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二十一年, 八月十四,離四方島海寇攻城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這日一夜,數十艘掛著烏懸日旗幟的海艦慌忙調轉船頭, 往四方島逃去。
“追!”
梁霄一聲令下, 領著大胤的船艦追其后。
顧長晉并未跟去, 待得那數十艘鐵打造的戰艦消失在視野里,提腳信步回了營帳。
營帳里,潘學諒正在研究收繳來的一批火。
見他歸來, 忙放下手里的火銃,恭敬地喚一聲:“顧大人。”
顧長晉微微頷首,道:“楓娘子此趟與梁將軍同去四方島,會再立一功。等回到上京, 我會向皇上為請功。”
潘學諒恭敬應了聲, 掙扎幾息,到底還是問出了心中的話。
“那日分明是大人與阿娘一同潛四方島埋下了炸藥,待得那些海寇倉皇回到四方島,只要將炸藥一引, 便是不能將所有海寇剿滅, 至也能徹底毀了四方島。大胤與海寇這一役,可謂是大獲全勝。”
四方島這些海寇一貫是大胤海域的一毒瘤, 大胤建朝至今,也曾派海艦前往四方島剿寇,卻次次皆是鎩羽而歸。
然而這一次, 潘學諒知曉, 這顆毒瘤即便不能徹底拔除, 至也會元氣大傷, 江南這片海域以及沿海諸縣將會平靜許多年。
這是天大的功勞。
今日前往四方島的將領都將加進爵, 偏偏,顧大人沒去。
明明這是顧大人想出來的策略,是他招安了阿娘,說服阿娘帶他去四方島,也是他帶領上千名兵丁潛四方島,埋好炸藥,留了個給四方島致命一擊的后手。
可眼下,卻都了聽從梁將軍之令。
雖有功,卻不是大功。
潘學諒為他不值。
“這本是大人的功勞,”年輕的貢士一臉執拗,“大人今夜本該登上那艘海艦,隨梁將軍一同去四方島!”
顧長晉挑眉看著潘學諒,良久,他道:“一場戰役能取勝,從來就不是一人之功。不說別的,便說那日隨我一同登島埋炸藥的兵丁。他們皆出自守備都司,是梁將軍花了數年的時間練出來的兵。四方島方圓遼闊,若無他們,僅憑我一人,怎可能一夜間便埋下所有的炸藥。”
“再者,若無梁將軍這麼多年來嘔心瀝與四方島斗智斗勇,此役怎可能只用一個月的時間便能大獲全勝?守護揚州的,從來都是這些常年累月駐扎在此地的人。最重要的是——”
顧長晉一頓,緩緩道:“若廖總督不再是江浙總督,潘貢士覺得何人能勝任總督之位?”
“那自然是梁將軍。”潘學諒口而出。
“對潘貢士以及無數江浙百姓來說,梁將軍是最佳人選。但對于上京的那些人來說,梁將軍卻不是最佳的人選。梁將軍這些年打過的勝仗不,為何始終坐不上總督之位?”
潘學諒皺眉思考,半晌,忽然道:“因為梁將軍從來不依附任何人。”
這話一出,他如同醍醐灌頂一般,忽然便明白了,為何顧大人與柳公公要將最大的功給梁將軍。
這是為了將他推上江浙總督的位置,為了堵住朝廷上所有的反對之聲。
他方才所思所想的皆是一人之功,眼前之功。
顧大人與柳公公想到卻是整個江浙的大局,不,該說是整個大胤的大局。
潘學諒難掩心迭起,彎腰鄭重沖顧長晉作了一揖,道:“諒,教了。”
翌日一早,卯時二刻,一道響徹云霄的巨響從四方島傳來。
火沖天,照亮了黎明前那片至暗的天幕。
傍晚,梁霄率領上萬兵丁登上四方島,花了數日的時間,掃了四方島。
那聲巨響從四方島傳來時,廖繞從昏睡中醒來,恍惚半瞬才琢磨明白方才那靜是四方島被炸了。
他艱難地睜開眼,對一邊的柳元道:“柳公公為何不去分一杯羹?”
“咱家怕錯過廖總督的言。”
柳元撥了撥燈芯,令營帳的更亮了些,漫不經心地回道。
廖繞想笑,卻笑不出聲了,虛弱的聲音在膛微微一震,很快便又沉寂下去。
“不愧是老尚書一手教出來的人,你,七信,范錦書。還有誰?顧長晉、潘學諒?啊,還有如今坐在金鑾殿的那位。”廖繞聲音悠遠道:“你們著皇上對戚家、對戚皇后手,就不怕日后被皇上厭棄?”
柳元展眉一笑,“不過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皇上若要怪罪,咱家認了。”
廖繞掀眸看著他,良久,輕嘆一聲:“我不會認罪。”
認了罪,那些追隨他的人,還有他的家族,都會他所累。
死在戰場是他最好的歸宿。
烏日明往他腹部的這一擊,是他自己故意不避開的。
柳元也沒指廖繞會認罪,出了營帳,便讓人去請顧長晉。一個時辰后,一輛馬車從大營慢慢地往城行去。
四方島那聲勢浩大的炸聲,容舒自也聽見了。
這一聲巨響令城無數百姓從睡夢中驚醒,誠惶誠恐地跑出屋子,著遠那片火怔了許久。
“出了何事?這巨響,莫不是海寇上岸了?”
“不,不對,那火分明是在四方島的方向,是四方島出事了罷!”
“難道是梁將軍正在圍剿四方島?先前路捕頭說了,四方島的海寇快支撐不住了!”
……
百姓們提心吊膽了一整個白日,直到傍晚時分,一人騎著棗紅駿馬進城,帶來四方島被炸的消息,百姓們提著的心總算穩穩落下。
一時歡聲鼓舞,將鑼鼓“哐啷啷”地敲響,那陣仗險些要將天上那將將冒出頭的月亮震落。
容舒剛從城隍廟過來,隔得老遠就瞧見顧長晉策馬立于城門,正在與百姓們說話。
月下那張廓深邃的臉被一銀甲襯得愈發冷峻,也愈發俊。
百姓們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他,也不知那人說了甚,老百姓們忽又敲響了手里的銅鑼,鋪天蓋地的“哐哐”聲不絕于耳,吵得耳朵都要生疼。
好些白發蒼蒼的老人家一面兒敲鑼一面兒喜極而泣。
落煙從前頭信步走來,在容舒耳邊道:“顧大人正在與大家說,四方島的海寇昨夜已撤退,梁將軍指揮著戰艦追敵,還炸了四方島。從今日開始,揚州正式解封!”
此次海寇襲城來勢洶洶,中元夜那夜的炮火聲鬧得人心惶惶,城外城的商鋪俱都關了門面,不富戶還帶著家丁護衛拖家帶口地往旁的州府躲去。
這整整一個月,城百姓無一日能安眠。
眼下海寇退回四方島,揚州解封,百姓們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容舒心也澎湃著呢。
前世一直到十月,揚州都還在苦苦支撐著,便是后來打了勝仗,也只是慘勝。
這一世,許多揚州百姓都活了下來,死的是那些窮兇極惡的海寇。
彎下眉眼,喜不自勝道:“今日恰好是八月十五,這一次的月娘節,揚州的百姓們總算不會錯過了。”
晚風徐徐,將頰邊的碎發吹出一道溫的弧度。
顧長晉的目從頰邊的笑靨緩緩掃過。
來城報信,本不該由他來,是他主攬下這差事,親自跑這一趟。
曰其名是為了來春月樓請人。
但他知曉他自己的私心,就是想見,想看知曉海寇潰敗、揚州解封時的笑靨。
許是他的目停留得有些久,那姑娘下意識了過來,二人對視片刻,忽然屈膝沖他大大方方行了一禮。
為眾人抱薪者,本就值得人敬佩。
敬佩所有保家衛國的人。
不僅僅是,便是慣來拿顧長晉當做撬墻角者的落煙,也忍不住沖他拱了拱手,神嚴肅地行了個軍禮。
這一幕倒是有些出乎顧長晉的意料。
上回他離開城隍廟時,這姑娘瞧都不曾來瞧他一眼。
他以為這次再見,也會千方百計地避他。
卻不料,隔著人群,沖他鄭重行了一禮。
鑼鼓聲聲,仿佛敲在人心頭。
顧長晉垂下眼,從間溢出一聲低沉的笑。
酒窖里因而起的得人不過氣來的悶疼,頃刻間散去。
他做事向來是三思而后行,習慣了克己,也習慣了對自己狠。那日的不管不顧,大抵是他自阿追死后唯一一次失控。
在城隍廟醒來時,他甚至還在想,該怎麼辦呢?
他很清楚自己走的是一條怎樣的路,這條路走到盡頭,等著他的,或許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或許是萬劫不復的地獄。
顧長晉在推開酒窖的那扇門,在將抱懷中時,便想好了,他想讓等他。
再等等他。
只顯然不愿。
也對,這樣自私的念頭,憑什麼要愿意呢?
從馬上摔下的那一刻,他本是想就此作罷的。
(火葬場已開啟,接檔文《鎖芙蕖(火葬場)》《我甩了豪門前夫》,簡介最下。) 崔沁曾經愛慕過京城第一公子,如今內閣最年輕的輔政大臣,慕月笙。 他相貌英俊,性格清冷,端的是才華橫溢,手段老辣,深受朝野敬重。 後來慕月笙娶的京城第一才女,太傅府大小姐裴音為妻。 崔沁便把這份心思悄悄藏在心底。 直到幾年後,媒人上門,讓她給慕月笙做繼妻。 崔沁喜滋滋去了,她試圖用她的溫柔捂熱他冷硬的心。 最終還是抵不過人家心裏的白月光。 崔沁帶著嫁妝心灰意冷回到了崔家,在郊外燕雀山上開了一家燕山書院。 數月後,燕山書院的女山長寫了一冊驚豔絕世的小楷,眾學子豪擲千金一頁難求。 燕山書院的女山長耗盡半年心血畫了一幅傳世之寶,眾學子爭相前往臨摹。 .......... 崔沁名氣越來越大,求婚者踏破了書院門檻。 年輕閣老慕月笙一日來到山下,門口赫然寫著一行字, “狗與慕月笙不得進。” 慕月笙愣住,再往後看還有一行字, “不對,狗能進,慕月笙不能。” “..........”
郁朱穿越成了玉府的新生嬰兒,沒等她弄明白自己算是魂穿還是投胎前忘了喝孟婆湯,便發現一個血淋淋的現實:玉府面臨著滅門的命運……作為口不能言,足不能行的嬰兒,她將如
穿越就穿越,她怎麼還成已婚了?接受了事實后,楚姣本來本想著跟王爺保持著合作的關係,但某王爺為何一直對她暗送秋波?某夜某王妃喬裝打扮出門惹了一身桃花,晚上回府時竟被那往日裏一臉清冷的王爺壁咚在牆。 王爺咬牙切齒:「看來本王的王妃的魅力真是四處散發」
嫁到秦家第二個月,孟元元獨守了空房。不是夫君過世、遠行,而是他被親爹孃認了回去。 臨行前賀勘問她跟不跟去,她搖頭,他聽完轉身離去,再未回頭。給秦家留下豐厚田產做報答,也算了清。 孟元元毫不意外,所有人都知道,是她利用手段污了賀勘的名,他迫於清名才娶了她。既他不再是秦家二郎,這親事自也不作數。 如此,她安下心來,平淡度日。 不料一年後,秦家大伯輸光家產,更在外面簽了契書將孟元元抵掉。 走投無路,她只能帶着還未及笄的小姑千里奔逃州府,敲響了賀家的大門。 賀府高門大戶,嫡長子賀勘天人之姿,逸群之才,被家族寄予厚望,家中自然不會認他當初娶的粗鄙村婦。 賀勘本人也清醒,念着養家恩情,只在府中給人安置了個容身角落,卻從不理會。 直到一日,一女子在府中打聽公子書房,身姿嫋娜,嬌豔欲滴,衆人才知道,窩在後院的村婦真正模樣。 孟元元覺得小姑適應了這裏,去找賀勘商議:謝公子照顧,改日我便離開。 賀勘見人這段日子還算安分,清淡掃她一眼:留在府裏也無妨。 見她柔婉退下,他當她是答應下。 轉天,賀勘在後巷碰見孟元元,她正和老家來的竹馬表哥見面,商討回鄉。 第一次,賀勘覺得自己該親自管教一下這個妻子。 妻,死後亦要同冢而眠,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