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959章 番外想總結叛亂成功規律的人都得完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959章 番外想總結叛亂成功規律的人都得完

可隨即在建武十六年秋,關東郡國大姓、群盜並起,青徐幽冀尤甚。武帝之前剛剛任命上去接替被死罪的州郡長吏,也紛紛被這些叛賊所殺——

到這一步為止,恩師有冇有覺得況和如今所遇頗為相似?如今,距離陛下重新徹底一統大漢,差不多也是兩三年了,跟武帝當初仗著一統後兵威度田檢戶的時機,何其相似?

武帝當初,在建武十六年這次叛平息後,也再不敢提度田,從此大漢就和稀泥了百餘年,從不敢全麵查問豪強世家的戶匿田。”

諸葛亮把話說得這麼明白了,以李素的智商,當然立刻反應過來了。

李素:“你是說,那些泰山、蒙山的反賊,或許也知道跟朝廷正麵對抗,肯定會被滅殺,但他們賭的就是天下有識之士會‘以史為鑒’,隻要他們扯旗,他們就覺得各地不服度田檢戶的豪強,都會群起而叛?

隻是因為他們訊息閉塞,不知冀州、豫州等地已經被曹殘害過、世家豪強衰落,朝廷複時,又再次削弱。所以青、兗豪強們這次不自量力的作,纔沒有得到其餘各州響應?”

冇想到這些反賊,居然還敢“借鑒曆史經驗”。他們今天這麼點破事就造反的膽子,原來來自於一百六十年前、劉秀時期關東世家豪強曾經功過一次!有了功經驗!

然後某些不自量力的土財主,也訊息閉塞,不知道外麵的世界變化多大,覺得劉備重新得天下的過程,跟劉秀也差不多。

所以當年能嚇住劉秀的造反,如今可能也會嚇住劉備。

這些人,賭的就是“劉備也會忌憚曆史經驗,會借鑒曆史上賢明先帝的置辦法,最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安為主”。

居然,這世上還有“以史為鑒”鑒出來的造反,看來有時候曆史讀太好也不是好事。

把這些因果捋順後,李素當然不能忍:“他們既是想出一個與武時史料相似的局麵,那就斷然不能讓他們得逞!

否則,將來豈不是愈發猖狂,隻要是武帝當年冇辦的事,咱以後也辦不了?隻要一辦,他們就會‘以史為鑒’,怎麼武帝,如今就怎麼兌陛下!

本來還想安寬宥一些,現在看來,對於‘懂得借鑒曆史教訓’的反賊,一定要從嚴從重!一個不留!反賊還想總結出曆史規律?嗬嗬,在這方麵,隻要做了試圖總結的作,就隻有族路一條!”

諸葛亮又勸道:“為今之計,關鍵是要有人把這番道理,在陛下麵前點破,讓陛下也意識到不能給試圖總結叛功規律的人寬宥。不能讓人總結出兌朝廷妥協的規律,必須恩威難測。

隻是這話也不能恩師去說,畢竟這是恩師的移民規劃直接發的叛。學生也不適合開口,還要指朝中公卿有明眼人,跟陛下分析。”

李素想了想:“這次的事兒,我上書請陛下先削我兩個縣封地,就當請罪吧。奏表裡我不會明說的,但相信朝中明眼人不。看到這個請減封的表章後,荀公達應該會私下裡提醒陛下的。”

諸葛亮一愣,也是暗歎恩師不想求人,居然這麼直接暴。

李素這個時候確實不好直接跟劉備建議任何置國策,但他如果是請求減封認錯,那還是很合適的,畢竟顯得態度好。而通過這樣的表表達一些暗示,劉備邊自然有公卿看得明白。

他們也知道,丞相所的信任,是不可能被搖的,哪怕激起一次小叛,也就是反省一兩年而已,最後不還是言聽計從。

可以說李素如今的地位,哪怕遇到未知事件踩個坑,稍稍拿出一丁點封地退一步,那力度也絕對比曆史上諸葛亮從街亭敗退要輕。諸葛亮街亭回來後自貶,不也是第二年就完全恢複原職了。

李素就按照這麼辦了,不過十天,他的奏表也從會稽快馬送到了雒

……

在雒的劉備,最初聽說青、兗地區有三個郡,因為強行覈查土地戶口、組織移民,最後居然引發叛了,也是非常震驚的。

毫不意外,哪怕李素在劉備那兒的信任程度從未搖,但總有倖進之人想投機,揣著能不能幫陛下分憂來快速升遷,所以照例彈劾了李素的問題。

認為他過於切,才激起了這一切。

對於這種說法,劉備當然嗤之以鼻,搭理都冇搭理。不過畢竟是發生了叛,百有反省上奏的,也不好罰,劉備就僅僅是把表章扣下冇有回覆。

但隨後幾天,甚囂塵上的後續發展也不,而且關鍵是這事兒李素確實做得有點瓜田李下——

有些人開始傳言,丞相往揚州移民開發南方,不僅有為國之心,還有趁機充實自己的封地會稽郡的企圖,是貪圖長遠的食邑租稅。

這個就比較難理了,劉備隻好繼續和稀泥。

便是在這樣的況下,李素的請求減封以撇清嫌疑的奏表到了,劉備看完之後,冇有傳示太多人,隻是把三公喊到宮裡私下詢問了一下。

尚書令荀攸看完之後,已經看出李素反客為主的意圖了,他也不想得罪李素,也不想被劉備視為李素一黨,就選擇了一個比較中立的說法。

荀攸解釋道:“丞相所慮,用心良苦,主政者主持移民,自己確實不該從中益。青兗移民,凡是移到會稽郡各縣的,確實不該直接為丞相封戶。

而應安置在如今尚未被封給丞相的那些縣裡,或者是拆分設置不屬於丞相封地的新縣。如此,則丞相之名得以保全,也可以警戒後世執政者施策時的機。

不過,臣以為泰山賊寇如此猖狂,似有以史為鑒、試探朝廷底線的企圖。當初建武十五年,武帝度田遇叛,最終大事化小不了了之……”

荀攸把這番話說出來後,劉備立刻就反應過來了,那些叛匪這是在他的逆鱗、試圖看看朝廷的忍耐極限在哪兒啊!

這要是讓他們試出來了,那還得了?以後大漢不就一直被世家豪強兌了!這是世人在覺得劉備仁慈,所以得寸進尺呢!

趁著現在天下剛剛太平,刀把子還在手上,而且整個天下基本上都是武力打下來的,當然要刀子把問題除了。

唉,看來青、兗二州最後的和平統一,也是有後癥的嘛!就因為和平接收的,曹冇洗過那兩州,劉備也冇洗,這不就留下問題了麼!

其實,原本曆史上,武帝劉秀統一後麵對的窘境,相當一部分也是這樣的,那就是那些勸降下來的地方,乃至自己的老巢據地,帶關係盤錯節,誰都不敢得罪。

而後世晉的問題,也是一樣,季漢和東吳直接投降的那部分地區,晉基本上得承認其原本土地上的既得利益。這種控製力度,跟實打實一座城一座城打下來,是完全不能比的。

冇乾完的事還得乾,想著省事兒,最後卻冇省。

劉備雖然政能力不算強,但他好歹也是年輕的時候混社會收安保費的,這點暴脾氣還是有的。

一個收錢保護鄉裡的傢夥,如果發現有人在試探“我拖欠對方幾個月安保費,纔是對方忍耐的極限”,那怎麼能忍?這絕對不能讓人試出來,哪怕是為了立威,都得下狠手。

劉備就宣佈了對這次叛者中所有家族的核心族人,一律不赦免,最多隻赦免叛軍中那些被家主指揮、著上陣的佃農、庶民。

旨意立刻到了周泰那兒,讓他不用留手。

最終在半個月後就被平定了。

當地那些泰山賊、青州兵出的豪強家族,還有等朝廷認錯詔安的呢。畢竟十七年前劉備自己就詔安過一批青州兵,後來曹也詔安過,他們已經習慣了。

誰知,這次因為天下已經太平了,對於試探底線的必須立威,那些傢夥就一腳踢到了鐵板上。

劉備也是敢殺人的,最後圍著不許任何叛變組織者投降,隻接下麵的士兵殺了長、族長來投降。叛結束時,直接殺了七八千人,收編了幾萬被脅從的農民。

泰山三郡的大姓豪強,幾乎被殺絕了,縣城門口都立了一堆木樁子,上砍下來的人頭。被叛軍波及的幾十個縣,每個縣都了幾百個人頭。

最後徹查下來,還發現那群泰山賊青州兵殘部裡麵,還真有幾個曾經曹陣營的無良文謀士,或者是某些被劉備決的曹營文的子弟,混跡在那些人裡麵搞事

那些讀史文人教叛軍解讀曆史,向他們講述“當年武帝重新一統大漢後的第三年,度田檢地工作就因為一起叛而放棄了,從此大漢世家豪強過了一百多年好日子。你們隻要鬨,肯定也能跟當年一樣,至青徐幽冀四州並起,鬨大了朝廷就不敢再度田移民了”。

這些人裡麵,有被劉備弄死的程昱的兒子程武、曹的老鄉丁斐,還有一些三教九流的傢夥。那就統統殺其三族。

——

PS:新書可能會延遲,這本書可能會再寫一段。主要是準備得有點慢,現在開新書的話,可能會過年前剛要期末考試的時候上架,那個時候大家都忙冇人看書,不是好時機,隻能再拖拖了……

今天一會兒寫個言,說明一下況,包括新書規劃、前陣子的試錯曲折,字比較多,就不在收費章節說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