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男人們,何氏便喊大順搬來了個竹躺椅,墊上了棉花墊,然後才帶著夏安茹和喬氏開始準備乾糧。
他們要做的乾糧也很簡單,炒米炒麥還有蒸饃饃。
因為天熱,何氏負責炒米炒麥,而喬氏則在外頭院子的涼,用土磚簡單搭了個灶,帶著夏安茹一起做饃饃。
夏安茹雖說是個手藝人,但是在家也不怎麼做飯,那起面來,汪文芳說快要淹死在麵里了。
要不是因為腰上吃不住力,汪文芳早讓兒趕邊上呆著去了。
可喬氏卻說孩子做的好,就是.......「安茹啊,你這個要一點,然後快速放進蒸籠裡頭。」.
「哦,那就是趁著饃還沒反應過來,先讓他們,了就不會散了。」夏安茹一本正經的鬼扯。
真的覺得不是自己技有問題,而是他們現在做的這個面,實在是太!!了!
這玩意兒完全沒有筋,才的糰子,一不小心就散了,雖然以前減也吃全麥饅頭,但是這兒的糧讓覺得,可能連麥桿子說不定都摻進去了。
聽夏安茹這麼說,蹲在一旁撿野菜的穀雨忍不住咯咯的笑,直說表姐說話真有意思。正在燒火的大順也樂呵的很,說表姐說的對,乾的也好。
關鍵人長的也好看,白白的,眼睛又大又亮,還會他們寶子,真是不得了的好。
嘖,多善良的孩子!夏安茹心想著,這麼乖覺的孩子,可不得回報人家點啥,於是便問大順:「大順,你現在能識字嗎?」
大順搖頭,「不識字啊,不止我,我們全家都不識字呢。」
聽這口氣,還驕傲?!
汪文芳大驚,「那不識字,平日生活怎麼辦?」
被大姑姐這麼一問,喬氏反而迷糊了,「平日生活......為啥要識字啊?咱們家也供不起讀書人。」
關鍵他們村,也就兩個人識字,一個是王秀才,一個是村長,別的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也沒妨礙他們活著嘛。
「這......」汪文芳其實是一個不太願意干涉別人生活方式的人,但是!做文盲總歸不是什麼好事吧?!這新弟妹說的話,竟一時想不出如何反駁。
不過夏安茹倒是能接話,直接過了這個話題,「大順,姐姐教你認字好不好?穀雨要不要一起學?」
倆孩子都搖了搖頭。
嗯?!
夏安茹不敢相信的又問了一遍。
倆孩子依舊還是搖頭。
「為什麼?!」
hy?!
小說里不是說好的嗎,但凡說教認字,孩子們都要激的流淚嗎?!
夏安茹發出了靈魂拷問。
大順的道理是,「讀書認字可不好乾,我瞧我們村裡以前跟著王秀才念書的幾個,每天都被揍的鬼哭狼嚎呢。」
一旁的穀雨還說:「草兒說,哥在王秀才那裡被王秀才揍,回家還要被他爹揍呢,爹爹揍完,爺爺還要揍呢。」
還好哥哥不用念書,不然多可憐啊。
汪文芳著角說:「你安茹姐姐,不打人。」
「對,」夏安茹指天發誓,「姐姐真的不打人。」
絕不罰學生,是現代教育人的第一守則。
沒想大順卻道:「王秀才也是這麼說的......可那竹竿子一年都要打斷好幾呢。」
「呵呵,」喬氏看夏安茹臉都紅了,便打圓場,「安茹,你弟皮的很,舅母就怕太麻煩你了。」
其實在看來,小孩兒願意學,那學點兒也好,可小孩兒要是不想學,那就去學門手藝嘛,什麼鐵匠木匠泥瓦匠,都行。
他們老姚家,是不可能出什麼讀書人的,出了反正也供不起,做人還是要實際點,先填飽肚子再說。
聽舅母這麼說,夏安茹便也打了個哈哈,說是弟弟妹妹願意學,就可以教,如果不願意也沒關係,一切還是要看他們自己。
喬氏點著頭,反倒是問汪文芳,怎麼的安茹也還上過學堂?
「機緣巧合認識了個先生,也就跟著學了一兩年功夫,這孩子也是臭顯擺。」汪文芳微笑解釋。
也不是那種喜歡強加自己的觀念給別人的人,這會兒反正孩子還小,他們也不算太親近,以後如果有機會就再問問,實在不願意,也不想讓兒上趕著非要教人家不可。
畢竟,各家有各家的過法。等到了北邊,他們肯定是會這一家分開過的,所以干涉太多真的不太好。
喬氏聽大姑姐一解釋,也只點了點頭,對這些也不怎麼上心。
畢竟他們家,目前也不過是混個溫飽,每天腦子裡盤算的,心裡計較的,都只是肚皮的事兒,別的的確也無暇顧及。
幾人順勢又換了話題,邊說邊做,就整整一天功夫,夏安茹覺得完了這輩子的面,真是萬萬沒想到,穿越到古代,原來最費的是四肢!
不過好在喬氏和何氏都是能幹活的人,一天的時間,這百來斤的糧食基本都變了乾糧。
休息了一整天的汪文芳,多有點覺得不好意思,又見大順不知從哪兒摘來了點新鮮的瓜果,便撐著腰說自己來做晚飯。
不過當一鏟子挖出一塊豬油的時候,何氏的眼皮還是不控制的跳了,喬氏更是倒吸兩口冷氣,趕忙搶過大姑姐手裡的鏟子,說晚飯還是來做,大姑姐還是歇著吧。
好傢夥,一個菜就能吃掉他們一家七八天的用油量,這是真的不敢讓大姑姐手啊!
被剝奪了所有幹活權利的汪文芳,只能跟倆孩子一起老老實實剝豆子。
柴門篷戶,生活艱難。母喪父亡,留下弟妹一籮筐。重生長姐,表示壓力就是動力……(本站鄭重提醒: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切勿模仿。)長姐
方昊穿越了,只想老老實實的當個敗家子,做個大閑人,但奈何實力不允許,內憂外患,愣是把一個敗家子逼成了救世主,無所不能!種田,發展工業,驅除外侵……
(穿越溫馨向,家人不極品)一朝穿越農家,有青磚瓦房大院子一座,良田幾畝,奈何錢匣子空空如也。不過沒有關系,因為爺奶寵愛,爹娘疼愛,兄弟友愛,鄰里和善團結,白夏表示,發家致富奔小康,那都不是事兒~種種田,擺擺攤,置田產,買鋪子。行山村人:“不得了啦,白家那丫頭被圣上封為鄉君啦。”方婆子:“天龍山的師傅說的沒錯,咱家小夏果然是個有福氣的!”白老頭:“我老白家祖墳冒青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