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古代言情 屠戶家的小娘子 第174章

《屠戶家的小娘子》 第174章

代天巡守的欽差從長安一路出發,雖然在路上也斬首流放了不員,但是在蘇州卻等於是將整個江淮兩地的天給掀了起來,翻了個個兒,查出一起地方員相互勾結、徇私貪汙的驚天大案,上呈覽。

事實上,今上註定要被殘酷的現實打擊。九月中,自接到寧王與戶部尚書以及三司員關於江淮案件的奏摺,今上就在嚴重的自我否定之中。

事實令得這位曾經不可一世,隻覺江山富麗錦繡盡在掌中的帝王終於開始懷疑自己多年執政的果,是不是隻是個虛幻的影子,而事實上這國家已經千瘡百孔,朝堂員結黨營私,地方吏治*,貪風?

寧王從茍會元上撒開了口子,一路查下去,原本以為隻有蘇州一地貪腐嚴重,沒想到江淮各地皆如是。

江南淮南數州糧倉存糧都與戶部帳目不符,每年派了地方員前往戶部合帳,完全是走個過場,而事實上又因為空白帳冊的隨意篡改而加劇了帳麵與實質庫存之間的差額,年年如是,數年累加,這個差額已是驚人的巨大。

就連寧王看到許清嘉帶著戶部員數月重新清查覈實記錄的帳冊,也是變,更何況自以為太平盛世的今上。

不但差額巨大,而且最要命的是,各地倉儲存的糧食十之六七不是發黴變質就是陳米蛀豆,比之之前曝出來的戶部驚天盜竊案,地方空白帳冊案,此案卻是令寧王與許清嘉都覺得心頭如磐石,沉重的令人窒息。

各地方的糧庫乃是國家重中之重,好比國家命脈,但有天災*戰時疫,各地的倉糧庫就是救命的糧食。而江淮兩地歷來又是漁米之鄉,近幾年有洪災時疫,算得上風調雨順,除了北上漕運到京的糧食,各地倉也理應滿倉滿穀。

哪料得到形勢如此嚴峻?!

據茍會元供述,蘇州府每年向戶部繳納的銀鈔以及糧食,並非都是按著上麵定的稅賦標準來繳的,而是於帳麵的稅賦繳納,但事實上向百姓徵收的時候不但不會征,而且會多征。

民田除了正常的夏稅秋糧,還有各種巧立名目的苛捐雜稅,五花八門,讓此行的長安京們大開眼界。比如車腳錢,水腳錢,口食錢,庫子錢,簍錢、竹簍錢、沿江神佛錢(運輸糧的時候需要求神拜佛,以保佑糧押運平安的錢)。

這一係列的收費乃是貪汙吏在徵收皇糧國稅,以及運送糧食的過程之中私自設立的稅收,而且竟然已經了預設的潛規則,最後這些錢就落了地方員,以及戶部員,甚至更大的員腰包裡。

完全是一條由下而上的貪汙鏈條。

這還不包括下麵的小魚小蝦盜賣倉糧食,以舊換新,以發黴變質的陳米悄悄替換糧倉裡當年繳納的新米,賣到米鋪裡賺銀子。

太子奉召而來的時候,見到今上鐵青的臉,心中其實已經有一點預了。

寧王與許清嘉代天巡守各地,按著他們行進的路線,算得上一路直奔江淮,隻不過沿途也沒閑著,順便也查了途中地方政府的帳務而已。

但太子早有預,真正的大魚一定在江淮之地。

江淮歷來富庶,就算是要貪,那也是必然要從江淮下手的。不然難道向荒涼偏僻的西北下手不

今上將奏摺遞給了太子:「二郎來瞧瞧你皇兄查出了什麼?!」他對手下重臣賈昌與許棠隻覺到無比的憤怒!被欺瞞背叛的憤怒無可替代!以及還有的對於自己識人不明的怒!

太子接過數封奏摺,一目十行的讀了下去,越讀臉越不好,到了最後簡直是被這樣的貪腐給嚇到了。

「這……這……」

今上頹然坐了下去,隻覺得太的疼,他整個人似乎瞬間老了十歲,聲音裡都帶著抑止不住的狠戾與殺意:「這幫欺上瞞下的東西,朕一個都不會放過他們!」

太子的,他很想說,如果全部治罪,等於將江淮各地的洗一遍,恐怕很難找出清白的員。那麼這個巨大的員職位空缺,一時半會恐怕難以補齊。

但是不殺……不殺何以震懾這幫國之蠹蟲?!

顯德三十四年秋,中書令賈昌,尚書令許棠全家被今上打下天牢,從他們二人府邸中抄出許多來自江淮兩地門生弟子來往的書信,以及巨額禮單,還有家中來源不明的巨額財富。

而這巨額禮單,不巧正是江淮兩地的員盤剝百姓,還有私自攔截部分國稅,私下瓜份之後,給座師留下的大頭。

原本國舅傅溫掌握著戶部,但歷年積弊,查帳流於表麵,而事質上下麵的員們貪汙起來遠遠要比帳麵上的銀子嚇人的多。

國舅多年經營戰場在長安,今上多看到傅溫在朝中一呼百應,朋黨勢大,有時候政令也會到傅黨阻撓,在忌憚傅溫的同時對心腹近臣賈昌,以及他認為是清流的許棠便十分信重。

豈知這兩位比之國舅在長安的經營,他們卻不的暗底裡在江南開闢了主戰場。

賈昌與許棠掐了一輩子,掐來掐去並非政治立場不同,或者治國理念不同,乃是二人求財之地皆在江淮,多喜歡將得意門生派往江淮之地為,以收取巨額利潤。正因二人求財的眼一致,互相妨礙了對方的利益,這纔在朝堂之上掐的死去活來。

隻是今上高坐淩霄,無人張目,竟然等於又聾又瞎,還自以為歌舞昇平。

同年暮秋,在江淮的寧王接到了今上聖旨,對於江淮案中貪汙的員多以斬首罪論,從犯一百,流放千裡,家人同罪,以正國法。

寧王本是殺神,況且又帶著三司員,隨時可以對這些貪員量刑定罪,而且他也毫不手的殺了不員。

但麵對如此人數眾多的員,等於是整個江淮兩地的員幾乎全軍覆滅,他還是猶豫了。

這等大麵積的斬殺員,等於搖國本,繼任員不夠,難道要地方政務癱瘓?

吏部尚書的頭髮都要白了,他從哪裡去弄這麼多繼任員來填上這麼大個窟窿?!

就算將翰林院所有的庶吉士以及翰林都放出去,以及回京述職等著派員們也全都放出去,那也差著一個缺口。為此他已經在考慮簡地方員的職務,先將要的職位空缺填上再說。

不過這些都不是寧王與許清嘉要頭疼的事

許清嘉隻管查帳,寧王隻管砍人,安排繼任員的事不在他們的職責範圍之

整個江淮一地此次被斬的員已近三千多人,流放的員更是不計其數,而經此一案,殺神寧王與變態許尚書名氣大增,不再拘於長安城,而是大江南北皆有耳聞。

寧王殿下如今有止小兒夜啼之能,而許變態最令人瞻目的還是他的過目不忘之能,以及理帳的本事。

據說無論多複雜的帳本,隻要他翻過一遍就記在了腦子裡能背出來。

同行的員為此還曾向他求證過,尚書大人還認真思考了一下纔回答:「……沒那麼誇張,當初茍會元派人燒掉的帳本我還是在路上泡在馬車裡一本本看過去的,每本應該都看過不下三次。」

眾人:「摔!」這完全不是我等凡人可以趕超的超級大變態!

那不是一本兩本,而是半馬車!

有人將帳本當書本來背的嗎?

這種事也就隻有心機男許摳摳這個大變態才能做得出來!

胡府裡,胡厚福正與妹妹把酒言歡,還喜滋滋算了筆帳:「很快我就能將本金全部賺出來還給妹妹了!」

也覺心頭一塊大石如釋重負:「哥哥這下子不愁了吧?」

胡厚福嘿嘿直樂,看著真是老實憨厚,但說出口的話一點也不憨厚,「趁此機會,我還是要多買些鋪子回來的,邢樂康的不鋪麵位置還是極好的。而且……他還有不賺錢的營生。」真是很讓人心的。

既然妹妹一再向他保證,邢樂康已經沒救了,那麼他還應該趁早去瞧瞧邢樂康各的鋪麵生意,看看哪些是可以納囊中的。

寧王與許清嘉清查各地方員,於是很順理章的清查出了邢樂康的好幾條線。此人手腕果真了得,與江淮兩地的大部分員都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因此當初扣押胡厚福的貨才會十分的及時。

邢樂康或許自恃過高,隻當寧王與許清嘉清查地方員,至多是殺幾個員以儆效優,反正隻要牽連不到他上,再換員過來,他還可以繼續打道。

哪知道整個江淮之地的員都被寧王洗了一遍,等於將他多年悉心經營的關係網撕了個十之七八,而剩下的那兩三分還是在長安城中,不在江淮兩地的緣故。

如果是個小商人,如茍會元後院那位馮姨孃的爹馮掌櫃,在此次風暴麵前就連隻小蝦米也算不上,完全可以逃一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