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惶惶不安間,第三塊巨石又至。這回著城牆飛過,帶起了一片煙塵。跟著,第四塊,第五塊石頭先後飛來,速度不快,準頭也不大好,但其一擊之威,的確當得起了“霹靂”兩個字。
第六塊石頭正中城牆,將城牆表面打得碎石飛。駐守於石塊落點正上方的幾名河東士卒肝膽俱咧,慘一聲,轉頭就跑。帶隊的將軍雷永吉毫不客氣地執行了軍法。重新喚醒了士卒們的勇氣,衆將士趴在垛口後,不再四下跑,握兵的手卻開始不停地抖。
一炷香時間,突厥人投出了十二顆彈丸。時德方還了對方四弩箭。攻守雙方均沒什麼建樹,但觀戰的豪傑們卻明白,如果大夥還想不出應對之策的話,三日之,長城必破。不僅僅是黃花豁子附近的城牆會被突厥人砸毀,像這樣一味被挨打,弟兄們的士氣也必將一落千丈。
“呼——呯!”
“呼——呯!”當第二石彈落下來後,長城開始流。三名躲閃不及士卒連同他們面前的城垛一併被巨石砸中,哼都沒哼出一聲便碎骨。順著城牆汩汩地流下來,耀眼奪目。馬道上立刻跑過來另外三名士卒,合力將巨石向城牆外緣推開,挪走袍澤們殘破不全的。然後握手中兵,抖著,卻毫不遲疑地蹲在了袍澤們流下來的泊中。
“嗚嗚——嗚嗚——嗚嗚”淒厲的號角聲響起,狼騎開始了第三波強攻。在投石車的掩護下,他們的步伐緩慢而從容。雲梯、井籣、衝車、盾,花樣百出的攻城械一個個被僕從們推上前,伴著狼騎的腳步一道向長城迫近。流的長城開始抖,黃花豁子底部的城門也搖搖墜。但城上的防守者卻慢慢安靜下來,將手中的羽箭搭上弓弦,對準長城下越來越近的面孔。
“放!”將領們大聲喝令。羽箭瞬間遮斷日。風嘯聲伴著影落在了突厥人的頭上,將整齊的軍陣砸出數個缺口。一團團霧在下升起,緩緩地瀰漫了整個山谷。淡霧氣中,突厥人推開同伴的,高舉著盾牌繼續前進。彷彿剛纔毀滅的攢本沒發生過,或者他們本不畏懼死亡。
“呼——呯!”
“呼——呯!”單調的投石聲繼續,不停地奪走守衛者的生命。碎石、土塊和羽箭在空中錯飛舞。黃花豁子附近的城垛一個接一個倒塌下去,殷紅的人轉眼匯聚河。當巨石濺起的塵煙稍稍消散,又一排中原士卒沿著馬道衝上城頭,蹲在同伴的旁,穩穩地端起步弓。
數點流星拖著長長的烈焰之尾飛突厥人隊列,將正在緩緩前進的井籣變一個巨大的火把。推井籣的部族武士慘一聲,四散奔逃。慘聲中,井籣轟然而倒,砸起無數耀眼的火球。濃煙背後,各部武士在薩滿們的歌聲中重新集結,興高采烈地攏,興高采烈地分散組,跟在突厥銳後,推另一輛攻城車。
雲梯搭上了城頭,投石車終於停止了對城牆的。單調的石塊落地聲瞬間被喊殺聲所取代。敵我雙方士卒圍著雲梯頂端混戰一團。槊刃,馬刀在絢麗的下不時畫出一道道耀眼閃電,閃電落,霧升騰。看不清楚誰砍倒了誰,看不清楚誰刺中了誰。茫茫紅霧中,不斷有人從戰團中倒下去,從雲梯上掉下去,彼此拉扯著一道跳下長城。
一城垛被突厥人搶下。順著這個突破口,狼騎咬著橫刀蜂擁而上。數十名博陵士卒立刻從臨近涌了過去,長槊揮舞,將率先登上城頭者全部捅了子。沒等大夥爲短暫的勝利發出歡呼,臨近城牆的一座井籣上,冷箭雨點般下,將猝不及防的博陵士卒了刺蝟。
城頭的牀子弩又開始發威,巨大的火球從弩車上騰起來,直撲井籣。木製的井籣上騰起濃煙,刁斗中的弓箭手倉皇下逃。長城的守衛者們彎弓搭箭,將近在咫尺的敵人像靶子一樣殺。另一個井籣上的弓箭手轉過來,趁著弩車裝填的瞬間與守軍開始對,幾名來不及舉起盾牌的博陵士卒晃了晃,倒下。更多的河東士卒衝上來,從旁撿起弓箭,起還擊。他們很快也倒下了,上滿了黑的鵰翎。又有新一批長城守衛者衝上前,舉起染的步弓。
這一,突厥人才展現了真正的實力。先前兩次消耗巨大的進攻,不過是爲了對守軍進行試探而已。通往黃花豁子底部城牆的窄窄山谷中,一時間聚集了不下兩萬人。還有更多的狼騎與部族武士們在遠方的丘陵上列隊,隨時準備投戰場。
守軍居高臨下,讓突厥人每靠近長城一步,都要付出數十條生命爲代價。與此同時,他們也傷亡慘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城頭上的越積越多,越積越厚,有室韋人的,有河東軍的,有博陵軍的,一個挨著一個,讓人無法也無暇將他們分開。來自中原的和來自塞外的淌在一,居然是一樣的鮮紅,一樣的耀眼。彙集到河的流轉眼間染紅了整段城牆,將城上城下雙方士卒的眼裡的世界染通紅一片。
紅的天空,紅的大地。長城在流,山川也在流,濃煙滾滾,烈焰升騰,彷彿地獄突然冒了出來,轉瞬佔領了人間。但長城上方,來自有桿長槊卻傲然立著,明晃晃的槊鋒直刺蒼穹。
注1:投石車最早出現的記錄在漢末。相傳爲曹發明。但隋唐期間,卻很見起發揮威力的記錄。宋元替時,蒙古人在阿拉伯人的幫助下重新改進了投石車。程、威力都有了極大提高。有資料記載其可將重逾五百斤的石頭出一里。本書爲小說家杜撰,威力程不如蒙古人的投石車,比三國時的投石車遠甚。
注2:誇娥氏,中國傳說中的巨人族,逐日的夸父便爲其中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