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重生異能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26章 辦個雜志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26章 辦個雜志

 既然件條件都有了,周秋萍就開始行

 可以出錢買創刊號,可以掏錢發稿費,還能想辦法敲定印刷,甚至已經想好發行渠道。

 印好的雜志就擺在米瑞克的店面里,搭配著打口帶供顧客食用。

 前期免,費,就當是為賣磁帶做宣傳,購買磁帶的人可以獲贈一本。

 等形氣候 讀者變多后,那就可以正式上架賣了。

 但這些后勤工作能做,編雜志的活卻沒辦法越俎代庖。

 不懂就是不懂,不可能因為當上了音像店的一把手,就什麼都會了。

 這種事, 還得找懂行的人。

 周秋萍考慮的第一個人選就是文藝兵何謂。

 對方在文工團搞宣傳工作,而且還負責編輯一本部雜志,完全專業對口。更妙的是,他對歐流行音樂以及搖滾樂如數家珍, 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專業人士。

 由他出頭辦雜志,介紹歐流行樂, 再合適不過了。

 周秋萍過去找人,開門見山說了來意。

 何謂正在給米瑞克音像店做宣傳海報呢,音像店的宣傳資料都外包給了他。

 一聽周秋萍的設想,他就激地拍大,豎起大拇指道∶"周經理,還是你這個,干就干大票。咱們在這方面就是一塊荒漠,我只在莫里斯.迪克斯坦的《伊甸園之門》和威廉·曼徹斯特的《榮與夢想》看到過一點西方音樂的介紹,還有就是《音像世界》里面提到的三言兩語。太了,完全不夠。真正熱音樂的人本得不到任何口糧。倒是一群附庸風雅的家伙在那里上蹦下跳,貽笑大方,也不嫌丟人。"

 周秋萍趕打斷他的滔滔不絕∶"現在讓你辦這雜志,有什麼難嗎?你要提就盡快提,我希過年前能有一期雜志出來,里面介紹的歌手,米瑞克音像店要有賣。"

 何謂點頭,想了想,開始掰手指頭∶"一個是錢的問題,印刷廠什麼的我都能聯系到,以印部雜志的價格搞定不問題。但還是得有啟資金。另一個就是撰稿人的問題。我這邊可以聯系些朋友幫忙寫稿,你那邊如果有合適的人,也得招呼他們投稿。讓他們大膽點兒就寫自己最喜歡的樂隊和歌手。文筆不好沒關系,只要有真在,我給他們潤也無所謂。"

 兩人商量了一會兒,暫定雜志名稱為《歐樂壇》,樸實簡單又直接。稿費為5塊到10塊錢不等。待到正式發售雜志,再提稿費。至于編輯,以他們現在的況請全職不現實。兼職編輯可以撰稿掙稿費,除此之外,每個月再拿30塊的生活補

 至于雜志編好后,首印數目暫定五千。按照米瑞克現在的出貨量,這麼多雜志送出去應該不問題。

 當然,多印也沒問題。

 但是,要控制本啊。每本雜志都是真金白銀印出來的。白送的話,即便知道是在打廣告,周秋萍也疼。

 況且送的太多了,就不稀奇了。

 雙方商定后,就各自忙碌。

 距離春節不到三個星期,想要年前把雜志辦出來,一個禮拜就必須得定稿。

 周秋萍給王老師打電話,對方第一反應是拒絕,理由是不會寫文章。

 周秋萍笑了,鼓勵道∶"現在放眼全國,聽過比你更多歐音樂的人能有多?你了解,你知道,你就已經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了。放心大膽地寫,你就是覺得寫的不好也沒關系,我們這邊有編輯幫忙潤的。不過作得快點,能在創刊號上登文章,說出去都有面子呀。"

 王老師不好意思∶"那個,雜志印出來能送我一本嗎?我不要稿費。

 周秋萍樂了∶"肯定要給你樣刊啊,稿費當然也要有。現在我們剛開始,稿費不高。等到以后雜志賣錢了,還會再漲稿費,先在現在的基礎上漲一倍。"

 王老師驚訝不已∶"那如果登兩三篇文章,相當于我一個月的工資了。

 周秋萍給畫大餅∶"何止呀,你要是變知名樂評人,稿費能一個字一個字的給你算。搞不好一篇文章都等于你幾個月的收了。你英語好,聽力好,能聽得懂BBC的英文,就不要浪費你的優勢。好好聽節目記下來,做樂壇快訊的方式也行。你自己寫,也發你圈子里的朋友寫,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才能熱鬧。"

 王老師被的熱沸騰,到后面也不說自己不行的話了,反而表示可以試試,盡快將稿件寄過來。

 掛上電話,周秋萍還是不能歇下。

 除卻投到部隊貿易公司里錢滾錢的部分外,自己在寧安縣城賣服賣電子表賣磁帶,加在一起掙的差不多6萬塊錢。

 準備在里面出1萬塊用于辦雜志。這部分錢,沒打算放在米瑞克音像店的賬里。因為想有自己獨立的事業。

 這樣等到雜志盈利后,就不是經理人,而是老板了。

 周秋萍干這事一點兒也不心虛。

 音像店和雜志本來就是相輔相的。尤其前期雜志白送時,完全是掏錢給音像店打廣告。那后期掙錢不是理所當然的嗎?誰能長期靠發電啊?

 打定主意后,周秋萍又往海城打電話,拜托侯曉斌幫自己收聽海城電臺關于歐流行音樂介紹節目,不知道這家伙到底有沒有放心上。

 這回如果不上心的話,自己得狠狠敲敲邊鼓。

 還想有大筆鈔票投到你們的項目中去嗎?還想你們的飛機上天嗎?那就得上點心。掙錢的事,后勤想辦法。可也要你們配合呀。

 你自己如果不方便,那也得找人做。

 但凡姐能夠天天呆在海城聽廣播電臺,也不會找到你門上去了。

 結果周秋萍打了一肚子腹稿,卻沒有發揮的機會。侯曉斌不僅聽了廣播,而且還迅速變了音樂節目的

 太爽了,他太邁克爾·杰克遜了,聽著整個人都燃燒起來,

 "你有他的磁帶吧?一定要給我,余什麼時候來海城?一定要帶給我。"

 "有磁帶,不過我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去呀?"

 "你問一下他呀。"

 周秋萍哭笑不得∶"我上哪問去?我元旦之后就沒見過他,我也不知道他去執行什麼任務了。一聲招呼都沒打。"

 侯曉斌呲牙咧,在電話里都一個勁兒的表示嫌棄∶"這小子也太不上路子了,哪有這樣做事的?起碼得跟你說一聲。"

 周秋萍莫名其妙∶"跟我說什麼呀?我又不和他一塊兒執行任務。那個,海城電臺那邊的事就拜托你了。我給你個底,我打了申請,要在海城建個分店,專門售賣歐音樂磁帶。你要有合適的地點推薦,也說一聲。"

 侯曉斌大喜過∶"真的嗎?"

 那他可真是老鼠滾進了米油缸。豈不是有聽不完的磁帶等著他去挑選?

 周秋萍肯定∶"當然是真的。其實海城的條件比這邊更合適打口磁帶傳播,群眾基礎好。"

 掛了電話,沒有立刻離開公用電話亭,而是站在電話機前發了會兒呆。

 之前都沒意識到,剛才侯曉斌提及,才猛然反應過來,真的已經差不多有10天沒見到余<>

 也不曉得這家伙到底去忙什麼了。

 算了算了,大家本來就是因為工作才悉起來的朋友。各有各的事做,好。

 吃晚飯時,星星突然間冒出一句∶"爸爸。"

 周高氏之前去買拖拉機時,提起家里還沒電視機,李工沒要的票,就給找了一臺,當天就拿到了貨。

 結果兩個小丫頭瘋了,天天帶著家里還沒電視機的小伙伴看畫片。剛好電視臺在放《爸爸》,結果星星天天喊爸爸。

 搞得周秋萍都無語了,跟媽媽擺在面前呢,就爸爸香嗎?

 這部畫片也是,明明講的是一家人的故事。這名字聽上去好像這家里只有爸爸一樣,媽媽是擺設啊。

 周高氏瞪了一眼∶"就你話多!"說著,又突然間嘆了口氣,"小余同志好長時間沒過來了。"

 周秋萍頭痛∶"行了行了,人家沒自己的事啊。現在又不用我跟他天天跑市場。"

 周高氏卻了戲∶"我覺得呀,他肯定不像你阿爹,他多喜歡兒啊,又不嫌棄。"

 現在想想,自己這輩子過得真是窩囊。怎麼找了這麼個男人?唉,其實也差不多,其他人未必更好。

 周秋萍扶額∶"咱們不要再討論這個問題行了嗎?現實點兒,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真的。對了,拖拉機現在怎麼樣?有沒有人租啊?"

 說到掙錢的話題,周高氏可算來了點神∶"租出去了,都做圩埂了。可惜今年況不好,本來說要修條路的,會用不拖拉機。莫名其妙的,路就停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