效而且全面兼顧的手法,若非場上的老油條,真使用不出來。

至於李泰也到了因有的懲,在崔王風波過去一月之後,李世民找了一個理由,將他貶為了庶民,與李承乾一樣了。

兩個爭鬥了多年的同胞兄弟,最後落得同一個下場,不可謂不是一種諷刺。

唐朝最著名的五姓世家清河崔氏、范盧氏、滎鄭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崔氏、王氏以亡,盧氏因為家族族長繼承人慘死,漸漸的衰落,隴西李氏早已歸隴西世家,到了朝廷的節制,門閥世家至此也走向了沒落。

李世民背上的芒刺也已除去,不過這是喜是悲,只有他心中最清楚了。

但至在杜荷看來,李世民還是到了不小的打擊,神有些不振。

人非草木,孰能無呢。

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因為李泰之事,本就不適的長孫皇后病倒了,況異常的嚴重。

太醫二十四小時恭候,長樂也宮去侍奉照顧,但都不見好轉。

這一日杜荷府外出現了一位鶴髮,頗有仙風道骨的老者。

杜荷笑著出迎,將他帶往皇宮,老者正是久違的藥王孫思邈。

因為長樂的病隨時隨地都可能複發,杜荷個人對於孫思邈這名傳千古的神醫有著異樣的崇拜,認為如果這世上真的有人能夠攻克二十一世紀都無法攻克的醫學難題,這個人必然就是孫思邈這一代藥王。他不能限制孫思邈的行,但卻留心他的向。

杜荷常隨長樂進宮見長孫皇后,對於況也略有了解,擔心會因為李泰的事到影響。正好抄了王家的家,《扁鵲神篇》也藏進了弘文館國家書庫。這種古人的指揮結晶若是失傳就太可惜了,杜荷有心將《扁鵲神篇》踏寫一份,給孫思邈,就算不能治好長樂,也可以增長他的醫,用來造福一方,發揚二十一世紀已經走向沒落的中醫學,便早早的派人去請他了。

想不到好的不靈,壞的靈,長孫皇后真的因為李泰的事,而氣壞了子。

杜荷帶著孫思邈宮。

對於孫思邈的醫,李世民也是推崇備至,直接讓他加醫的行列,一同為長孫皇后診斷醫治。

看著焦慮心慌的李世民,杜荷上前勸道:「岳父大人放心吧,皇後娘娘鴻福齊天,現在又有神醫醫在側,能夠過去的。」

李世民眼中布滿了,因為長孫皇后的病,他已經三天沒有休息好了。白天他盡心儘力的理好國事,空餘時分都陪著長孫皇后,即做了為皇帝應盡的責任,也做了一個丈夫應盡的義務。他低嘆道:「希如此……」頓了一頓,他又道:「青蓮,陪朕走走……」

「是!」杜荷應了一聲,跟在李世民的後。

李世民沒有說話,稟退了所有人,來到了太極宮左側的一規模宏大的宮殿,那裡是擺放李家列祖列宗靈位的祖廟。

但凡重大事件發生,李世民都會帶著文武祭祖,以求得先人庇佑。杜荷也來過好幾次了,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李世民在此時此刻會帶他來這地方。

李世民推門而,偌大的祖廟空無一人,恭敬的上了三炷香后,他來到了角落的兩個靈位前,久久無語。

杜荷站在一側,能夠看清靈位上的字樣「李建」、「李元吉」。

他們也是李家人,自然有他們的位子。

「記得小時候,朕很羨慕我大哥,文韜武略,樣樣通,一直以他為榜樣。我們的關係很好,他懂事聽話,朕調皮搗蛋,常常闖禍。每當闖禍的時候,大哥總是第一個替朕扛,替朕求。至於元吉,他跟朕的關係並不怎麼好。他武藝高強,但好勇鬥狠,有些殘暴,子一起,就會欺負人。爹爹寵著他,大哥也慣著他,朕擔心他闖大禍,時常管他,罵他,甚至出手打他。可一但朕出了什麼事,第一個站出來為朕出頭的就是他。雖說常因此,闖下更大的禍,但他從不在乎。因為我們是兄弟啊,就是關係不好。他也我二哥,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他們都死在了朕的手上,你說現在朕淪落至此,算不算是報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