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百味小說 古代言情 古代小戶女 第108章 這福分給你吧

《古代小戶女》 第108章 這福分給你吧

 只這故事里的“人”有時是過路的客商,有時是鄉下的赤腳大夫,沈老娘也是個慣說古的人,這話說了幾十年,每次來歷都不重樣,可信度便大打折扣。

 當然,張知魚還是很信滴,概因沈老娘不大識字,造個琉璃翠的謊還是有些艱難的。

 只張阿公素來覺著家中子子孫孫的優都替了他,一聽這話便不樂,眼珠一轉,道:“我年輕時候也有個歪名,南水縣小潘安,生得杏眼桃腮。”

 誰都知張知魚一雙杏眼,此話便暗指這孩子的樣貌跟姓沈的毫無關系,都是替了他老人家。

 但沈老娘風韻猶存,張阿公都曬皺皮了,是以沈老娘還未曾出戰,便自有了一個小狗子給撐腰。

 夏姐兒口水也不流了,不知道誰是潘安,但張阿公正站在跟前兒,便看著阿公,思索幾番,笑:“潘安也是個黑老猴兒?”

 張阿公首戰失利,哼了兩聲,灰溜溜地跑了,沈老娘險笑破肚皮,抱著夏姐兒親了好幾口,轉頭看懶的李三郎,不樂道:“慣會懶,快些熬懶,晚上給我孫弄一碗出來拌面。”

 李三郎憤憤攪鍋,只覺得自個兒實在冤枉,回回倒霉的都是他!

 可能因著同行是冤家,沈老娘跟張阿公一直就有些不對付,沈老娘覺得一個老男人整日嘰嘰呱呱的,人看著煩,張阿公覺著沈老娘徒弟無數,卻沒一個才的,可不是師父說的誤人子弟的愚師麼?

 是以兩人互相看不上,每每湊在一便老較勁兒。

 沈老娘退敵孫子,樂呵呵地還坐在地上刮蟹黃蟹,張知魚坐在旁邊跟一塊兒刮。

 夏姐兒幾個盯著螃蟹口水直流,問:“外婆,什麼時候?”

 “還沒,你小人家肚皮弱,吃了要鬧肚子。”沈老娘用筷子挑了一點熬的頭鍋黃嘗嘗,拍掉幾個孩子過來的手,又用勺挖了半碗慢慢吃了,咂道:“這會兒螃蟹鄉下到都是,不想城里竟這般貴,我先前還說你小舅收那麼些螃蟹賣給誰,原是找你大姐熬油來了。”

 說著臉一沉,看著李三郎又道:“這般大的人,事事找大姐,你大姐有兩個兒要照顧,還得給你熬黃賣。”

 李三郎小聲反駁:“那不是因為大姐做的好吃,能賣上價兒麼?”

 “你大姐是我教的。”沈老娘得意一笑:“今兒你娘也疼你一回,這鍋黃親自看著你熬,保管你一次學會。”

 張知魚看著外婆一時說咸一時說淡的樣,心道,難怪兩人不對付,人都不樂見著另一個自己,看看著對付兒子的手段,都這般的像!

 是你的福分

 王阿婆雖然看不大清楚,但耳朵還靈得很,聽著張阿公那話頭,就知丈夫又想跟親家打擂臺,不由將人狠狠擰了幾把,道:“親家多年才來一回,做這個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給蘭娘臉看。”

 張阿公全副家都被王阿婆刮了去,這會兒哪敢反駁,疼得臉都變了還不敢還手,只背著人小聲道:“如今我是已經是出書的張大夫了。”這樣可太不好看。

 沈老娘看了半天看張阿公挨訓,方轉頭跟兒笑:“當年把你嫁過來,還不知這家子這般不著調。”

 當然這家子主要指張阿公一人。

 李氏也納悶怎這兩個老的回回湊在一起就拌嫁人這麼久還沒吃過夾心氣,往后也更不想吃了,敷衍兩聲,笑:“娘跟爹都是頂好的人。”

 說完便翹首看廚,三兩下躲了過去,沈老娘也不在意兒在不在,還豎起耳朵聽那頭。

 王阿婆修理夠了丈夫,自去招呼難得來一趟的親家,沈老娘對王阿婆倒是沒有什麼意見,笑瞇瞇地跟一塊兒剝花生吃,嘰咕一會子孫子經。

 沈老娘才來了一會兒,看著院子里飛狗跳的樣兒,就已經知道了張家幾個孩子就是混世魔王投的胎,心說家的孩子素來子憨厚,哪有這般跳的人,這個才像了老張家吶。

 只見王阿婆難得明事理,便暗自點頭,放了些心道,這個家除了婿好歹還有個靠得住的。

 等得天將晚,沈老娘便收了此話。

 正逢二郎吃了點蟹黃鬧肚子,在地上拉了幾點羊子屎,夏姐兒幾個被娘趕去掃地,但是樂意勞的人麼,和小姑腳一踢,張知魚眼睛看得真真的,那兩腳威力巨大,瞬間就將兩粒狗屎踢到王阿婆腳邊。

 張知魚心道不好,這孩子又要挨慘。

 就見王阿婆還當地上落了兩顆花生,素來節儉便手一拿,定睛一看見著是狗屎,便悄悄起溜回了院子。

 沈老娘此時方轉了臉回來跟兒道:“你婆婆也是個不著調的,眼睛就這般壞了麼?”

 張知魚坐在娘旁邊,想起爹腰上的帶子,心道,阿婆近視又深了,看來這幾年得想個法子給治得好些,家里天這個打那個揀狗的,可怎麼了得!

 沈老娘雖然不喜歡在外頭過夜,但許久不見外孫,晚間得了婿兒一勸,又有小的抱著大,便再不得

 到底在張家院子里歇下了,祖孫三人說了不悄悄話,或許是因為緣的力量,夏姐兒沒見過幾次外婆都能說一晚上。

 只沈老娘日日都打五禽戲,人到四五十上,還力充沛,張知魚和夏姐兒直給說得昏睡過去,第二天差點起不來,老人家不僅披星戴月地打了一套五禽戲,竟還神抖擻地跟著孫婆子去了菜市場。

 回來不多時,張家門就被老人家一個小弟子敲開了,沈老娘教人無數,但正經喊師父的那是一個沒有,教人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謝當年教自己的諸位大夫。

 沈老娘自小見了不左鄰右舍婦人生產的樣子,也見過不鄉里難產而亡的婦人,想著自己以后生孩子若是有個靠譜的人接生就好了,又有什麼人能比自己更靠譜麼,便日日四詢問別人如何胎看產婦。

 大桑鄉周圍所有的鄉野大夫和路過的行人都被問了個遍,如此天長日久才學了手藝,是以只要有娘愿意學,多都會教一教,自個兒不也是這麼討來一口飯的麼,只是接生婆是九流行當,最后堅持下來的也沒多

 只這個丹娘如今還有些就,在縣城婦舍專門給人接生。

 說到這就要說說婦舍,大周朝民間醫療制理論上其實也算健全,尋常人家的婦人生產都可以到婦舍去,婦舍收的錢,不用給接生婆包紅,便能省下許多銀子,只有家中有余糧的人家才常常喊接生婆回家去生。

 江南的百姓沒有那麼艱難,尋常人家也請得起接生婆,所以去婦舍的人就些,但這也算方機構,進去也能拿些銀子,所以里頭也有不接生婆在。

 但說治病,那就不了,還得找專業的大夫看,總之行與行之間的隔閡非常嚴重,婦舍簡而言之就是給婦人生產的地方。

 丹娘靠著手藝混上了鐵飯碗,心頭對沈老娘也激,這麼多年跟李家一直都有走,只將沈老娘做親娘孝敬,而且一直覺得論接生的手藝,滿南水縣里,沈老娘說第二就無人當第一,自跟在沈老娘后頭學習,便立志以師父為榜樣。

 那頭剛得了沈老娘進城的消息,丹娘就了過來,還提了兩條若干果子。

 沈老娘對丹娘也悉得很,也不人招呼,轉頭就給李三郎,讓拎到張家廚房讓晚上燒了吃,自個兒便坐在院子里跟丹娘閑話。

 張知魚笑瞇瞇地跟問好,丹娘生得一張圓臉兒,笑起來一團和氣,看著魚姐兒笑:“這是你老人家的大外孫兒吧?一看就跟師父年輕的時候一個樣兒,長得好,還這點兒大就滿縣都知道了。”

 沈老娘年輕的時候明能干,還油鹽不進,老了耳子也起來,慣聽人捧,這話正踩在心坎上,頓時笑開了花,跟徒弟仔細說起話兒來。

 丹娘能從一個鄉下爹不疼娘不的小娘混進婦舍,也不是一般能說,三兩句話就將沈老娘逗得哈哈大笑,討一個老人家歡心,最重要的就是會夸喜歡的兒孫,沈老娘如今對兩個外孫正熱乎,丹娘見了可不得狠命夸張知魚和夏姐兒麼。

 只夏姐兒正在房寫大字,這話兒落不到耳里,張知魚一人大包大攬,聽得面紅耳赤,心說,難怪能外婆的獨一份的外門弟子,這本事真不是一般的大!

 兩人都是事業,年輕時候都拼了命地學,此時湊在一起難免說起丹娘如今的況。

 說起這個丹娘臉就有些不好,也是鄉野小民出,沒那麼多花架子,直接就“呸”了一口道:“這婦舍往年便是個老鼠窩,這些年更不抵事了,我都打算辭了這事兒回鄉做個接生婆過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