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軍事歷史 紹宋 第三十五章 明證(全書完)

《紹宋》 第三十五章 明證(全書完)

 “遷都不是一下子遷過來,沒必要,呂相公不行,到時候上樞相的位置可以給良臣來做,胡寅以協助修河的名義加個副相,一起在燕京坐鎮。咱們慢慢來,修得快三年五年,修的慢十年八年,就可以將閣慢慢移到燕京或者朕邊,什麼邸報也可以在河北辦一份,新科進士可以跟著朕在河北點驗……等河修完了,也差不多習慣了,再正式遷都……

 “營三十萬甲士太多了,沒了真二十個萬戶,留這麼多戰兵干什麼?改一些戍衛部隊,營先減到二十萬,塞外遼那里兩三萬足夠了,燕京五萬、中原一兩萬、河東兩三萬、關西兩三萬,東南零散著擺一兩萬,河水師維持黃河、長江兩便可,倒是海軍可以加上來……

 “而減掉兵員,也就可以漸漸減掉南方的加稅、加賦了,不然朕心里終究不能安的……

 “修河、裁軍、遷都,同時加強對周邊諸邦國的控制,也是讓里休養生息,然后看將來咱們里的底子,再試探著想想如何讓三張敕約從三張空文,變真正的流……能控制就控制,能羈縻就羈縻,能流就流,佛法該傳就傳,儒學該推就推,但一定要量力而行,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淡!”

 這下子,所有人都確定了,家確系是喝多了,但無一人敢將這些言語當醉話,恰恰相反,無論是早已經淡出的呂好問,還是剛剛被欽點為正式的副國級領導,完出將相的韓世忠,全都豎起耳朵,要多認真就有多認真。

 趙玖再度給自己斟酒,卻發現酒壺已空,剛剛又回到側的侍馮益趕又奉上一壺,卻被趙家略顯不耐的給斥退:

 “與北疆相比,倒是西遼那里,等國家稍微安穩,便可以理直氣壯直接索取河西六州,將疆域推到玉門關,耶律大石不會不給的,也不敢不給……而且,若朕所料不差,朕有生之年,既能看到耶律大石橫行西域萬里,又能看到他一命嗚呼后國家漸次衰落……昔日漢武取西域而匈奴滅,若真有一日,不是不能取西域而夾北疆、定青塘……但這個就遠了。

 “只說河西到手后,便可以經營西域,也可以將碎瓷片的青塘給漸漸潤養起來,那地方太窮,地理也過分,卻可以當屏障,也可以做外線,扶持一二后,若能將手延到大小金川,西南大理那里,說不得就有了真正能作為的機會……

 “東南方向的越南要看海貿發展,海軍強盛才可以,而且真沒必要想著吞并啊、流啊,依著朕看,越南最重要的是尺布斗米這個生意,甭管是維持現狀還是武力吞并,首先要保證越南的大米能順著海貿運到東南……

 “所以,還是那句話,機會總有,但所有的這一切,都要講步驟、講地理、講收益,講量力而行……能不大刀兵,就不

 “唯獨有一地方,朕是下定了決心的,是不惜大干戈的,卻不在外,而在……南方,必須要抑制兼并!必須要向河北、中原看齊,朕不敢說王朝興衰皆決于此,但最起碼算是靖康之難的一個重要教訓吧?方臘、鐘相才去了幾日?所以,誰敢兼并,誰敢做田畝十萬的夢,朕就要像對付真完氏那般,將他‘殄滅’!

 “總之,對,要遷都裁軍,要休養生息,要抑制兼并,要鼓勵商貿,尤其是海貿,同時盡力修河,推行原學;對外,適當強化對北疆控制,對西大舉和平擴張,盡量不大刀兵……這就是咱們往后二十年,乃至于三十年……反正是朕死之前的國家大略,也不知道能做多,又有多……諸位,舊宋恩怨已了,新宋征程在即,可有誰還有什麼疑慮?”

 “臣雖老邁,愿隨家再盡征程。”

 群臣初時其實反應不一。但很快,在反應過來的呂好問的帶領下,趙鼎、張浚,韓世忠、李彥仙以下,左右文武片刻不敢耽擱,紛紛起,就在這玄元殿前的祭臺之下,先等呂好問出言,然后紛紛山呼而拜。

 口稱,愿隨家再盡征程。

 實在是無一人敢有遲疑之態。

 而到此為止,眾人便都知曉,這才是此番明道宮參祭真正的戲

 “都起來吧!”

 趙玖當場失笑,待眾人坐回,復又慨。“你們中是不是還有人以為朕要從此懶政?是不是也有人覺得朕有些多事呢?還有沒有人會覺得朕想做的事太多,將來跟著朕會過于辛苦,以至于一時生怯?”

 “好讓家知道,臣剛剛的確一度生怯。”

 眼見著氣氛徹底安泰下來,坐在最下方的京東西路經略使萬俟卨不失時機的開口打趣。“但一想到連之前十年那般嚴峻、那般辛苦,家都能帶著我們走出來……將來的路便是再辛苦,又有何懼呢?”

 趙玖再度大笑。

 笑完之后,這位家回過頭來,看了看后的玄元殿,卻又若有所思:“說起來,朕喝多了酒,碎了些,只顧著說,卻差點忘記一件事,幸虧萬俟經略提醒……”

 眾人趕擺出一副嚴肅姿態,但經歷過之前那番二十年小目標啥的,此番嚴肅,倒有幾分做樣子的意思。

 “其實,朕之前也一度生怯。”趙玖認真以對。“但是沒辦法,既居此位,便該曉得,路就在前面,不走是不行的……不走就是辜負了天下人……你們也是如此,莫要以為十年功勛在,便可肆意,乃至于逆行大勢……咱們經歷了這麼多,難道還不懂嗎?所謂時之英雄,也不過是凡人,凡人咬住牙關,進一步便是一時之英雄豪杰了,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就而自以為是。”

 “總有家在前的。”

 韓世忠心中警醒,即刻表態。“臣等斷不會負了家。”

 “不是負了朕,而且家是家,趙玖是趙玖,前者是位,后者是人,偏偏位又要人來居。”趙玖看著自己最信重的武臣,一時搖頭。“朕說還有一件事,真不是說要敲打你們,甚至不是在自勉,只不過是有一個道理,一個心事,如鯁在,今日不說出來,不讓你們明白,不自己表個態,總覺得難,可若是直接說出來,怕是沒幾個人能牢記在心的,朕自己也會有些麻痹……”

 “家直言便可,臣等莫不謹記。”李彥仙也隨即起拱手。

 “還是先不要直言,朕先問個問題……”趙玖再笑,卻又再度給自己斟了一杯酒。“剛剛咱們才定下了建炎十年之功的十八定策文勛,而且還排了序……那敢問諸位功臣,建炎決勝,是你們三十六文武加一起的功勛大呢,還是朕的功勛大呢?”

 李彥仙和韓世忠都不好說話了,本能便看向幾位相公,而略顯沉寂的玄元殿前院中,呂好問猶豫了一下,到底是站了出來。

 “臣冒昧,自古有言,恩出于上,臣以為,功也當出于上……”呂好問言辭略顯小心。“功臣們功勞當然極大,但家是天子,命于天,建炎十年風華,若非家當其位,定其策,并引而導之,使天下抗金,同時任用臣等,又哪里有臣等的功勛呢?臣等功勛本有多半要算在上。”

 “有道理。”

 趙玖點點頭,卻又正再問。“可若是如此說來,一百統制,數百州郡員,加一起也比不上三十六位功臣了?畢竟嘛,若非是三十六位定策用武之勛為其首,下面的人如何做事?”

 “陛下,這不一樣的。”

 趙鼎趕,接過了此話。“統制與州郡員,也是家任命的,他們固然聽我們這些宰執、元帥的言語,卻更要知曉家之決意,明白家之賞罰……而臣等賞罰用事,也不過是用家的方略與權威。”

 “所以,還是朕的功勛最大了?”趙玖努力來笑。

 “正是。”趙鼎勉力來對。

 “原來如此。”趙玖點了點頭,繼續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可朕還是不懂……朕明明只是在龍纛下坐著,指了指方向,堯山也是,獲鹿也是……若說沒有表率引導之功勛那是胡扯,可千軍橫掃,萬眾拼死,一戰而歿數萬甲士,數十萬國士傾覆如山崩,怎麼也不可能是朕一人坐在那里便的功勛吧?”

 “好讓家知道,家是皇帝,是天子,有四海。”雖然不知道這位家又要做什麼,但張浚也不得不起了。“而帝者,生之主,興益之宗也……有些事家坐在那里,就足夠了。”

 “似乎有些道理。”趙玖點點頭,端起酒來一飲而盡,卻又再度搖頭,然后指向了后的玄元殿。“可若這般說,后面這位怎麼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