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刀兒接到王君臨的王旨之後,才明白杜小風闖了天大的禍。
所以,他被王君臨罷免了鋼刀營主將之位,不管是面上還是心中都不敢有半點怨言。
畢竟,他雖然不是主將了,但這不影響他統領鋼刀營的人馬打仗,而只要他暫代這主將之位,再立下功勞就遲早會轉正不是。
同時,魏刀兒在第一時間將當時參與滅殺火家滿門的將士全部編了敢死隊,在當天便讓去爬雲梯攻打廬江郡城。
而且在得知那火懷明如今正在做的事之後,魏刀兒更是明白自己打下淮南這兩郡的功勞算是沒了,甚至還不能抵消這次過錯。
所以,在接下來攻打廬江郡城中,魏刀兒更加賣力。
而負責攻打北城和西城的李子通同樣急於立下大功,以得到王君臨的重視,畢竟他已經聽說了,王君臨馬上要立國稱帝了,可是自己還沒有被王君臨接見過。所以,他也是卯足了勁的攻城。
這樣一來,這廬江城堅持了七天時間,便被攻破了。
杜伏威當場戰死,守軍八萬死傷約一半,剩下的全部投降了。
同一時間,川蜀一地的徐世績、陳咬金率領瓦崗營和黃秋率領的海豹營,將川蜀南邊三個郡也從蕭銃的手中奪了過來,將樑軍殺的殺,驅趕的驅趕。
至此,整個長江以北,除了李世民的關中和一帶之外,已經全部是王君臨的地盤。
而按照計劃,立國稱帝也終於提到日程上來了。
這一方面是因爲時機已經,下面地盤越來越大,攤子太大,軍隊越來越多,再不立國不利於制機構的高效運轉。
另一方面,王君臨稱了帝,他下面的文武員們才能正式封、封爵、立勳,這有利於穩定人心。
當然,這也與李世民那邊已經傳來要立國稱帝的消息也有關係。
立國稱帝的事提上議程之後,杜如晦、房玄齡、魏徵、裴世矩、虞世基等文便跟打了似的了起來。
首要之事,就是定京都所在。
范郡雖然是遠東軍的發家之,但放眼整個天下還是偏僻了一些,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歷史底蘊,亦或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來說,都不適合立爲京都。
而天下間最適合京都所在的長安和又恰好在李世民的手中,不得不說,冥冥之中好像李世民真的是真命天子似的。
最後,幾個文臣商量了好些天,認爲只有揚州勉強能夠暫時作爲京都所在。
首先,揚州本來就被稱爲江都,是原大隋朝的陪都,甚至因爲楊廣南下江南之後,一直是當京都的,皇宮、朝廷衙宅子,乃至大臣的府邸都是現的。
其次,揚州是當世經濟文化的中心,各種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口富,且人口衆多。
第三,揚州因爲挨著長江和大運河,是南來北往通樞紐所在,而遠東軍水師龐大,戰艦無數,關鍵時刻走水路可以極快的調兵遣將,將部隊投送過去,非常有利於眼下爭奪天下的局面。
最後,便是因爲遠東軍眼下主要對手———位於江南的樑國。接下來,遠東軍勢必要用大批軍隊伐樑,朝廷中樞若是距離太遠,比如在范郡,這一來一回,即使軍府有飛鷹用來傳信,但也非常不利於指揮和控場。
畢竟兵貴神速不是。
而揚州就不一樣了,就眼下來說,幾乎已經是前線了。
當然,若是換其他皇帝和臣子們肯定會擔心京都太過靠近前線戰場,不利於國本穩固。
可是,不管是對王君臨,還是對遠東軍來說,都強勢得一塌糊塗,不是王君臨從來不擔心這一點,即使是他麾下的文武員也從來沒 有人有過這方面的擔心。
不過,自從王君臨將立國稱帝的事提上日程之後,他麾下重要人這些日子便變得異常繁忙。
可以說,遠東軍相關衙門和吏已經全力運作,整個統治機都隆隆開起來,著手準備建國大事。
即使是這幾年一直以來比較清閒的王君臨也忙得昏天黑地,是學習一些帝王禮儀,從穿到坐姿等言行舉止,這其中的講究太多了。
沒辦法,古代結個婚都有一堆的規矩禮節,放在後世估計能夠把人煩死。
更何況立國稱帝這等大事,而且這種事就跟新郎一樣,絕不可能讓其他人替王君臨去做,畢竟要當皇帝的是他。
當然,王君臨也可以不用去理會,也沒有人敢不聽他的話,強行迫他。
但是,王君臨有時候就是吃不吃。
每一次杜如晦、房玄齡、魏徵等人跟死了爹似的臉異常沉重的跪下求他,王君臨不忍心看著麾下重臣這個樣子,只好隨了他們的意思,繼續按照一位對禮非常有研究的大儒和一名隋朝時期活到現在的宮中老太監的意思去訓練學習。
不過,最近杜如晦、房玄齡、魏徵、裴世矩和虞世基、李靖等人真正的重心在國號上面。
這國號可比生個娃起名字重要多了,爲此杜如晦等人還立一個臨時研究討論組,吸納了朝野外相關人才,翻越大量史記典故,進行研究討論。
只是,這一幫人辯論了足足一個月,經常辯論到最後了問候對方祖宗的吵架,甚至還有一次打了起來,但就是還沒有定下用什麼國號。
沒辦法,由自己最終決定了一國的國號,這等榮譽已經是文人眼中可遇不可求的最高榮譽,爲此撕破臉皮,或者直接不要臉,斯文掃地,都在所不惜。
甚至是杜如晦、房玄齡和魏徵這等牛人也不能免俗。
終於王君臨不了這些文人的做事效率了,他召集麾下衆臣,在揚州原來楊廣的皇宮、如今已經被改爲大政殿的大殿之中,商議國號一事,並且提前說明,今天國號必須要定下。
杜如晦搶先站出來,神肅然的大聲說道:“王爺,立國號是歷朝建國者第一要事,絕不能有半點含糊。臣以爲,《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華夏第一個國號是‘夏’,由夏啓所定。而王爺註定是比超秦皇漢武的千古一帝,所以,王爺,臣以爲國號爲夏最適合不過了…………”
王君臨略一沉思,想了一下,微微點了點頭,道:“其實,以本王看來,我們國號取‘夏’也不錯………”
但不等王君臨將話說完,在場其他一些重臣頓時急了,紛紛搶步而出便要反對,房玄齡最先反應過來,搶先說道:“王爺,國號承載我朝之國運,這件事務必要慎之又慎,萬萬不可如此輕率,臣以爲夏之國號已經被人所用,而且大夏一朝也並未聽說有明君出世,以王爺的格局必定是要立下開天闢地一般的基業,何必拾人牙慧。”
王君臨想了一下,覺房玄齡說的好像也有道理,自己好不容易穿越而來,這麼辛苦打下了天下,爲何就不能立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國號,所以他微微頷首,說道:“房大人言之有理,只是以房大人看來,我們當用何等國號?”
房玄齡立刻說道:“臣先給王爺介紹一下歷朝歷代這國號都是因何而定。”
頓了一下,房玄齡見王君臨表現出一副很有興趣的樣子,立刻接著說道:“王爺,自古以來,歷朝歷代之國號多出自源地,比如秦的祖先爲嬴姓,因養馬有功被周封於秦地,遂以秦爲國號;後升爲諸侯,仍以秦爲國號;秦王嬴政滅六國稱始皇帝,繼續沿用秦爲國號……”
“秦的國號出自源地,所以秦二世而亡,這可不是好兆頭。”房玄齡還想繼續往下說,不料魏徵卻冷哼一聲,搖頭說道:“王爺,以臣來看,王爺要立國號,不如源於封爵,漢高祖劉邦被項羽封爲漢王,封地在漢中,平定天下後便以“漢”爲國號,這便是源於封爵。三國時魏國創建者曹曾封爲魏王,兒子曹丕承襲爵位後建國,仍以魏爲國號。”
虞世基皮笑不笑的說道:“魏大人怕是忘了王爺的爵位是秦安王,難道讓王爺立國號爲秦不。”
魏徵好似早就知道有人會說這句話,招牌式的冷笑一聲,說道:“王爺自然不能再立秦爲國號,但是王爺的爵位是秦安王,取第二個字“安”爲國號,結束這世,建立大安帝國,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大安帝國………這聽起來也不錯。”王君臨突然覺魏徵說的也有道理的,而且大安朝、安國、大安帝國聽起來也不錯,很吉利不是。
一個穿越千年的靈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輛神秘的牛車,命運交織,演繹出一段金戈鐵馬的傳奇.波瀾壯闊的三國新爭霸史由此拉開了序幕.
時空穿梭,魂回漢末,一覺醒來成了皇帝,這個可以有,隻是這皇帝的處境貌似跟說好的不太一樣,外有諸侯裂土封疆,山河破碎,內有亂臣脅迫,不得自由,劉協表示壓力很大,為了改變自己悲慘的命運,為了能夠享受帝王應有的待遇,劉協覺得自己應該拚一把,名臣猛將,必須有,三宮六院……咳咳,這個可以有,總之,這是一個傀儡皇帝一步步崛起的故事
漢末生存不容易,各方爭霸把民棄。階級把控難翻身,升鬥小民又奈何?
【三國游戲文】【無系統】【無金手指】,少兒不宜,需帶腦閱讀,非爽文套路。前期搞笑發育,140章后崛起。【申明】:前期微虐,主角會被坑,略有毒,耐心閱讀。如果您不喜歡可以不看,不要惡意差評,我沒義務給您當孫子,也不缺大爺,我不想進步,請不要教我做事。本書很長,看個三五十章的不要點差評,很煩很影響心情。【元素】:游戲+三國+爭霸+戰術+謀略+競技+隱職+獨戰天下+幕后+玄幻+養成+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