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古代言情 古代小戶女 第142章 藕花鄉

《古代小戶女》 第142章 藕花鄉

 藕花鄉

 阮氏轉頭就要去收拾包袱, 顧慈攔住道:“我一個人去就,鄉里見過娘的人太多,娘去了反而艱難。”

 張知魚道:“放心吧阮嬸嬸, 我陪著慈姑一塊兒去,反正婦舍我的兒最大, 請幾日假還是不礙事的。”

 阮氏道:“七日你們必須回來,如果不回來, 我就帶著人去找你們。”

 兩人忙不迭地點頭, 轉頭就回房收拾了包袱。

 李氏和阿公看著兩個孩子,眉皺得都能夾死蒼蠅,張知魚拉住夏姐兒道:“這幾日不要離開家里,我跟慈姑要去外頭辦個事, 很快就回來,但我們得罪的人多, 搞不好人家要打上門來, 我沒回來前,一定不能離開家,有事就拿著令牌去衙門,知道嗎?”

 夏姐兒聽著有這般重要的事給自己,果然打消了尾隨而去的滿頭,抱著二郎的腦門兒就是一親,道:“有我灌口二郎神在此,哪個妖怪敢來, 我就割了他的肝兒下酒!”

 張知魚將令牌栓到上,不放心道:“你敢將這個牌兒拿去換了酒吃, 我娘把你吊起來打。”

 夏姐兒心說自己這麼厲害, 這個家有一個人能尖兒都算白活, 只是為了家庭和諧不得裝個樣子,便低頭道:“我知道了大姐。”

 兩個孩子說完便要出門,張知魚還給兩人喬裝打扮了一番,就是兩個娘也認不出這兩個只能說得一句清秀的孩子是自個兒生的。

 臨行前張阿公掰著孫兒的臉瞧,道:“嗨,丑東西越發像你爹了。”

 張知魚看著面前小老頭兒這野花臉,為爹一大悲!

 兩個孩子在家門們囑咐了又囑咐,方才悄悄兒地搖著小船走了。

 李氏和張阿公心里已經猜出家里有事兒,以前鹽工案的是時候,這兩個小的也是這樣,這事兒一回生二回,轉頭張阿公就安排人給不的兒子送信,讓他趕過來。

 張知魚和顧慈坐著小客船換了幾次乘才到了常縣,逢人便問藕花鄉在那兒。

 這麼走了一上午,兩人才到了地兒,還不曾走近鄉間,一條條寬闊的石板路已經顯了出來,兩旁石碑林立,瞧著還有些滲人。

 張知魚和顧慈卻知道這就是顧玄玉的心了。

 兩人湊近一塊年歲已久的路碑,湊過去念道:“永寧八年夏,常縣廖青捐修。”

 兩人同時一嘆,石碑尚在,當年立碑的人已經連尸骨都化了,張知魚很為顧教諭惋惜,不僅僅為他的不長命,也為他沒有響徹天下的名聲。

 千家的無類樓,只要是個認字兒的便都曉得,但顧玉的石板路卻默默無聞。

 張知魚不知道哪個更厲害,也許藕花鄉的學子,便有從這些路上慢慢走向無類樓的。

 兩人著石碑,一路看著上頭的字,就這麼一直走到了鄉里。

 藕花鄉遍地池塘,比起南水縣更多幾分雅氣,正是盛夏時節,花開得繁茂,太烈得驚人,兩人滿頭大汗地走了一圈兒都沒見著什麼人,小豬崽兒倒有不

 張知魚看著這些豬,拉住有些氣的顧慈,篤定道:“別走了,定是小猢猻放了家里的豬出來耍,等會兒抓來幾個問他們就。”

 顧慈看著豬戲荷葉間,心里簡直好笑,道:“自打你們家開始騸豬,江南現在都遍地巨豬了。”

 小猢猻也不知怎地,個個都不怕豬崽兒,還覺得怪威風,這風氣真不知打哪兒傳出來的。

 談話間,各種葉子花間便嘻嘻哈哈地跳出一群冒油的小猢猻,瞧著兩人面生,也一點兒不怕,大伙兒群結隊的難不還怵兩個白斬,便扯著嗓子繞著兩人,喊:“小瘟豬圍大瘟豬,不給糖吃就變豬!”

 張知魚忍笑了把夏姐兒給裝的糖瓜子,散出去:“吃了我的糖,不回我的話,晚上要變油婆。”

 油婆即蟑螂。

 小猢猻有點想吐,著糖一屁坐在地上,兩人都能聽到烤的滋滋聲了。

 張知魚轉轉眼珠,問:“你們有沒有聽過地蛇的故事?”

 顧慈也有點想吐了。

 小猢猻天真爛漫尚且不知人心險惡,睜著眼兒,問:“好姐姐,你給我們說說,小米最喜歡聽故事了——可不是我想聽的。”

 張知魚他的臉兒笑:“以前我們鄉有個小孩兒大暑天坐在地上,被暑氣鉆了肚腸,地上的蟲子最吃暑氣,很快也跟著一道鉆了進去,后來家里殺公吃,蟲子聞見腥味兒爬了滿地。”

 小猢猻還快樂地著糖,聽得這話兒,嘔了一聲,又把落到邊的甜口水回去,捂著屁跳了起來道:“不行不行,我娘說我的屁大,心都要被拉出來,蟲子進來我就要被吃空了。”

 張知魚掏出驅蟲藥給他們抹在上,道:“下次千萬別坐,那孩子小時候吃了好多藥才好起來。”

 小猢猻覺得上涼滋滋的,格外舒服,忙不迭點頭,問他們:“姐姐要問什麼?”

 張知魚道:“你們知道顧家在哪兒麼?”

 小猢猻一愣:“我們這兒沒顧家。”

 別的小猢猻轉轉眼珠子,掌心朝上道:“壞姐姐想找誰都不,藕花鄉以前的鄉民都搬走了。”

 張知魚心頭一驚,抓了一顆糖出來放在手上,忙道:“搬到哪兒了?”千萬別搬到閻王殿了。

 小猢猻笑:“長個好臉蛋兒怎是個豬腦子,人有錢進城去了唄,誰會在鄉里收苦來?”

 顧慈險些笑出聲兒,張知魚收了糖瓜子不給他們分了。

 小猢猻還眼饞魚姐兒箱子里的東西,那麼多肯定是糖啦,說完,抱著小豬崽兒往水里一跳,道:“我不白吃你的,下去挖個藕還把你。”

 張知魚嚇得要死,就見藕花深轉出對手撐漁船的老夫婦,老漢抱著藕,老婦人打著船,那小猢猻和豬一塊兒被叉了起來,丟在小船上,翻著肚皮裝死。

 等船一靠岸,一人一豬便戰戰兢兢地下了船,哆嗦道:“快走,老東西又要揍人!”

 眾猢猻頓時一哄而散,散之前先前給魚姐兒說話的孩子還扯著慈姑的袖子笑:“哥哥去找那個阿公問,他活得久,我娘說老人曉得的事兒多。”

 張知魚為謝,又抓了把糖瓜子在手上,小孩兒這才跑了,還吹著口哨帶走一群豬。

 張知魚看得目瞪口呆,老兩口還在池塘里,瞧著他們穿著不像鄉里人,便有些警惕。

 張知魚就喊:“阿婆,阿公,快來哉。”

 老婦人雖然年紀已經有些大了,但耳目卻靈,和老漢兒停了船邊一塊兒慢騰騰地挪過來。

 老漢兒對著顧慈盯個不住,對老婦人道:“這個孩子瞧著怪面善的。”

 老婦人手下不停,罵道:“你這對魚木珠子瞧什麼不面善?昨兒還把公當爹拜了!臉都你丟盡!”

 老漢兒不敢說像了,只在心里憋著勁兒想,覺得這雙眼睛特別悉,自己定然見過,想了半天便頹然地認了老,覺得自個兒是真糊涂了。

 剛想盤問人,就見顧慈的手輕輕著石碑,老漢兒忽然哆嗦道:“玉兒,你是玉兒?”說著就扯了荷葉給顧慈遮頭,不樂道:“太這般大,你上來做什麼?有什麼事不能晚上說的?”

 老婦人拉住他道:“大白天的打什麼夢,什麼玉兒鬼兒的,我看你是要尸了,日說胡話嚇死個人。”

 顧慈接了荷葉打在魚姐兒頭上,笑:“老丈說的可是顧玉顧大人?”

 老漢兒點點頭,湊近看他的臉兒,又搖頭道:“你不是,玉兒沒這麼丑。但這雙眼睛倒是像他。”

 顧慈見他認識爹,便跟著一塊兒在后頭抱了一把藕跟在夫妻兩個后頭,問:“老丈可是認識顧大人?”

 老漢兒心安理得地讓兩人抱著沾了泥的藕,兩手空空地跟在娘子后頭笑:“豈止認識,他的樣子,我都見過。”

 張知魚想起先前兒小孩兒說的話,皺眉道:“大伙兒都說先前的鄉人都搬走了,莫不是吹牛?”

 老漢兒豎了眉,道:“笨蛋,難不我竟是死的?他們我走我就走?還不興我回來麼?”

 老婦人也道:“我們夫妻兩個又沒得兒,去城里頭做什麼?還不如在鄉里安安穩穩地過完后半輩子。”

 張知魚懂了,這對老夫婦是釘子戶。

 兩個釘子戶走得很慢,一點點路足足走了一刻鐘,等到了鄉口的茅草屋,太都要落山了。

 張知魚看著老漢兒有些不穩的腳,便知他行不便,和顧慈在后頭抱著重藕也不曾出聲催人。

 幾人走得一的汗,都有些氣,張知是怕顧慈累出個好歹,便拉著人在水邊洗臉散熱。

 等再進院子,老婦人都將飯做好了,就是一盤子剛挖上來的產藕片兒,米也是灰的,一看就摻了不豆子進去,張知魚小時候不知道吃過多次這樣的米,這會兒吃起來也不覺得難以下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