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古代言情 春江花月 第 24 章 第 24 章

《春江花月》 第 24 章 第 24 章

神再次叩謝,收下來自阿舅的這些新賞賜。

皇帝似乎終于松了口氣,親自將從地上攙了起來,端詳著,嘆息了一聲。

“阿彌,你莫怪阿舅。阿舅也是沒辦法。實在是你阿父失言在先,陸家子又考校不勝。阿舅雖是皇帝,卻也不能因私廢公,失信于天下。好在阿舅親眼見過李穆,人材不遜陸家之子,和你也算天造地設。日后待有機會,阿舅定提拔他,到時你便可妻隨夫貴,永葆榮華。”

神微笑說:“阿彌知道皇阿舅的難。今日宮,便是特意前來拜謝,拜謝皇阿舅對阿彌多年以來的護。阿彌這就走了,皇阿舅保重。”

一聲“保重”,這一刻,倒真的勾出了皇帝心中的幾許傷

他甚至有了一后悔和自責。

在許泌極力瓦解高陸聯盟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充聾作啞,乃至推波助瀾,才讓這個他疼的乖巧外甥,只能抱憾改了丈夫。

他知道外甥和陸家大郎投意合。

但他就是不希陸家。

要怨,也只能怨姓高了。

瓦解世家,伺機將皇權集中,再次扶持會對皇權恩戴德的庶族,讓皇帝真正地腳踏六合,宇八方,這是他做皇帝以來的一個夙愿。

很多年前,他因為年輕,更因為所信靠的庶族臣子的能力遠不如他的預想,以至于那一場試圖扭轉乾坤的偉業胎死腹中,他也消沉了這麼多年。

而現在,因為李穆這個橫空出世的年輕人,皇帝心底里原本已經如同僵蟲的舊念,再次慢慢地復蘇了。

他有一種覺,這個出庶族的年輕人,或許就是來日那個能幫助自己對抗士族的人

他要觀察他,籠絡他,不地培植他,讓他最后為自己與士族對抗的強有力的一柄利劍。

皇帝想到多年以來,朝政被士族番把持,自己在士族爭斗的夾中艱難息的悲慘境,心里對外甥的最后一點憐憫,也徹底消失了。

“好孩子,實在是懂事,不枉阿舅疼你一場。”

皇帝看著神的目,愈發溫和了。

……

這是深秋的一個晴朗的白天。

吉時,載著神的大船,慢慢地被推離岸邊,沿著江流,朝著京口,緩緩而去。

岸邊,遠遠地站了些被吸引過來的路人,看著船漸漸遠去的影子,頭接耳,指指點點。

神站在艙房通往甲板的那扇門里,著佇立在岸邊的父母的那對影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直到化作兩只小黑點,徹底消失在了視線當中,再也忍不住了,轉撲到陪在自己邊的阿的懷里,默默垂淚。

懷中,拍著的后背,聲安

越安神越是潸然,哭得幾乎不能自已。

淚眼朦朧中,又想起了那晚上,消失在迷離夜里的陸柬之的背影。

那是他最后留給的一個背影,孤單而落寞。

這一刻,他應當也和自己一樣,正在踏上遠離建康的那條路。

只不過,是往東,而他去往西南。

從確知婚訊直到此刻,不算長的一段時日,但也不算很短,一直都沒再哭過,不管是在人前,還是一個人獨

直到這一刻。

也不知自己為何就是想哭。

是為那已然不可再追的舊日時,還是為那前方渺不可知的茫然和無助?

神不停地哭,哭得筋疲力盡,終于在阿的懷里,閉目沉沉睡了過去,眼角還噙著淚花。

……

京口是個位于建康下游的臨江小鎮,地方不大,但從皇室南渡開始,因為朝廷安置北歸流民的首要聚居點,加上水路便利,連通南北,漸漸興旺,到如今,不但戶以萬計,人口近十萬,還下轄東西南北幾個村落。

提起鎮東城隍廟附近的李穆,整個京口,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之所以有名,第一是仰仗父祖從前在江北的名。如今京口鎮里的這些居民,祖上還沒南渡之前,不都曾到過李家軍堡的庇護。李穆自己從不主對人提及父祖,但時間久了,經人之口,慢慢傳揚開來,漸漸人盡皆知,所謂前人種樹,后人乘涼,便是這個道理。

他聞名遐邇的第二個原因,便是被當地人奉為“令主”。

京口因地理特殊,居民來源復雜,民風彪悍,魚龍混雜,而府無力,當地豪紳又只顧圈地建自己的部曲,對民眾疾苦,不聞不問,早年盜匪公然橫行,居民深其害。后忍無可忍,家家戶戶自發組織團,選一令主,由此人統領練兵,遇事召聚,事后則散,平日,若遇到什麼難以解決的糾紛之事,也由令主裁決。

李穆就是現在的京口令主。

他因事公允,聲服人,三年前,雖年紀輕輕,就被京口人共同推舉為令主了。平日,他若人在軍營,京口有事,便由在府里做小吏的義兄蔣弢代為置。

蔣弢祖上也曾是太守,詩書傳家,南渡后,家道敗落,流落到了京口。蔣弢雖滿腹才學,但年過三十,依然只在衙門里做著小吏,除了刀筆之事,就是替上做歌功頌德的文章。偶和李穆相識,兩人一見如故,結為異兄弟,肝膽相照,直到如今。

月前,一個消息,迅速傳遍了京口。

大名鼎鼎的當朝宰相高嶠,要將自己的兒嫁給李穆。這門親事,據說還是皇帝主的婚。

李穆在京口雖無人不知,聲服眾,但李家如今從原來的北方世族淪為了寒門,這是不爭的事實。

士庶不通婚,這更是人人知道的一條法則。

高氏何等的高貴,據說還不是無鹽之貌,相反,貌無比。

這樣的一個士族貴,竟下嫁寒門,來到京口這種地方,能不人為之熱

這一個多月來,京口人最熱議的話題,就是李穆何日娶親。

翹著脖子,等了一天又一天。

三天前,有人看到李穆回了京口。

他在江北大戰中立下奇功,得了皇帝的封賞,軍職已被提為虎賁中郎將,這個消息,此前就已傳開。

得知他回來的當天,城隍廟附近李家的門檻,差點沒被人踩斷。

然后,這一日,終于再次等到了消息,說高家送嫁的船隊,抵達了京口的碼頭,李穆親自前去迎接。

京口鎮沸騰了。

人丟下切了一半的菜,男人放下劈柴的刀,賣的鋪子關了門,挑擔的貨郎趕人堆里鉆。

無數的人,一窩蜂地涌到了碼頭,爭相觀看。

江邊沿岸,一溜下去,麻麻,全是黑的人頭。

有人嫌前頭人多,里三層外三層,擋住了看不清,干脆爬到附近人家的屋頂墻頭,惹來一陣罵。

岸邊人聲鼎沸,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

走了幾天的水路,船漸漸靠近京口碼頭,到的,就是如此一幕。

神也不算沒見過世面的人,但這樣的景象,生平還是頭回遇到。

而且,這一回,自己竟是那個被萬眾圍觀指點的人。Μ.166xs.cc

過舷窗,看著外頭,一時竟發憷,一種不知該如何面對的焦躁之

“果真鄙之地,鄙之民……”

一個婆子仿佛也被這陣勢嚇了一跳,倒吸了口涼氣,嚨里嘀咕了一句。

聲音很輕,卻飄了艙中每一個人的耳中。

鄙之地,鄙之民,還有……鄙的李姓郎君……

只不過,這最后一句,不敢說出來而已。

轉頭,兩道目如刀,狠狠地剜了一眼婆子。婆子自知失口,訕訕低頭。

盯著外頭的景象,雙眉皺,面上也出了不快之

船漸漸停下了。

碼頭上也滿了人。

都是人。

遠遠地,神看到堂兄高胤和禮馮衛,到了那條前引船的船頭甲板之上。

麻麻的人堆里,一眼就看見了一個肩背直的男子。

人那麼得多,那男子亦不過一,看起來和近旁的人并無什麼區別。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立在人群中間,卻極是顯眼,很難讓人忽略掉他的存在。

前頭隔了好幾條船,有些距離,加上刺目,看不太清那人面容,只看見他從人群里出來,在后那震天般的歡呼聲中,朝著高胤和馮衛快步迎來。

岸邊波粼粼,水到那男子的臉上,依稀可見,他眉目英,面帶笑容。

神的心口,忽然咚地一跳。

不知道為何,一種似曾相識般的覺,突然向撲了過來。

這種覺,是如此玄妙。

心口一時跳得厲害,下意識地想再看清楚些那男子的樣子,手指忍不住抓舷窗,子微微前傾,朝窗外探了探脖頸,睜大眼睛……

“小娘子當心!莫被沖撞了!”

頭上突然被覆了一頂紫幕離,那幕離垂落,長度遮蓋到了的腳踝,瞬間將整個人掩在了里頭。

眼前一下子變了霧里看花。

再次看向那人,看見他已轉,帶著上岸的高胤,登上碼頭,影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碼頭之上,只剩下了那片反的粼粼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