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有了這些人的支持,底氣十足,可以放開手腳對付大門閥、大商賈。實在不行,找個借口來次洗,正好可以打擊異己,抄沒家常,充實國庫,安農夫,順便培養一批新的大商賈幫助自己推行新制,可謂一舉多得。
大門閥、大商賈看出了危機,他們不再堅持,也試圖做出讓步,但他們的背後有龐大的軍功階層做支撐,他們的讓步只是一種象徵的,讓的太,條件太苛刻,無法滿足朝廷的要求。
他們向遠在西涼的大將軍求援,向和自己有姻親關係的軍中將領求援。
=
大將軍早在去年年底就接到了李瑋的書信,年初,又接到了長公主、徐榮和張燕等人的書信,對朝廷要求改制一事表示理解和支持。
應李瑋的懇求,大將軍書告各地統軍大將和各州刺史,詳細解說了朝廷改制況,請他們無條件支持朝廷。
至於限田罰租一事,大將軍還專門做了解釋。侯爵級的文武大吏都有封邑,不在限田罰租之列,影響不到私人利益。卿爵級,包括大庶長至左庶長九級,其中最高級的大庶長在歷次封賞之後,田最多的還未到百頃,而朝廷此次限田數額是一百五十頃,也就是說,所有軍功階層的人都不在限田罰租之列。目前朝廷拿出來的方案是初案,不是最後的《限田律》,所以你們無需擔心,儘管上表支持即可。
二月上,在京將軍,各地統軍大將,各州刺史、部分太守、國相,紛紛上書,支持朝廷改制,這讓大門閥、大商賈意識到,朝廷這次改制的背後是大將軍,而大將軍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籌措軍資打仗,他是為了大漢的將來,為了小天子主政。如果大家繼續和朝廷對抗,堅持不讓步,後果難以預料。
二月十五,在眾人的期盼之中,大將軍的書信到了。
大將軍的書信勸告大家以社稷為重,以大漢為重,以天子為重。大漢如果不能中興,如果再次走向傾覆的深淵,又有誰能保住自己的家園,保住自己的田地,保住自己的財富?今日形勢下,諸公唯有齊心協力,才能確保大漢振興。
他又給徐陵、麴忠、衛固各自寫了一份信。北疆能夠崛起,大漢能走到今天,你們居功至偉,但十幾年來,你們賺了多錢,從中獲取了多利,相信你們比我更清楚。我們拋開朋友關係,拋開同僚關係,我們就從利益角度來說,十幾年來,因為我們共同的努力,朝廷得利了,百姓得利了,你們也得利了,大家都得利了,大家得很融洽。現在呢?現在你們還在得利,甚至把朝廷和百姓的利都搶到了自己的腰包里,朝廷和百姓已經不得利了,大家的相已經不融洽了,這種不融洽的關係如果繼續下去,結果是什麼?百姓不能活了,朝廷又沒有錢財賑濟和幫助他們,那麼他們就要以命相抗,結果是玉石俱焚。
回頭去看看二十一前的黃巾起事、西疆之,回頭去看看十六年的董卓之。
黃巾起事,摧毀了大半個冀州,摧毀了穎川和南,摧毀了青兗兩州,請問,現在這些地方還有多高門大族?西疆大,摧毀了整個涼州,請問,涼州現在還有幾個世家富豪?董卓之,摧毀了和關中,雖然關的門閥世族、商賈富豪四散而逃,勉強保住了家命,但現在還剩下多顯赫門第?關西的楊家比你們有錢嗎?關中的馬家還有昔日的奢華嗎?
好好想一想,想想你們的財富是怎麼來的?朝廷既然能給你們積累財富機會,保護和幫助你們賺取財富,那麼也能讓你們一夜之間一無所有。百姓既然能忍你們的盤剝,忍你們的欺凌和迫,那麼他們也能一怒之下砍下你們的腦袋。
自古以來,富可敵國的大家族、大商賈比比皆是,但你們現在四下看看,看看還能找到他們的後代嗎?富不過三代這句話雖然太誇張了,但人如果因為權勢、因為錢財而忘記了做人的本份,那麼他距離敗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如果你們想明白了,願意繼續和朝廷、和百姓保持過去那種融洽的關係,你們還是能得利,只不過財富的積累要慢一點,賺錢要辛苦一點。朝廷和百姓得利了,日子好過了,相信你們賺取的財富不會比過去,只不過相對於你們的財富總量來說,財富增長的速度不夠快而已。
總之,竭澤而漁未免太短視了,激化矛盾更是不可取,你們應該把目放長遠一點,不要把眼睛總是盯在錢財上迷失了心智。賺取錢財的方法很多,前提是和氣生財,你們把賴以保護自己的朝廷丟棄了,把賴以生存的百姓丟棄了,你們還有活路嗎?
徐陵、麴忠、衛固從這份書信里看到了腥。大將軍還是過去那頭豹子,把他惹急了,他要吃人的。
===
二月十六,徐陵、麴忠、衛固上表,願意把手裏的鹽鐵開採權出來,但要求保留鹽鐵的經營權,同時建議朝廷把限田數額提高到五百頃,超過限田數額部分的田地征繳兩倍田租。
李瑋很高興,馬上做出了讓步,鹽鐵經營權可以讓出一半,但限田數額只能提高到一百頃。
隨著大門閥、大商賈出鹽鐵開採權和部分經營權,麒麟殿的議事馬上進高,各方勢力為了利益,和朝廷討價還價,爭論再掀高。
=
三月初,李瑋拿出了他的第三個方案,在這個方案里,李瑋把提高谷價的議案撤下了。
門閥大儒們的話是有道理的,朝廷目前所定的谷價低賤,已經嚴重剝削和傷害了農夫,如果盲目提升谷價,而朝廷又不能絕對掌控鹽鐵價格,那麼極有可能導致各類價同步飛升,繼而對農夫造第二重剝削和傷害。
可憐的農夫連遭兩重剝削,境遇將更加悲慘,這完全背離了朝廷改制的初衷。
第三個方案還是不能讓大門閥、大商賈滿意,雙方爭執不下,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僵持。改制之策需要朝野上下齊心協力才能得到很好的推廣和實施,尤其在中興初期,更需要團結所有的力量,不能有毫的大意。這樣的僵持對朝廷非常不利,時間越長越不利,李瑋為此憂心如焚。
那些大儒、名士們不急,他們跑到太學,和博士、諸生們辯議經文,縱論時政,談詞說賦,閑暇時切磋琴棋書畫,悠閑得很。
=
三月中,驃騎將軍鮮於輔稟奏朝廷,遼東戰事再起,上谷郡方向也是戰雲佈。扶羅韓聽說漢軍在西疆取得了大捷,擔心漢軍征伐大漠,和烏丸人能臣氐、修武盧結盟,打算攻打代郡和上谷郡,以迫大漢天子承認他的大鮮卑王地位。
如果扶羅韓喪心病狂,出兵攻打邊郡,北疆就有一場大戰,朝廷需要徵調更多的軍隊和糧草軍械,而錢糧的籌措很可能為大門閥、大商賈要挾朝廷的武,為此,朝廷必須儘快完改制之策商議和制定,並下詔頒佈執行。
大司馬徐榮、太尉張燕急了,連連催促李瑋。李瑋急得團團轉,病倒了。
=
三月二十四,朱穆和丁立到府中看李瑋,閑聊之中說到了太學的事。
這段時間,當代鴻儒、通儒、大儒、諸多名士幾乎都在長安,這可是非常難得的事,所以三輔、河東、關西、等地的儒士紛紛慕名而來,一則想看看大儒名士們的風采,二則想聆聽大儒名士們講授經學,三則如果有機遇,得到他們的一句點評,馬上就能「一飛升天」,最差也能步仕途,幸運的還能辟公卿府。
太學里人滿為患,每場講經、辨議都是人山人海,尤其是辨論經文的時候,很多儒士為了吸引大儒們的注意力,都費盡心思提出一些尖銳、新奇的問題。
「昨天,有位千里迢迢來自穎川的儒生,突然指責鄭玄大師在注經的時候,不專守一師之說,尊一家之言,違背了師法、家法,結果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朱穆說道,「鄭玄大師初從第五元先大師學習《京氏易》、《公羊春秋》,是屬於今文經學派的,後來他又拜張恭祖大師學習《周》、《左氏春秋》、《古文尚書》,在馬融大師門下又業多年,屬於古文經學派,而他注經的時候,並不專用古文經學家的釋義,同時也採用了許多今文經學家的解釋,即以古文為主,兼采今文,擇善而從,由此可見他的確並不專守一師之說,尊一家之言,更不遵守師法、家法那一套……」
「我知道了,我有辦法了……」李瑋突然一躍而起,沖著朱穆、丁立大聲道,「快,快去把郗慮、趙松兩位大人請來,快……」
穿到大夏國,陳羽只想嬌妻美眷,醉生夢死,成為大夏國的第一敗家子,可奈何家族危機四伏,朝廷局勢動蕩,國家四面楚歌…… 無奈他只能走上霸主之路,敗家敗出了嬌妻美妾,敗出了富可敵國,敗出了天下霸主!
武朝如詩篇,風姿美如畫。 穿越了?還是庶子?沒關係,因為方正只想過悠閑的生活。 可越不想參與朝廷的事情,它就越就越陰錯陽差的糾纏你。 武朝有江湖,空有一副行俠仗義之心,卻無練武之資。 不過一切都沒有關係,擁有超時代知識的方正能在爾虞我詐的朝廷活的如魚得水,在武力為尊的江湖,他能收強者為己用。 有才子,就有佳人,朝廷丞相之女、書院院長之女、武林聖女、神女圍繞其間,到底他又會選擇誰呢?還是一網打盡?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