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古代言情 攻玉 第 135 章

《攻玉》 第 135 章

  說這話時,阿雙在太下瀟瀟而立,既不似藺承佑神采飛揚,也不像王端穩清冷,倒有點舅父瞿子譽的儒雅品格,滕玉意看他年老,不由忍笑點頭:“嫂嫂有事定會找你相幫。”

  說話間攜阿芝回到東院,庭前笑語晏晏,約莫來了三十多位同窗。

  滕玉意拉著阿芝上前打招呼,孩們紛紛含笑欠:“阿玉。阿芝郡主。”

  上茶點的間隙,杜庭蘭悄聲問滕玉意:“明日就要啟程了,行李收拾得如何了?”

  “差不多了。不過昨日去西市又添了些東西,今日還得重新裝裹一下。”

  杜庭蘭不放心:“回頭我親自幫你收拾,阿娘怕你吃不慣路上的吃食,特地準備了好些吃的讓我帶來。”

  滕玉意眼睛一亮:“姨母都做了什麼?”

  杜庭蘭笑著妹妹的額頭:“饞。”

  那廂阿芝高興地問道:“鄧娘子、鄭娘子,你們也要開詩社麼?”

  這話一起頭,亭子里益發熱鬧。喝了一盞茶,滕玉意邀同窗們在園中游樂,不知誰說到江湖奇人,有位同窗話說:“說到這個,我記得唯禮幾年前在遇到過江湖奇人。”

  鄧唯禮接話:“沒錯,我因貪玩帶著護衛們跑出去,不幸在外頭遇到一幫武功高強的匪徒,那人正好帶著隨從路過,三下兩下就將那幫賊人盡數趕走了,可惜當時天太晚,我沒瞧見他的相貌。”

  阿芝好奇追問:“連那人的形也沒瞧見麼?”

  鄧唯禮笑容微微一滯,隨即搖搖頭,過片刻,孩們四散開去。賞花的賞花,捕蝶的捕蝶,那繽紛綺錯的窈窕影,為秀麗花園更添幾分春

  滕玉意與杜庭蘭等人在花園一隅商量詩社的事,無意間一瞥,鄧唯禮正獨自坐在池邊喂魚,明明是一副慵懶隨的姿態,卻比一旁的牡丹還惹眼。

  滕玉意心中一,撇下阿姐和鄭霜銀,走到池邊挨著鄧唯禮坐下。

  鄧唯禮睨:“是不是瞧過彭氏姐妹了,你打算如何安置們?要是你這邊不方便,我就去求求我祖父。”

  滕玉意托腮著池中游來游去的錦鯉,沒接茬。

  鄧唯禮湊近端詳滕玉意,狐疑道:“今日你怎麼怪怪的,莫不是知道彭二娘為何惱我了?”

  滕玉意冷不丁說:“唯禮,你是不是曾誤以為當初救你的那位江湖奇人就是太子?”

  鄧唯禮兩手一晃,差點沒丟掉魚竿,雖未答言,但驚詫的表已經說明了一切。

  滕玉意揚眉:“你先別惱。我知道你外表懶散,心里卻極有主見,倘若不是對太子印象不錯,絕不可能任由令祖父送你參選太子妃。”

  鄧唯禮飛快一瞥那邊的杜庭蘭,放下手里的魚竿,低嗓門說:“你猜歸猜,可千萬別讓庭蘭誤會我,再說我早就知道救我那人不是太子了。”

  “何時知道的?”

  “幾年前就知道了。”鄧唯禮倒不怕滕玉意誤會,但唯恐杜庭蘭心里擰著疙瘩,干脆把話敞開了說,“不然你當我為何總躲在?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弄錯了。無奈太子妃的名單非同兒戲,我總不好再央祖父撤掉。那件事都過去五六年了,當時天已黑,救我的那人從頭到尾都沒說過話,但他邊扈從甚眾,個個稱他公子,從隨從的口音來聽,分明是長安人,我看那排場,心知多半是白龍魚服的宗室子弟,其中兩名護衛非男非,嗓門又尖又細,后來我進大明宮拜見,才知宮里的太監大多都是這嗓腔,你想想,假如那人不是皇子,怎能讓宮里的太監做自己扈從,但那時二皇子才十歲,所以只能是太子。我讓祖父打聽,果不其然,太子那一陣的確來過,這誤會也就結下了。也就是幾年后,我才知弄錯了。”

  滕玉意訝道:“你如何知道的?”

  “我記得那人一招就把匪首擊倒了,可見他武功有多出眾。可頭幾年有一回我在宮里看太子與武士比武,武功似乎遠不及那人,不單是太子,長安城就沒幾個人有那樣高的武功。”

  說著又看了看滕玉意,坦白地說:“當初我也曾懷疑過是王世子,但我打聽過,王世子同王爺和王妃去洪州游歷,那一陣并不在京。”

  滕玉意眸:“你就沒懷疑過是淳安郡王?”

  鄧唯禮一震:“是誰都不可能是淳安郡王。世人都知道淳安郡王學富五車,唯獨不會武功。”

  說完這話,鄧唯禮似乎想起那場宮變,表閃過一猶疑。

  滕玉意心道不妙,忙笑道:“瞧我,差點就忘記這個了,不過我聽世子說,淳安郡王倒是會武功,只不過武功還不如絕圣棄智罷了。”

  鄧唯禮先很驚訝,聽到最后一句話又松了口氣。

  滕玉意著鄧唯禮,鄧唯禮自小無憂無慮,格更是明豁達,有些話,不便再問下去了。

  只是想起去年浴佛節的那個夜晚,心里始終橫亙著一個疑團。

  鄧唯禮自小見識不凡,怎會擅自收下一對來歷不明的映月珠環?莫不是那封信上說過什麼打鄧唯禮的詞句?

  滕玉意忍不住順著這個思路往下猜,例如,在信上細數自己見過鄧唯禮的那些場景,或提起鄧唯禮做過的某些事。

  這些話,足以讓鄧唯禮深信是慕自己的人寫的,但當時鄧唯禮已是太子妃人選之一,除了太子,長安城沒人敢打的主意,所以鄧唯禮才會誤以為那就是太子向

  然而事后證明,那不過是一場謀。

  不,或許這場謀背后,還藏著一抹不為人知的愫。

  可惜再問下去,只會給自己的好朋友徒增煩惱。

  罷了,有些事就讓它隨風而逝吧。

  忽又想起昨晚與藺承佑的那番對話,他今日到了大理寺不知會不會找尋那封信。

  藺承佑接完手頭的案子,兀自坐在辦事閣出神。

  四下里明明很寂靜,他耳邊卻縈繞著在衢時聽到的幾個世家子弟的對話。

  “你想求娶鄧侍中的孫?”

  “有何不可?”

  “門第倒是相差不遠,不過你別忘了,那位鄧娘子當初差一點就為太子妃,一般的人品和門第,別指鄧侍中瞧得上。”

  “這老頭未免太驕狂。別忘了當今太子妃也只是國子監杜博士的兒,鄧侍中還能蓋過太子?”

  “一個是太子自愿求娶,一個是鄧家和衛國公府自行挑婿,兩者豈能相提并論?再說杜家如今再不濟,也是關隴百年族,而鄧侍中這一塊,當初可是連淳安郡王都瞧不上。”

  “噓,勸你慎言。現在哪還有什麼淳安郡王,只有罪臣藺敏。對了,這事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這件事過去好幾年了,那會兒我阿娘常在宮里走,皇后和王妃憐藺敏自無母,等他滿了十八歲就做主為他挑選好親事,也不知怎麼回事,頭一個問的就是鄧侍中的孫,沒想到被鄧侍中一口回絕了,回絕也就回絕吧,據說這位宰相口氣還相當生,過后鄧侍中似是生恐皇后和王妃不死心,居然連夜把孫送回了衛國公府,弄得皇后和王妃好生下不來臺。”

  另一個浪兒笑道:“……其實也怪不得鄧侍中,藺敏那世……不清不楚的,換我也不會把寶貝孫嫁給一個生子。只要鄧侍中還活著,別說藺敏事敗,即便他仍是那個淳安郡王,也娶不鄧娘子。”

  正想著,外頭傳來同僚們的說笑聲,一下打斷藺承佑的思緒。

  同事們進屋笑道:“藺評事,自打你親,已許久沒跟同僚們一塊兒喝酒了,大伙商量著,趁你還未去濮,今晚大伙痛痛快快喝回酒,王司直說了,這回他來做東。”

  藺承佑心里只惦記著滕玉意,笑道:“還有這等好事?只是今晚還得回去打點行裝,再晚就來不及了,前輩的好意某心領了,這頓酒先記著,王前輩,等晚輩回來再補上如何?”

  同僚們拉不住,只得說說笑笑送藺承佑出來。

  到了廊下又說了一晌話,藺承佑笑著向同僚們一拱手,先行告辭了。

  路過拐角的宗案室,形又頓住了。

  案宗室的門閉著,那些案呈就鎖在里頭,因是謀反大案,大理寺只有張寺卿和負責此案的員掌管鑰匙,而藺承佑恰好就是那位員。

  在門前滯了一會,藺承佑鬼使神差地啟門進去。

  映眼簾的,是三面頂天而立的書架,這地方藺承佑太悉了,閉著眼睛都能找出相關的案呈,很快找到那樁案子的卷宗,繼而在一堆證中找出那封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