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武俠仙俠 劍來 1262.第1262章 蜉蝣見青天

《劍來》 1262.第1262章 蜉蝣見青天

男人自顧自挑了張椅子坐下,道:“拿回一點本該屬於我的東西,再就是順道找個朋友敘舊,本想著喝過酒,就去山見一見那位號稱數座天下武道第一人的‘林師’。不曾想老友的道場依舊,卻已是人非。我那老友一貫行事老道,早有預算後事,經過千年復千年的長遠鋪墊,好不容易冒出了個佔盡便宜的十四境修士,與開山祖師道力相仿了,本來想念在與他家老祖誼,要對他指點幾句,可那家山風,實在是一塌糊塗,從上到下,裡裡外外,就沒幾個好貨,老友若是泉下有知,恐怕棺材板都要蓋不住了。我就拗著子,與他講了幾句,不曾想那廝是個半點不知好賴的,反過來冷嘲熱諷,怪話連篇。就我這脾氣,能慣著他?雙方約定,口頭訂立了生死狀,打了一架。哪裡料到好歹是個十四境,即便是新鮮出爐、酒裡摻水的貨,竟然如此魄孱弱,不堪一擊。”

陳平安沒說什麼。

男人大笑起來,“他那道場,好像與武夫不對付,一提起純粹武夫,便要來上一句武夫全靠。搞得一州境,武學宗師才聽說他躋了十四境,就全跑到別州了,但是由此可見,一州武夫,確實丟人現眼,也怪不得他們這幫道仙師瞧不起武夫。只是千不該萬不該,訂立了生死狀,還要怪氣問我一句,‘本座評價武夫幾句,關道友何事?’

男人瞇眼而笑,問道:“陳平安,你覺得關不關我的事?”

陳平安說道:“設地,我要是前輩,可能就會回一句,對對對,道友高見,說的都對。”

男人隨即大笑不已,掌心挲著椅把手,“碧霄道友說的不錯,小子賊,果然一貫老道,是塊學武好材料。”

陳平安說道:“前輩得閒的時候,可以去見一見曹慈,相信肯定不會失。”

男人點頭道:“已經見過了,比你順眼多了。”

陳平安一時語噎。

男人說道:“事先都是價格談妥了的,我此次登船就是看貨驗貨取貨。”

陳平安鬆了口氣,“理當如此。”

————

蠻荒天下。

落葉他鄉樹。

銜接兩座天下的歸墟通道,分別是東海黥跡,南海神鄉,西海日墜,北海天目。

位於蠻荒的四歸墟,相互之間,距離遙遠。故而中土文廟在堪稱“死地”的四,安排了大量頂尖戰力,坐鎮其中。

與此同時,浩然在蠻荒天下北部,開闢出三座巨大的渡口,分別名爲秉燭、走馬和地脈。

兵家有過一個略估算,浩然九洲以三之力,防蠻荒妖族的侵。如今卻是要以七之力,攻伐蠻荒天下。

儒家書院這邊,大量獲得“正人”頭銜的大君子,和君子,都已經置於戰場第一線的歸墟出口

此外一些君子和大量書院賢人,都在兩座渡口“行走”歷練。

蠻荒日墜歸墟這邊,頂尖戰力除了蘇子,還有新晉十四境修士柳七,大驪鐵騎主帥宋長鏡,早就是止境神到一層、卻有道號龍伯的張條霞,以及桐葉洲玉圭宗宗主,劍仙韋瀅,和止境武夫吳殳等人。

雖然蘇子依舊是飛昇境,柳七已是十四境,仍然以蘇子爲此地的主事者。

今日有客造訪,是兩位聯袂雲遊至此的道士,中年道士穿黃道袍,長髯飄飄,老道士著青袍披鶴氅,兩者貌似年齡懸殊。

在關卡告知緣由,很快便有蘇子爽朗大笑,離開臨時衙司,快步走向那位仙風道骨的道士,與之把臂言歡,“子京兄!一別多年,重逢雲水間。”

中年道士微笑道:“幸甚。”

這位長髯道士,名楊世昌,字子京,道場位於崆峒山。道士面如冠玉,腰別一支紫竹簫。

在某一年的秋日,蘇子游宦生涯期間,曾與友人一起泛舟夜遊,作賦記錄,爲膾炙人口的名篇。

舟中蘇子扣舷高歌,客有吹簫者,倚歌而和之。摯友共談玄義,洗盞更酌,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不知東方之既白……

蘇子似有所指,笑道:“子京兄,如今是仙人境瓶頸,既然在修道關鍵,何必趟渾水,以試險。”

楊世昌微笑道:“蘇兄又何必明知故問。再者說得俗氣一點,仙人境瓶頸,好像比不過飛昇境瓶頸?”

蘇子說道:“我向佛慕道不假,底終究是儒家弟子,有些事,當仁不讓。”

楊世昌說道:“蘇子是讀書人,貧道便不讀書了麼?”

蘇子哈哈大笑,“可以爲子京兄破例,暢快喝酒去!”

上次天下大,如寶瓶洲靈飛觀天君曹溶這樣的道士,世一起便下山,戰事平定則功退,不在數。

昔年戰線被蠻荒大軍一路推到北方的金甲洲,便有七八道士,道力驚人,在南部行蹤不定,大殺四方,遇妖殺妖,給蠻荒後方造不小力。尤其是最後一役,五位道士竟然直接突襲一座軍帳駐地,打碎一整條大嶽山脈,最終迫使戰損不小的軍帳不得不搬遷別地。

而這撥道士,也只剩下兩人。

上次中土文廟議事,發出邀請,兩位道士辭而不往。

那個沉默寡言的青袍道士說道:“蘇子,陣法繁至此地步?”

蘇子收斂笑意,點頭道:“文廟早有要求,各大渡口的大陣,必須能夠抵擋住蠻荒十四境大妖的傾力一擊。”

道理再簡單不過,只要擋得住蠻荒大妖這一手,接下來自有浩然十四境出手。 青袍道士點頭道:“貧道雖不擅長捉對廝殺,卻可以爲此陣略盡綿薄之力。”

蘇子作揖致禮,笑道:“先行謝過,不勝激。但是此事還需文廟那邊三四人都點頭才行。”

大陣環環相扣,牽一髮而,涉及渡口周邊百萬人的安危,必須小心再小心,所以每一個陣法環節的增減或置換,蘇子在的幾位渡口主事人,都需要與中土文廟那邊稟報詳細況。柳七曾經笑言,所謂三四人,其實就是二三人表態,幕後的真正關鍵一人說可否而已。

青袍道士不以爲意,還以稽首,淡然道:“理當如此。”

貧道昔年雲遊至白帝城彩雲間,有幸與鄭先生討論過陣法之本。

前不久有一批書院弟子來這邊歷練,他們更早在走馬渡口,幫忙理行伍庶務。

隊伍其中有個名李槐的年輕儒生,來自文廟七十二書院之一的寶瓶洲山崖書院,頭銜是賢人。

邊幾乎都是君子賢人,也不顯得突兀,書院弟子在遠遊路上,經常一起切磋學問,探討命義理,李槐都不主說話,只是認真旁聽,偶爾有人讓他發表看法,李槐也只是說自己不懂。

一開始還有人誤以爲李槐是樸拙,向,不喜言辭的緣故,纔會只聽不說。相時日一久,才知道李槐……是真不懂。

但是李槐確實虛心且好學,故而同行君子賢人們並不會低看李槐。

關係好了,都會各自問及師傳,李槐只說當年書院山長是如今禮記學宮的茅司業。

禮記學宮司業茅小冬,如今可是中土文廟的……大紅人。公認治學嚴謹,鐵面無私,以理服人……

禮聖一脈的茅司業,留在中土文廟,主要是輔助昔年恩師的文聖理大小事務,就說巧不巧吧?

關於此事,文廟外,浩然山上,私底下不是沒有一些議論。

聽說是那關門弟子的主意?

不可能吧?

覺得不可能?那是你沒去過劍氣長城。

這裡邊有什麼門道?

門道?嘿,多了去了!

……

一個形佝僂的矮小老頭,沒打招呼就來了,尤爲特殊的,是老人邊,竟然還帶著一個絕對不該出現此地的人

他們就這麼在衆目睽睽之下,聯袂憑空現,進了這座戒備森嚴的雄偉巨城。

蘇子和幾位大修士都說不用管。

散步走在城池之中,漢子境界足夠高,稍加留心,便隨可見都是陣法流轉的流溢彩,漢子嘖嘖稱奇,“此地防,有點誇張了。其餘幾個地方,也是差不多的水準?”

疊陣復疊陣,天,毫無陣法之間相沖的顧慮,只說其中之一,便是五座五行大陣再疊爲一陣,妙且高明。

老人點點頭,“幾個地方,差距高低有限,而且每日還在層層加厚,那些山巔修士,都要臉,攀比心很重,不願丟了面子。浩然天下那邊,從來不缺奇人異士,如今神仙錢也不缺,”

漢子憂心忡忡問道:“之祠道友,給句準話,我要是被圍毆,你到底負不負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