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羣中,皇帝們都來了興趣,尤其是朱棣,他最喜歡看這種熱鬧了。
他一個勁的攛掇陳通,趕快拉張表,來對比一下。
陳通哈哈大笑,我早就想這麼幹了。
三國時代,羣雄爭霸,那是炎黃一次人才大發的時候。
不要以爲三國時代就出了一個諸葛亮,你就把三國時代其他的英豪都給抹黑了,
搞得好像是諸葛亮懷才不遇一樣。
在那個時代輸了,那隻能是你本事不行。
那個時代給所有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因爲,三國時代就是炎黃第二次諸子百家的時代。
那是把知識變生產力,那是把知識變能力的時代。
陳通:
“那咱們就來比一比,諸葛亮的【隆中對】以及魯肅的【榻上對】,哪個更厲害一點。
1.先看第一個維度,提出的時間。
諸葛亮的【隆中對】那是在建安12年。
而魯肅的【榻上對】,那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了足足六七年。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人家魯肅比你諸葛亮更清醒地看到了先三分後一統的這種格局。
這就跟發明東西一樣,魯肅纔是這個策略的第一個發明者。
2.再看第二個維度,實施的步驟,哪個更靠譜一點?
諸葛亮的【隆中對】,那是以荊州爲第一據地,讓劉備做大做強,先立足穩三分格局再說,
然後再讓劉備以荊州爲跳板,攻打益州。
而魯肅的【榻上對】呢?
魯肅讓孫權以東吳爲第一據地,然後再幹掉荊州,這個容不容易實現呢?
你們可以自己去想。
而魯肅給孫權的第二步建議,
那就是幹掉荊州以後,再把除了益州以外的其他南方全部握在手中,然後纔去攻取益州。
雖然我覺得魯肅給孫權的這個建議,那也不可能造100%的以強打弱。
但這是不是比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建議更靠譜呢?”
…………
聽到這裡,就是小蠢萌也覺得魯肅的計劃更加的合理靠譜。
自掛東南枝(最純昏君):
“我雖然不懂軍事,但是看兩個人的計劃,這魯肅的勝率明顯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要靠譜的多。
尤其是攻打益州這個計劃。
諸葛亮是建議劉備用荊州之兵去打益州,這也就是用一個很弱的州,去打當時最強的州。
而魯肅給孫權的建議呢?
是想讓孫權先吞併了南方的州縣,以東吳的揚州以及荊州,甚至還可以加上南邊的州,
這是要用兩州之力,甚至是三洲之力,去打一個益州。
這怎麼看都是魯肅這個計劃更加的合理靠譜,並且勝率更高。”
……………………
北周武帝連連點頭,這就是不怕你吹牛,就怕你不敢去比較。
你只要把所有的戰略核放在一起比較,那這誰強誰弱,不就一目瞭然嗎?
而且【隆中對】和【榻上對】還是同一種戰略。
這拉在一起畫張表,各項數據指標簡直清晰明瞭。
最狠狼爸:
“所以說很多人去吹隆中對,只能去吹夢想,卻從來不敢去分【隆中對】和【榻上對】對真正的數據。”
“只有這些最爲原始的數據不會騙人。”
“魯肅的【榻上對】,在各個環節上,明顯都優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這隻要眼睛不瞎,其實就可以看得出來。”
………………
此刻呂后,武則天,漢武帝等人都表示贊同。
劉禪更是拍手好,他以前怎麼沒想到拉一張表呢?
這難道就是用數學的方法去看待歷史嗎?
把你涉及的各個維度都給統計出來,做一個同類比較,那你還有什麼話說呢?
而此刻的宋徽宗也是臉發白,他就沒有想過,歷史還可以這麼研究的?
大家去談哪個人的戰略牛,不是看誰的更會吹牛嗎?
只要把偶像吹起來,那就是最牛的。
可你這把所有人的東西拉了一張表,做同類比較,這不就是赤地打臉嗎?
這還怎麼去參假呢?
最瘦金:
“反正你們這樣比較我是不會認的!”
“時間方面咱就不說了,這時間有什麼可比較的,你不就爲了說明諸葛亮年輕嗎?”
“再說這個魯肅的計劃,看起來的確比諸葛亮的靠譜,”
“但你也不想一想,劉備當時沒有基本盤呀,”
“而東吳是有基本盤的。”
“你怎麼不說,諸葛亮輔佐的主公劉備,這個難度比魯肅更大呢?”
“你如果加上難度的話,我覺得在這一步上,兩個人只能算是旗鼓相當。”
………………
陳通點點頭。
陳通:
“這個也沒說錯,畢竟諸葛亮輔佐的是白手起家的劉備,這個時候的劉備那是一無所有。
諸葛亮【隆中對】所面臨的難度和挑戰,那的確是要遠遠大於魯肅的【榻上對】。
所以加上難度之後,的確兩個人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是,當兩個人都做完了各自的計劃之後,在最後一步上,那卻出現了天差地別!
我們來看一看,在一統天下這個維度,兩個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諸葛亮的第三步,那就是千里之遙,兵分兩路,然後用二路兵要幹掉曹,
然後中間還華麗麗地無視了孫權這個霸主。
這就是諸葛亮提出的最終戰略。
剛纔我們也談到了其中的劣勢,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我也不必重新給你敘述了。
但在魯肅的【榻上對】中,那卻完全沒有這種低級錯誤。
魯肅的【榻上對】,那就是要先幹掉劉備,幹掉荊州的劉表,幹掉益州的劉璋,
然後整個炎黃只剩下了南方的孫權和北方的曹。
用南方的兩個糧倉去打北方的兩個糧倉。
如果這一場戰爭東吳勝了,就可以一統炎黃,就功業。
但如果他們東吳輸了,還可以就會退而求其次,劃江而治,搞起南北朝。
這比諸葛亮輸了之後偏安一隅,顯然要高出不。
長江是他們抗衡曹的天險,只要曹的水軍幹不過他們。
那他們就可以進可攻,退可守。
進可統一天下,退可南北對立,裂土封王!
我就問你,人家魯肅的【榻上對】,是不是比諸葛亮的【隆中對】靠譜的多?”
…………
厲害!
此刻的漢武帝都忍不住拍手好,他原本以爲【榻上對】的最後一步,
會跟【隆中對】一樣,去犯那種原則錯誤。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魯肅的【榻上對】最華的地方,竟然還在最後一步上。
這才真正的有眼有格局。
完全是爲孫權量打造的策略。
雖然這種策略不能夠稱之爲宏觀戰略,但絕對也替孫權找好了未來的方向,進可攻退可守。
雖遠必誅(千古霸君):
“從這最後一步,難道還看不出諸葛亮跟人家魯肅的差距嗎?
諸葛亮千里之遙,兵分兩路,而且還無視了孫權這個霸主,想要以一個糧倉幹兩個糧倉。
還以爲幹掉曹就萬事大吉了。
再看看魯肅,以南打北,以兩個糧倉打兩個糧倉,這勝負都已經拉到了五五開。
更何況魯肅的最後一點纔是點睛之筆。
那就是他們如果打得過曹就統一,打不過曹,還可以劃江而治,
這簡直就是把所有的風險都替孫權考慮到了。
這就是兵法上說的:上戰伐謀!
不管是功還是失敗,人家都有退路可言。
而且這種退路,還行得通。”
………………
朱棣此刻都想給魯肅豎一個大拇指。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還去吹什麼諸葛亮的【隆中對】,要真該去吹的話,就應該去吹魯肅的【榻上對】呀!
這纔是一個謀士該有的水準。
這個策略當中,沒有任何地方違背了兵法常識,沒有任何一個步驟去侮辱人的智商。
孫權如果按照這種策略執行下來,那還真有可能跟曹一爭雌雄,
我真是看錯了魯肅這個人,原來這纔是三國裡面了不起的謀士。
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的才能,本就跟魯肅沒在一個層次上。
可笑的是很多人爲了吹諸葛亮,還要瘋狂地去黑人家魯肅。
шшш ●TTκan ●C○
你連人家提出的【榻上對】可能都沒聽說過吧?”
………………
曹哈哈大笑,這纔是三國時代謀士該有的水準。
你不要老拿那個出現嚴重失誤的隆中對說事,那真是代表不了三國的謀士水平。
一名交易分析員因為一場事故,穿越到大明朝萬曆年間,成為一位大牙商的上門女婿。他原以為自己也能像穿越小說中那些主角,在古代混得風生水起,富可敵國,妻妾成群。直到他遇見了萬曆皇帝.....。「陛下,關於草民的傭金.....?」「你無須著急,朕這就戶部發給你。」「我擦!陛下,你先前讓我幫你掏空國庫,充盈內府,如今國庫隻有老鼠屎!」「這倒也是,那就這樣吧,朕將國庫承包於你。」「陛下,草民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你但說無妨。」「MMP!」
穿越大唐貞觀年的李恪,本想憑著自己傳銷講師的能力,洗腦一幫忠實班底,茍著當個不起眼的小王爺。 誰知道穿越八年後,卻發現自己還帶來了一整個國家戰略儲備倉庫。 於是李恪徹底放飛了自我,要當就得當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逍遙王爺! 先整個報紙,刷刷名聲。 再整個煉鐵廠,掌控大唐鋼鐵煉製,從世家手裏搶搶錢。 接著為天下工匠和府兵謀個福利,團結一切可團結之人。 當長孫老陰人想要針對李恪的時候,卻發現,除了朝堂之上,外麵已經都是李恪了。 等李恪搞定一切,可以徹底逍遙的時候。 李世民:“恪兒啊,朕已經封你當太子了。” 李恪:“……”別啊,那個皇帝,狗都不當。
雖出身白丁,但可與鴻儒比肩;雖家境貧寒,但舉手可賺錢萬貫;雖手無縛雞之力,但彈指萬軍灰飛煙滅;我雖白衣,可做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