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字平仲,北宋名臣。
寇準兩度相,一任樞使,出為使相。
乾興元年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圣元年九月,病逝于雷州。
于謙,字廷益,明朝名臣。
土木之變后,英宗兵敗被俘,于謙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
明代宗即位后,于謙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瓦剌大軍。
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和,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
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
和議后,于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銳分十團營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
當時朝務繁雜,于謙獨運征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
天順元年,英宗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于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明憲宗時,于謙被復賜祭。
有了魏征、長孫無忌、寇準、于謙四人,讓鎮南大都督府的文系,又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算上這四名文臣,李斌從太極八卦圖中,已經召喚出來了十六名文臣謀士。
召喚出來的六員猛將,全都是大宗師武者,分別是狄青、蘇烈、關羽、張飛、霍去病和衛青。
狄青,字漢臣,北宋名將。
狄青出貧寒,自伍,面有刺字,善騎,人稱“面涅將軍”。
狄青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常披頭散發,戴銅面,沖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后以功升樞副使。
狄青平生主要經歷二十五戰,以皇佑五年正月十五日,夜襲昆侖關最著名。
狄青生前,備朝廷猜忌,導致最后抑郁而終。
蘇烈,字定方,唐朝名將。
蘇定方年時便以驍勇善戰及氣魄驚人聞名,曾隨父征討叛賊,安定鄉里。
隋朝大業末年,他投奔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屢建戰功。
直至唐太宗在位時,蘇定方才開始為唐朝效力,并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有決定意義的夜襲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
蘇定方征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后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咸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至朝鮮半島南部。
關羽,字云長,東漢末年蜀國名將。
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生擒,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后,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援軍,曹仁退走后,關羽被封為襄太守。
劉備益州,關羽留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派于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曾想遷都以避其銳。
后曹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襲荊州,關羽腹背敵,兵敗被殺。
張飛,字益德,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并稱為“萬人敵”。
劉備于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后,曹軍無人敢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
劉備蜀,張飛與諸葛亮、趙云進軍西川,分定郡縣。
劉備稱帝后,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后張飛被其部將范疆、張達所害。
霍去病,西漢名將,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于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作戰。
十七歲初次征戰即率領八百驍騎深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
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
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三歲。
衛青,字仲卿,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漢朝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勝,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衛青善于以戰養戰,用兵敢于深,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狄青、蘇烈、關羽、張飛、霍去病、衛青六人被召喚出來之時,年齡都是二十歲。
李斌沒有把這六員猛將直接安排到各個衛去帶兵,而是把他們六人,全部派到了自己長子李杰的邊。
如今李杰已經被任命為了第二十八獨立騎兵衛的主帥,而第二十八獨立騎兵衛則是李斌為李杰才新組建的。
李斌把狄青、蘇烈、關羽、張飛、霍去病、衛青六人派到長子李杰,是希幫助李杰培養自己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