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古代言情 滿門炮灰讀我心后,全家造反了 第544章 沈元白來信

《滿門炮灰讀我心后,全家造反了》 第544章 沈元白來信

雍軍大部隊在喬地義的率領下,一路在北國國土上高歌猛進。

北伐如此順利,是所有人一開始都不曾預料到的,更戲劇的是,雍軍一路北上之所以毫無阻礙,竟是因為疫疾。

雍軍攻占了城后,還是有不百姓因為信不過喬地義的話,紛紛北逃。

結果沒幾日,疫疾就在發開來了,而那些離開城的百姓不知不覺間也將疫疾帶到了后面的城池。

傷寒疫已經在武定展現過它的威力了,如今到了北國,它同樣不會手

悲劇開始在北國民間重新上演,好在雍朝能治疫疾的消息也很快傳開了。

故而喬地義每到一,甚至不必費一兵一卒,北國城池早已城門大開,迎接雍軍。

當地百姓都眼地等著藥方,甚至有人早早跪伏在道兩側,或背著年邁父母,或抱著襁褓嬰孩,哭著祈求雍軍出手救命。

鄒太醫一路與喬地義同行,見狀長嘆一口氣,立刻著手在當地搭建杏林館,召集醫者。

這樣的事他在每座城池都要重復一次,早已駕輕就

這一日,喬地義率鄒太醫來到了鹿城,也就是北國的舊王都。

鹿城是座人口大城,疫疾尤為嚴重,城中百姓甚至幾里開外就夾道等待雍軍的到來了。

喬地義不敢放松警惕,正一路策馬行向鹿城城門,忽然有一人從路旁躥了出來,口中高呼:

“喬將軍,我家主子有一信請您過目!”

“吁——”

喬地義及時勒韁繩,好在下戰馬經百戰,同樣不曾驚。

喬地義垂眸看向來人,那是一個著樸素的男子,瞧形是個會拳腳功夫的。

旁喬家軍立刻皺了眉頭,正要上前將男子拿住,喬地義已經沉聲開口:

“你家主子是何人,報上名來。”

那男子急忙將手中信封高高舉起,疾言道:“回將軍,我家主子姓沈。”

“草民無意冒犯,只是若不這般半路截道,這信恐送不到將軍手中。”

姓沈......

喬地義登時反應過來了,他的目落在那封信上,出幾分凝重之

“將信放在地上。”

那男子乖乖聽話,將信放在了道上,便恭恭敬敬退到了路旁。

喬二上前替喬地義撿起了信,掂了一下,又輕輕,這才沖喬地義點了點頭。

待進了鹿城的城主府,喬地義立刻將信取了出來,小心翼翼打開一看,傻眼了。

信封里又套了一層信封,上面寫著:

親啟。

喬地義:“......”

他就說嘛,他和沈元白之間除了斷筋之仇,可沒什麼,敢人家就是找小妹的!

“來人!”

喬地義高喝一聲,喬二應聲而,“將軍?”

喬地義將信封又塞了回去,而后揚了揚手,“喬二叔,將這信快馬加鞭送回城,就......給我大哥。”

“是!”

喬二接過信,急忙下去安排。

————

城主帳。

喬忠國與任崇正在商議正事。

喬地義估著一個月不到便可以攻到北國王都了,屆時他們都是要趕去的。

喬天經和沈元凌在一旁認真聽著,時不時提些小建議,只能在一旁“玩泥”。

任將軍不知的特殊,只當一個三歲小屁孩跟著他們一路征戰,不哭不鬧的,總覺得怪心疼的,便搜羅了好多新奇玩意兒,全堆在了面前。

笑瞇瞇地收下了,里阿謝謝任叔叔,給任崇一顆心也笑了。

真要說起來,其實把一個三歲小孩帶到戰場這件事,實在太過匪夷所思。

任崇還專門問過喬忠國的,可喬忠國支支吾吾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索科打諢轉移了話題。

就這麼打了幾次太極,任崇自覺了,不問了。

帳中幾人正商量得火熱,忽然帳外有人通稟:“報!將軍給大公子傳來前線急信!”

喬天經聞言霍然起,喬忠國他們也跟著站了起來。

難道前線出什麼事了?

喬天經直接掀簾而出,半晌回轉,面和煦。

“爹,任將軍,沒什麼大事。”

“小妹瞧著有些困了,我送小妹回去休息吧。”

話題轉得太快,眾人聞言扭頭看向

:“......”

打了個長長的哈欠

(? ̄0 ̄)

然后眼睛

(???w??)

一副很困的樣子。

喬忠國心領神會,當即說道:“那老大抱回去睡一覺吧。”

任崇眼看著喬天經俯抱起,小四又眼跟著出去了。

任崇:“......”

演,你們就演吧!

的小帳子,喬天經立刻將懷中的信掏了出來,遞給

滿臉疑,探手將信拆開,待看到“喬親啟”五個字后,瞬間就正了

這世間,也就只有沈元白會一本正經地喊了。

沈元凌看到上面的字跡,同樣面微變。

許是斷了手筋的原因,字跡稍稍有些改變了,但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

“是......二哥的筆跡沒錯。”

深吸一口氣,將信封拆開,取出了里頭的信紙,有兩張。

喬天經和沈元凌都自覺偏了頭,不曾窺探信上的容。

看得很認真,越讀到后面,心中越是吃驚。

沈元白先是對讓喬伯出手,在南城門救下了銀珠一事表示了謝,后又提及了北國王都的形勢,說到了麗姬。

沈元白在信上說,麗姬會是制服金裕王的關鍵人,而想要自由,想要出宮。

屆時雍軍攻王庭,若遇見一個懷六甲的子,邊還跟著四個宮,能否放們平安出宮。

的吃驚正在于此。

沈元白遞來這封信,通篇看下來,除了向道謝,剩下的就是替麗姬盤算。

在后頭,沈元白又補充道:

“若說合作,本是互惠互利,但此次雍軍攻占北國王庭已定局,我置其中,無法給你帶來任何利。”

“如今所謀所求,不過是我自己最后的結局。”

“想來你心善,既知麗姬腹中之子與金裕王無關,對此請求不會有毫猶豫。”

“是我卑劣,在最后借你的臉面,許了麗姬一場自由。”

“多說無益,王庭玉朝宮再會。”

閱完最后一個字,迫不及待去看第二張。

可比起第一張的滿滿當當,第二張卻顯得格外的空。

“喬,你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究竟是何種滋味?”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想來這世間,你有幾分懂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