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之所以要打袁長卿,不僅僅是因為聽了后宮里吹來的耳邊風,也因為皇帝知道,袁長卿如今正為太子所用。昌元帝自己無能,卻很是忌憚著他那個先帝看重的能干兒子,因此,便是沒有后宮,他也不會去扶植袁長卿的。
只是,皇帝沒想到的是,那洪大人竟梗著脖子跟他倔了起來。他一時氣極任退朝,不想又把太后給引了來……雖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昌元帝不待見太子,但他卻不敢當著他親娘的面表出自己的半點心思,只好就著太后的坡下了驢,違心地點了袁長卿做探花。
至于狀元,因為被袁長卿的事鬧得頭痛,皇帝就有點破罐子破摔地隨手點了那個名字排在袁長卿后面的人。
皇帝的想法有點小稚,覺得點了排在袁長卿之后的人做狀元,對于袁長卿來說也是一種辱。他卻是不知道,他這無心一點,竟點了個比袁長卿這多帶著點自我功利的“太子黨”,更加純粹、更加鐵桿的“太子黨”——林如亭。
林如亭是林二先生的長子,年時一直隨父親在京城讀書。袁長卿拜在林二先生門下后,他因著袁長卿的關系而認識了太子。比起袁長卿和周崇,林如亭和太子的年紀更為接近,因此二人相也更為契合。便是后來家里安排林如亭回梅山書院讀書,他和太子之間的書信往來也從不曾斷過。而也正是因為他常年不在京城,京里很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更有人知道他和太子之間的。
雖然珊娘覺得他只得個探花有點委屈,袁長卿自個兒倒是滿意這個名次的。之前他就算計著,皇帝把他一擼到底的可能不大,最壞的結果便是被刷到三甲去,如今能得個探花,對于他來說已經是個意外之喜了。
而且,比起萬眾矚目的狀元郎,袁長卿倒覺得這第三名的探花正正好,不高不低,可以給他帶來他想要的仕途名聲,卻也不至于他在人前太過于顯眼——袁長卿對自己一向有著很清醒的認識,他知道自己于謀算,擅長背后策劃,卻并不擅長面對人群,而林如亭則正好跟他相反,溫文儒雅的他八面玲瓏,幾乎沒有他搞不定的人。甚至是昌元帝。
金殿傳臚的第二天,便是萬眾矚目的瓊林宴了,所有的新科進士們都去了宮里領宴——當然,這“瓊林宴”只是民間俗稱,于府的說法,則“恩榮宴”。
那袁長卿是探花,第三名,按規矩自然是要坐在上首第三席的,離昌元帝和陪宴的太子、四皇子五皇子都很近。
昌元帝在袁長卿的上吃了個悶虧,對他自是沒個好臉,可今兒這是“恩榮宴”,現著皇家的恩寵,他再怎麼是個糊涂皇帝,這點分寸還是有的,倒不好當眾給袁長卿難看,便扭過頭去,一味只和他欽點的狀元郎林如亭說著話。說話間,問及到狀元郎林如亭的世來歷時,皇帝忽地不吱聲兒了。
卻原來,在皇帝心里,林如亭的父親林二先生可一點兒都不比袁長卿更討人歡喜。林二先生雖然從未過仕,卻因他才學出眾而被世人公認為是大儒。這位大儒和大周其他的大儒一樣,都有個“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病。偏當今這位又不是個賢明的君主,可以讓人置喙之簡直不勝枚舉。皇帝那里每做一件錯事,林二先生就和其他大儒們一唱一和地撰寫文章抨擊時政,屢屢皇帝失了面,偏又拿他無可奈何——那杏林書院雖是皇家書院,當年世祖皇帝卻有命,止皇家手書院事務,且還特特在書院門前勒石為記。他想找著借口把林二先生踢出京城都不。
所以說,這位昌元帝真是個無能之人,他惱林二先生多年都一直無計可施,誰知那才剛剛年的四皇子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替他辦到了幾十年沒能辦到的事。四皇子用滲的方式,漸漸掌控了近百年來一直保持著獨立姿態的杏林書院后,便揣著圣意,將林二先生排出了杏林書院。只是,杏林書院能以獨立姿態在京城屹立百年,卻也不是誰說拿下就能拿下的。都說“文人氣節”,文人雖然提不刀,拿不穩槍,卻是全天上下最不容易低頭服之人。四皇子可以得勢一時,終究難以囂張一世,不過才兩年時間,書院里的先生和學子們便在太子暗地里的相助下,把四皇子的勢力驅逐了出去。于是,兩年后,林二先生帶著他那本尚未完的《地輿志》,重又了杏林書院執教……
雖說皇帝還不知道眼前這位談吐文雅的青年是他所忌憚的太子的鐵桿黨徒,但只沖著他是林二先生的兒子,皇帝就后悔得恨不能立時收回他的金口玉言。
而林如亭看著和袁長卿似是截然相反的兩種人,其實就心眼兒來說,他一點兒都不比袁長卿差。且他打小就幫著祖父伯父管著書院里那些調皮搗蛋的小子們,最是擅于揣人心,見昌元帝突然改了態度,他便知道,十有八九是為了他的父親。他只作不知的模樣,順著昌元帝的意思說著模棱兩可的話,偏那話又人聽了極舒服,等瓊林宴上酒過三巡時,昌元帝早忘了林如亭是林仲海之子了,直覺得自己那神來一筆,果然給大周挑了個棟梁之材。于是,當場下令,林如亭書房行走。
而,和得了皇帝青眼的狀元郎相比,袁長卿這個探花郎則立時就了一道背影——也是,雖然皇帝他親娘的挾制,不得不違心給了袁大一個他不想給的出,可怎麼說人家都是頂級大boss,便是明著不好把袁長卿怎樣,暗地底給他穿個小鞋什麼的,簡直不要太容易喲!
于是,雖然袁大探花和狀元榜眼一樣,依慣例被皇帝賜予進士及第的出,且也被授予了翰林編修之職,可同樣是翰林院,林如亭一仕途就能出皇帝的書房,袁長卿卻得了個修書的差事——不是修史書的那種修書,而是修補藏書的那種真正的修書!
以后世的話來說,其實他就是個圖書管理員……當然,這是瓊林宴過后,袁長卿要面臨的現實。此時則還在瓊林宴上。
袁長卿的座位靠著皇帝,昌元帝一抬眼就能看到他。一看到他,就昌元帝想起前兩天的憋屈來,于是越看他心里火越大,偏還當眾發作不得,便想著主意刁難起袁長卿來。對他皮笑不笑道:“難怪連太后都說卿天生是個探花郎的胚子。這相貌,便是在唐朝,也妥妥的是個‘探花使’。如今正是春最好之時,加上卿這等人品相貌,倒朕來了興致,索就委你做個‘探花使’,去花園里挑一朵天下最的花來。你若找到了,朕自然有賞,若找不到,或者找來的花不是天下最的花,可別怪朕罰你。”
昌元帝點狀元那天發生的事,外人自是不知,宴上新晉的進士們聽皇帝這麼說,都只當皇帝是突然來了興致,便紛紛起拍著馬屁,附和說這個點子雅致,倒逗得昌元帝一陣開心——他們哪里知道昌元帝這是在給袁長卿挖坑,只當便是罰,也不過是罰酒罰詩罰文章而已,哪里知道袁長卿所面臨的危險。
他們不知道,太子、四皇子,還有五皇子卻是早知道袁長卿這探花郎是怎麼來的。于是,三雙或擔憂或幸災樂禍的眼,全都看向袁長卿。
只見袁長卿從容起,也不找借口推辭,只向著皇帝道了聲“領旨”,轉便出了大殿。
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殿門外,四皇子回頭對皇帝笑道:“父皇休要說我挑剔,所謂眾口難調,他覺得的,我可未必就覺得。”
那些原正笑著的新晉進士們聽了,頓時愣了愣,心頭忽地有種不好的覺,便悄悄看向上首的昌元帝。
昌元帝笑道:“找不到也沒什麼,不過是罰而已。”
——果然,純粹就是想找理由罰一罰袁長卿的。那些機靈的人立時聽明白了昌元帝的話外音,心里頓時調整了對袁長卿的態度。
而在昌元帝和眾人都沒注意到的地方,林如亭則和太子飛快地換了個眼,二人臉不一陣凝重。
五皇子原就和袁長卿好,此時更是湊到太子耳旁低聲道:“要不要我去趟慈寧宮?”上一次皇帝鬧脾氣時,就是太子暗地里派人去通知太后的。
太子搖搖頭。皇帝打的什麼主意,他大概也能猜得到。這樣的場合里,且袁長卿不曾有任何的過錯,便是他找來的花不合昌元帝的要求,皇帝也不可能因此就傷及他的命,或者罷了他的前程——若真那樣,此時列席兩邊陪宴的各部大臣們也會上來勸阻。這樣一來,袁長卿倒很容易就能了——太子擔心的倒是,皇帝只是想要借此由頭來辱袁長卿一通。
一朝穿越,家徒四壁,呃,家徒一壁都沒有。 原本以為是穿越到種種田,養養狗,逗逗鳥,養養包子的悠閑田園農家生活。 竟然是沒有想到,一朝穿越到逃荒災難大部隊之中,沒錢、沒糧食、那還剩什麼?多得隻剩下張口吃飯的人了。 長姐看著一家子餓的麵黃肌瘦、痩骨嶙峋,排排張口吃飯的口,先是填飽肚子還是填飽肚子,長姐擼起袖子就是幹,帶著全家填飽肚子,奔向小康生活。
作者微博:@大妮鴿鴿柔情鐵漢朱棣X才女小嬌妻徐儀華。感情線1v1,主角感情線全糖無虐,男女主雙商在線,不作。少年夫妻先婚后愛,同心同德聯手打江山。盡量貼歷史,有朝堂爭斗的權謀戲,但不燒腦。也有戰爭場面。===已完結作品===《大明第一寵妃的正確打開方式》(《大明風華》同人)朱瞻基X孫若微感情線1V1,甜度90%,男女主雙商在線,不會莫名其妙自己找虐。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小夫妻同心聯手升級打怪~部分劇情會和本文有聯系,時間線在本文之后。如果是先讀本文的讀者,可以讀完去《寵妃》扒拉扒拉找糖渣子吃。《(親愛的翻譯官)撲倒...
老蘇家終于生閨女了。 于是,窮的叮當響的日子,火了! “爹,我在山上挖了一籃子大白蘿卜。” 奶聲奶氣的小姑娘,把手里的小籃子遞到了蘇老頭面前。 蘇老頭:“……” 腦袋“嗡”的一聲。 這麼多野山參,得賣多少銀子? “爹,我還采了一籃子蘑菇。” 蘇老頭:“……” 身子晃了晃。 這麼多靈芝,能置多少大宅子? “爹,我……” “閨女呀,你讓爹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