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穿越時空 小知縣 第117章 第 117 章

《小知縣》 第117章 第 117 章

 過完年節, 紀煬要離開的消息還是瞞得嚴嚴實實。

 主要瞞著當地百姓,紀煬不想讓他們因為自己費心傷神, 負責接的吏們自然聽話, 嚴嚴實實。

 只是每每下去辦差,總會有鄉親問他們:“怎麼無打采的,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看你累的, 要不然坐下來歇歇?”

 他們這當中有不早就做過吏,但從未在一個地方, 如此鄉親們戴。

 之前都是躲著他們的走, 現在不僅主打招呼,知道他們沒吃飯更會拉著坐下來吃個早點。

 當然, 他們要給錢的, 如果不給錢,被知府發現那可不得了。

 久而久之,民的關系讓所有外來者都不可思議。

 所以這會百姓主關心, 也是正常的。

 這小吏嘆氣:“沒什麼事, 也不是累的,如果再累點就好了。”

 ???

 這小吏沒事吧?

 怎麼聽著跟傻了一樣。

 小吏羨慕地看著鄉親, 有時候什麼都不知道, 那也是好事的。

 不過再怎麼小心, 這事到底還會傳出去, 畢竟換知府這麼大的事,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

 沒看古博城那邊, 韓瀟韓城主已經跑路了,所有事已經給布政使, 別人拿他也沒辦法, 誰讓他本就是代理城主。

 韓瀟甚至都沒來灌江城, 只是給紀煬送了書信,說以后定還會再見。

 這分明是怕了紀煬,不知不覺再被拐過來,那怎麼辦?

 紀煬看著好笑,但他知道韓瀟是趕在新知府來之前便離開。

 他們韓家格一直如此,這幾年來幫忙,已經超過想象了。

 沒看玉敬泉,凌俊鵬他們家人都搬了過來,反而韓家則穩穩留在潞州。

 這是早就有的打算。

 韓瀟那邊離開,古博城便萬分不舍,這再聽說紀煬要走,更是心痛萬分。

 就連補開的關市,都不能讓他們心里好點。

 那關市原本是年前開,誰料去年大雪,推遲到今年,也就是昌盛四十一年的三月份。

 以后的關市時間也已經確定。

 每年的三月,六月,十月,各開一次,如果有其他事,那再做調整。

 過來易的關外人,看著古博城以及其他灌江府各地商戶百姓的臉,不知道還以為這次雪災,他們災才厲害。

 明明關外才損失慘重,許多部落甚至死傷過半,羊群更是無一幸免。

 再看看人家關,雖說也經歷雪災,但像沒事一樣。

 他們雖在關外,也知道雪災時灌江府的況,沒炭火的發炭火,沒食的發食,沒房屋的安置住

 不管哪一點都是不他們能有的。

 也有些因為這些事起了貪婪的心,可看看人家的城墻,看看人家的城門,你的鐵騎能踏過去嗎?

 人家兵強馬壯,你打得過嗎?

 還不如老老實實做生意。

 今年雪災,人家關還給他們一些優惠,買貨贈送一些鹽,說是他們也災了,幫幫忙,連買羊羔的價格都低了點。

 至于灌江府百姓的臉

 到底為何這樣難看啊?

 難看的原因,已經在灌江城了。

 那就是灌江府的新知府已經到了。

 別看新知府比紀煬大近二十歲,但剛過來,就對紀煬作揖道:“紀大人的威名,下早有耳聞了。”

 場上,也不論什麼年齡,自然還是按職務稱呼的。

 不過看向紀煬,看他風神俊茂,眉宇俊朗,那服在他上穿著,那就是明顯的華,到自己穿上,只剩一場氣。

 新知府咋舌,幸好紀煬已經親,否則他這相貌,這本事再回汴京,那多人戶都會明搶。

 “在汴京跟吏部接的時候,就聽說去年灌江府雪災的事,二十年不遇的雪災,您跟夫人兩人卻能理得十分妥當。無一人傷亡不說,還在第二年立刻組織起來耕田,下實在敬佩。”

 這位新知府二十八歲中的進士,當也有十三四年,能在這個時間升任知府的,定然也有些本事,更是從知縣做起,所以對實際的公務很是了解。

 不懂政務的人看來,可能覺得厲害,但也就那樣。

 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明白,從九月開始預防,能立刻組織府百姓清雪,組織小吏捕快兵士巡查,這是何等的行力跟掌控力。

 隔壁涼西州知州,今年把雪災理得也很好,災后的象全都沒發生,人員傷亡控制在百人以下。

 但就是怕對比。

 不過誰也沒拿紀煬這種教科書般的應對方式對比,實在太欺負人了。

 越是到危難的時候,越能看出一個人的能力。

 紀煬的能力,毋庸置疑。

 紀煬笑著客氣:“以后灌江府還仰仗您,你說笑了。”

 他們這邊和和氣氣,手下人則一臉難

 新知府帶來的班底頗有些不服氣,來了新領導,你們這些舊人怎麼這個表,難道是想排新知府?

 他們自然是忠心的,可隨著一點點接,灌江府里的事實在讓人震驚。

 要知道其他地方,百姓能擁有自己田地那都是數人家。

 可換做灌江府,上次平分土地可不是鬧著玩的。

 家家戶戶基本都是普通農戶,稍微田產多點的,則要客客氣氣,遇到修路修水渠救濟雪災的,也要多出力。

 百姓互相監督,誰家大肆購置田產,兼并土地,便會被周圍人舉報。

 那些商賈更是要小心做人,苛待工人?那伙計們會聯合起來,將商賈告的。

 靠著底下百姓自己監督,極大遏制這些人的發展,稍有不慎,就會被告上府衙。

 什麼?

 灌江府對商賈豪強限制太多?

 不爽你可以走啊。

 走是不可能走的,先不說這里都是祖業家產,再者西北幾個地方,哪里比灌江府更安定?

 沖著府不收苛捐雜稅,已經可以了。

 這種好地方讓他們走?

 他們傻嗎?

 新知府跟他們的親信,只覺得去過那麼多地方,辦過那麼多差事,灌江府這樣的,還是頭一次見。

 更別說百姓們教育程度,就算是個老太婆,也認識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

 各個縣城的醫更是很多,極大保障很多人的健康。

 灌江府能發展到這種地步,實屬罕見。

 等他們再回來,對紀煬的態度,那不用說。

 而紀煬跟林婉蕓已經在打包行禮,他們一行人不日便要前往汴京。

 這次回去,倒是不那麼著急,慢慢趕路即可。

 不過到底帶誰回去,又是一件事。

 玉敬泉跟凌俊鵬肯定是不帶的。

 衛藍作為灌江府的捕頭,同樣不能離開。

 而邊小廝平安,家丁辛順一行,丫鬟素竹等人,肯定要跟著回汴京。

 至于小吏?

 其中“背叛”梁王的小吏蔡源,則不會不回去,就算回也要避避風頭,否則正撞槍口上。

 紀煬已經給他在灌江城里安排了個七品的職位,只要好好做,以后不會虧待。

 剩下的小吏里面,佃戶出的小吏魯戰,還有小吏岳文塞則會跟在紀煬邊。

 那個書生龔選要留在學好好讀書,他的科舉之路還未結束。

 除開他們,灌江府里自然還有不得力干將。

 算來算去,愿意跟著他去汴京的小吏竟然有十七八個,紀煬選了其中五六個隨行。

 還有個外鄉人卡里,這會興地不行。

 他來的時候帶的人就不多。

 如今離開,同樣不要太臃腫的隊伍。

 再說了,把這些人都帶走,灌江府還要不要發展了。

 能被紀煬點名跟隨的眾人自然立刻回家收拾行李。

 汴京!

 要去汴京了!

 他們有多高興,不能跟著紀煬離開的吏們就有多難

 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人人都知道,紀煬未來前途無限。

 也知道,早晚有一天會離開。

 紀煬看著眾人,笑著朝默契來送行的知縣們道:“都說宰相起于州郡,又有人說,之至難者,令也。”

 “我在汴京等著諸位。”

 這既然是鼓勵,也是夸贊。

 雖說本朝沒有宰相的職位,但當朝大學士也有首輔之實。

 紀煬說在汴京等他們,那就鼓舞他們,好好做事,回頭或許汴京再見。

 那時候,大家就不是這七品芝麻小了。

 人群里的知縣們齊齊拱手。

 他們在灌江府這幾年學的東西,實在帶來太大改變。

 作為長的知府紀煬,是他們最要謝的人。

 有紀煬做上司,本不用擔心那些七八糟的事,只要好好辦差,只要為百姓做事,他就不會為難任何人。

 很多人覺得,再也不會有紀煬這樣好上司了。

 新知府看著,心里更是慨。

 他做這麼多年,屬下是真心送行,還是虛假意,一眼便能分辨。

 此刻府衙眾人的表,顯然是真心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