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古代言情 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 168 章(兩老頭比胯...)

《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 168 章(兩老頭比胯...)

是冬月下旬進的宮,正趕上朝廷各部員總結今年政績的繁忙時段。

后宮不能干政,意味著華不可以主跟弟弟打聽朝事,更不能主手,但如果元祐帝自己想跟姐姐聊聊這方面,華當然可以聽了。

這日黃昏,娘仨吃過飯后,元祐帝就帶姐姐去了書房,拿出一張折子遞給姐姐。

舒舒服服地坐在臨窗的暖榻上,雙手捧著一個鑲嵌了各寶石的致暖手銅爐,瞅瞅面前的折子,再興趣寥寥地看向弟弟:“什麼折子就給我看?你不怕母后責備,我還不想聽呢。”

元祐帝笑道:“看了能人高興的東西,再說曹禮在外面守著,只要姐姐不說,母后哪里能知道。”

哼了哼:“這可是你求著我看的,將來可別怪我。”

元祐帝:“知道知道,姐姐快看吧!”

這才改一手捧著手爐,一手打開折子。

漫不經心地瀏覽,看著看著面上一喜:“九百萬頃田地?我記得太./祖爺爺那時候好像才八百多萬頃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華是皇家長公主,自家地多了,當然要高興。

元祐帝臉上全是笑,眼睛亮亮的:“是啊,這次清丈非常功,派了錦衛出去,廢了一個晉王,抄了十幾個帶頭鬧事的豪富之家,各地宗親都老老實實地配合,紳豪強們也不敢再瞞,或許還有些網之魚,但想來不多。”

滋滋地看著折子,忽然問:“去年登記在冊的田地一共有多?”

元祐帝立即變得咬牙切齒:“才四百七十萬頃。”

跟著咬牙:“瞞了近一半的田地,他們可真夠貪的。”

元祐帝出幾分狠:“貪不了多久了,明日閣就會呈遞新的賦稅提議。”

:“閣已經統一政見了?我聽駙馬說,朝會上陳閣老、何閣老經常吵來吵去。”

提到這個,元祐帝額頭:“估計明日還得吵一回,閣五人,呂閣老、陸閣老、沈閣老都聽陳閣老的,何閣老揚言他自己準備了一套新政,明日請我跟母后好好評判評判,看看是他的新政堪用,還是陳閣老的可行。”

惋惜道:“此等盛況,可惜我不能親眼目睹,說起來,我六七歲的時候就認得陳閣老了,十幾年來除了見他與駙馬黑臉,好像還沒見過他與別人爭辯得臉紅脖子。”

元祐帝:“這個簡單,明日姐姐隨我們一起聽政。”

朝窗外揚揚下:“母后能同意?”

元祐帝:“無礙,反正只要他們吵起來,咱們誰也不上話。”

翌日是冬月二十九,元祐帝要上朝會,華就一直陪在母后邊。

到了元祐帝要聽閣稟事的時候,戚太后也要過去。

地抱住母后的胳膊:“母后,我聽弟弟說今日陳閣老、何閣老又要吵起來,我也想去瞧瞧熱鬧。”

戚太后嚴肅道:“朝廷大事,豈可兒戲?”

:“就這一次,以后就是您跟弟弟求我旁聽,我都不來。”

戚太后:“不行。”

眨眨眼睛,再低下頭:“父皇若在,他肯定依我。”

戚太后:……

都是先帝開的好頭!

“算了,我走了,以后我再也不會進宮您為難了。”華松開母后的手,規規矩矩地行個禮,轉便走。

戚太后抿

眼看著兒越走越遠,就要出門了,戚太后的腦海里便浮現出南康長公主笑盈盈討好的臉。

一個是先帝與別的人生的,一個是自己的親兒,戚太后當然更疼親生的。

南康要是不來,知道兒在宮外過得好,確實不會太惦記,可每次南康來了,戚太后就忍不住想起華,想真有這個閑功夫,寧可陪兒閑聊家常。

“好了,至此一次,下不為例。”

才把一只腳探出門,聽到母后開口,立即跑回去,抱住母后撒了好一會兒的

可華畢竟大了,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坐在先帝懷里或是藏在書桌下,戚太后指了指聽政殿的側間。

就躲在簾后,看閣五位閣老前后進來,公爹與何閣老站在前面,其他三位垂眸斂目地站在后排。

行禮過后,陳廷鑒將手里的奏疏呈遞給元祐帝。

元祐帝沒接,道:“先生念一遍吧,朕與母后一起聽。”

陳廷鑒頷首,雙手捧著奏疏,微微垂眸,抑揚頓挫地念了起來。

五十五歲的首輔大人形清瘦而修長,穿一條緋的閣老袍,面容俊逸儒雅,聲音清潤,往那里一站,至在容貌氣度上就把其他四位閣老都比下去了。

看著這樣的公爹,想起了小時候陪著弟弟聽課時見過的年輕閣老。

當時華就很喜歡陳閣老了,晚輩對長輩的那種仰慕,希他也能給自己當先生。

陳家五個孩子,大郎三兄弟敬畏公爹,婉宜一直都很喜歡的。

特別能理解婉宜,因為們這些孩子,都只領教過公爹溫和的一面。

至于公爹此時口述的新政,便是上輩子元祐三年推行的一條鞭法,將加諸于民的各項田賦、徭役合并一項征收。賦役統一,由地方府直接辦理,既能避免各級吏巧立名目剝削百姓,又杜絕了里正、糧長侵蝕分款之弊。

這條新政是公爹主張推行的,可惜當年八月公爹病逝,并未看到新法的效——元祐三年國庫的盈余,竟高達四百萬兩白銀!

盡管如此,因為公爹獲罪,公爹推行的新政也全部廢除了。

幽怨地看向弟弟。

元祐帝正認真地聆聽,時不時點點頭。

然而陳廷鑒的話音剛剛落下,昂首站在一旁的何清賢突然發出一聲毫不加掩飾的嘲笑。

陳廷鑒眉峰一挑。

后面三位閣老互相瞅瞅,繼續裝啞

元祐帝看向何清賢:“何閣老可是覺得先生的稅改有何不妥?”

何清賢:“不是有何不妥,是完全不妥!”

元祐帝早就習慣了,笑道:“還請閣老賜教。”

何清賢轉向陳廷鑒,問他:“今年的清丈,查出四百多萬頃瞞報的田地,但這部分田地的大頭仍然在藩王宗親、紳手中,宗親的地一律免征賦稅,紳也各有大量免征額,也就地主豪強那點瞞報的田地能夠給朝廷加稅,卻無異于杯水車薪。”

“也就是說,你這改革,仍然只盯著百姓手里那些地,那些注定會被宗親、紳繼續兼并的田地。地越來越,你就是一條鞭子打走了員們貪污克扣的部分,朝廷征收上來的賦稅仍然是百姓們的汗錢,改變不了百姓越來越窮的事實,百姓苦,朝廷靠近年盤剝的銀子能穩十年二十年,一旦百姓活不下去了,還是要出大子!”

陳廷鑒:“百姓的地確實數量不變,可稅改減了他們的賦稅,他們只會過得比現在好,哪里就活不下去了?”

何清賢:“哪里減了?以前他們種地可以繳糧,現在你讓他們統統折算銀子,百姓賺一個銅錢都難,手里哪來的銀子?有錢人用銀子換銅錢,一兩銀可以兌換一千二三百銅錢,反過來,百姓得拿一千二三百銅錢去換一兩白銀!朝廷收了銀子是了,百姓多掏的兩三百銅錢算誰的?”

陳廷鑒:“百姓可以直接拿糧食去換銀子。”

何清賢極盡諷刺地笑了幾聲:“無不商,我今日就能告訴你,你這新法一出,待到秋收百姓販糧,糧商的收購價一定會比平時低至兩三!陳閣老啊陳閣老,你的確為充盈國庫費盡了心思,可你太懶太,你不敢得罪那些有田有銀的,便只敢吸百姓的心!”

陳廷鑒臉鐵青。

張得都快無法呼吸了,何清賢怎麼敢如此中傷公爹,一點面都不留!

元祐帝同樣找不到話。

戚太后提醒道:“何閣老不可無禮,有不同政見可以商量討論,怎可言語傷人?”

何清賢看向戚太后,再看看元祐帝,腰桿得筆直:“臣絕非故意傷他,只是看不慣他明明有其他更有益于朝廷百姓的辦法,卻因懼怕得罪天下紳而不敢用!”

戚太后:“何閣老有何高見?”

何清賢拿出一封奏疏。

曹禮躬著腰將奏疏呈遞給元祐帝。

元祐帝還沒翻開,何清賢突然一手指天:“天下田地,盡半數都在藩王宗親手中,剩下五紳占地兩,數千萬百姓只占三!宗親越來越多,會從百姓那邊搶奪更多田地,紳越來越貪,他們欺,也會挖空心思盤剝百姓,若朝廷再不想辦法解決這兩顆巨瘤毒瘤,百姓活不下去時,便是水涌覆舟之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