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穿越時空 錦繡大明 第一千零二章 果斷的回擊

《錦繡大明》 第一千零二章 果斷的回擊

中華民族自秦以后,歷朝歷代都有著重農抑商的策略,尤其是當一個新朝剛剛建立時,朝廷更是會下意識地去制不事生產的商人階層,并鼓勵農民去開墾無主的荒田,從而讓國家的糧食在短時間里得到充盈。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社會上的產能開始過剩時,這一策略就會在不知不覺間發生轉變,商人的地位開始不斷得到提升,有時甚至可以和地方吏到平起平坐的地步。但相應的,他們所要付出的代價也會變得極高,商稅比之田稅糧稅可是幾十倍的增加,也商人們傷盡了腦筋。

可這一切在來到大明朝后,卻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因為自己出赤貧,沒商人的欺侮之故,太祖朱元璋對商人一向沒有好印象,認為這些人個個都是猾之徒,從未能給國家造什麼貢獻不說,還不斷哄抬價,實在是該死之極。

所以在他稱帝之后,便定下了不可變更的規矩,將商人的地位死死摁在四民之末,同時還有各種嚴苛的束縛落在商人及其子孫的頭上,比如不得穿綢,比如商人之后不得參加科舉為……但相應的,這個被視作百姓中地位最低的階層所需要承擔的義務也最,商稅更只是象征的一點罷了。

在大明立國的前幾十年,一切都沒有什麼問題,商人也確實只能把自己和家人養活而已。可等到了弘治朝后,一切就全然不同,日漸發展起來的國家對商業的要求不斷增強,也使商人能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及至如今的萬歷年間,各地更是不斷涌現出了無數的大商人,因為他們手里握有足可影響一地經濟的龐大資源,竟讓這些商人足以和封疆的巡等大吏平起平坐,至于之前定下的那些個制約他們的規矩,更是早被人拋到了腦后。

如今的大明商人穿的只會比高更加華貴,他們的子孫更可以靠著父祖手中的金銀而在科場之上無往不利,甚至朝為者也所在多有。唯一沒有改變的,就只有一條了,那就是這些商人所需要付朝廷的稅銀,依然保持著太祖時的那個限度!

要知道,兩百年時間下來,就是米價都不知翻了多倍了,可這些商人每年所的稅銀卻沒有毫變。這點支出,甚至連有時候他們請地方員吃一頓筵席的花費都不到。

于是大明各地就出現了后來之人難以想象的一幕,明明民間的大商人個個富可敵國,可朝廷卻財政張得快要揭不開鍋了。但同時,地方員的日子卻一樣好過,因為他們可以從當地大商人那兒得到足夠的孝敬,這筆錢甚至是他所領取俸祿的幾十倍。

當國庫出現虧空,天子問計于臣子,隨后引出要削減宗室用度這一場風時,楊震便已開始關注這些況了。而當有人提出增收商稅,卻被許多朝中高所極力抵制之后,楊震就更覺著其中必然大有貓膩。

以如今錦衛消息之靈通,楊震這個都督想要查明一件事自然不是什麼難事。這不過幾天工夫,一些藏在水面之下的東西就被一一揭開。

那些朝臣所以會對此大力反對,自然是因為他們能從中獲取許多好了。要知道,現在大明商業最發達,大商人最多的,就數東南的那些個省份,以及山西了。而偏偏,這些個省份里又多出人才,占據了大明朝堂的半壁江山。

這是很正常的事,當一個商人有了大量的錢財后,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他勢必會想著與權力勾結,天下間再沒有讓自己的子侄為權力階層的一部分更安全的辦法了。而他們又有的是錢,可以請最好的老師,從小就教導下面有讀書天分的孩子,而這些人在科舉中自然也就是那些最出類拔萃的人了。

雖然貧寒人家里也會出幾個天才,但只論數量的話,明顯是這些富裕的商人家中所出的子侄更容易做。這一點,哪怕是幾百年后,也沒有太多的改變……

當這些人真個位列朝堂之上,又怎麼可能不為自己的親人說話呢?

另外,一些本或許不是出于商人之家的員也因為生活需要而開始憑著自己的權力讓家人在家鄉行商,以獲取大量的好。畢竟這天下間的員這麼多,但真正大公無私的卻只有海瑞一人而已……

這些員和他們的家人就是靠著朝廷的這一規矩不斷攫取好的,試問當有人要改變這一切,相當于是要挖他們墻角時,這些人又怎麼可能不群起而反擊呢?

哪怕如今朝廷的國庫出了大問題,只要增加商稅便可解決,他們也依然視而不見,正所謂拔一而利天下吾不為也!至于朝廷的財政問題,不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麼?

不過這些私心損公之念終究是上不得臺面的事,尤其是對那些道貌岸然的朝廷高們來說,一旦事被揭發出來,他們所要面對的麻煩就很大了。

楊震本來是打算找個機會將自己所得的這些況報給天子,然后由萬歷來做最后定奪的。但既然這些員沒事找事地招惹到了自己頭上,他當然不可能忍氣吞聲,索就借朝中那些急紅了眼的勛貴之手來對付他們了。

給王偉的東西很是簡單,就是一份幾省重要商人和朝中員的背后聯系而已,至于更深層次的東西,王偉自然是一眼就能看明白了,所以才會到一陣憤怒——好嘛,你們有名有利還有吃,卻讓我們連一口湯都喝不上,還總是仗著大義的名分來貶低針對,當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隨便翻看了一下手中文書容后,王偉并沒有問楊震這些東西的真實,錦衛查事的能力他還是頗為信任的,同時也已有了打算,便朝楊震一拱手:“楊侯爺能在此事上如此相助,我們領了。”

“國丈客氣了,我不也和你們一樣麼?這彈章里,還有我楊震的名字呢。”楊震似笑非笑地一拍那抄本道:“不過這事你們要做也得做得周些,莫要給人留了口實,不然又會為一場糊涂賬了。”

王偉當即就明白了過來,顯然楊震是不打算攙和進這次的紛爭里去,這已是他給自己等人的最大幫助。雖然心下有些不滿,但他也無可奈何,畢竟楊震的份擺在這兒,他與尋常的宗室可不同,有的是自保的手段,確實不必和他們一般驚慌。而且這回他也算是幫了眾人大忙,他們也不能奢求太多。

所以在愣了一陣后,王偉只得苦笑一聲:“如此,我們自會小心行事!”

楊震這才一笑,又與對方閑話幾句后,便端茶送客了……

幾日之后,朝中紛爭再起,居然有一些言突然就轉了槍口,對準了朝中幾位高,歷數起他們的種種罪行,其中就包括借著自己在朝的份讓家人于地方強買強賣……

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隨后不久,更多的言們開始了對這些員的彈劾,甚至有人開始將此事和朝廷的商稅過低給結合了起來。

楊震在得知這一變故后,忍不住一笑。他知道,這是那些宗室們開始反擊了,而且他們的做法也的確很是正確,借員里的力量去對付他們,即便對方知道這是宗室在搗鬼,卻也本拿不出實質的證據來。

要知道,在員中也是分個三六九等的,這其中,那些史言們雖然名聲很不錯,可日子卻著實不好過。幾乎沒有什麼實權的他們只有一張,一支筆,想在京城生活,甚至是養活自己的老婆孩子確實很困難。

本來,若是不知道朝中那些員背地里的事他們倒也無所謂,可一旦知道這些看著正直無私的家伙背地里竟弄了這麼多錢后,這些言們自然就心理失衡了。別說宗室們許愿會給他們以好了,就是沒有,在嫉妒心理的推下,他們也不會放過這些大有問題的員了。m.166xs.cc

而隨著不斷有言到彈劾中來,這些員和商人相勾結,甚至自己家人就是地方大商賈的事就被不斷曝出,隨后他們假公濟私,阻撓提高商稅的說法也開始甚囂塵上,直讓諸多員的名譽掃地,連話都不敢說了。

對此,不但場之上很多人表示了鄙夷和不滿,就是民間,也是輿論洶洶,對這些已然查出問題的員一陣喊打喊殺,朝廷里頓時一片,人人自危。

而這時候,作為引發這場的始作俑者,楊震楊侯爺卻只做了壁上觀,無論如何,他都不可能攙和進這次的紛爭里去。倒是有一件事,他需要親自去做,并在數日之后的一天上午,穿戴整齊地趕到了皇宮,求見天子萬歷!

因為他想要再次改變一下歷史的進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