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百花盈道,城市鋪結彩,香繚繞如生白雲,黎庶伏拜如迎新春。神甲侍衛在前,朝廷兵馬在後,四司長老執韁引駕,三萬餘眾浩浩地行中州城,儀仗的陣勢竟不輸大圖新帝登基的鹵簿。
神殿建於州城中央,占地為園,高約百丈,舉目觀之,氣魄恢弘,遠勝縣廟。園中靈壁湖,花木嶺,錦石纏道,柳鎖虹橋。宮殿臺榭之,奇珍異草之多,可謂括天下之,藏古今之勝。殿登高,見殿朱漆玉闌,金碧熀耀,殿外雲霧繚繞,如臨天宮。
六月二十八日,暮青寬下袍,著神袞服,祭祀天地神廟,接敕封聖旨,正式為了大圖神、四州執政。
民間信奉暮青為轉世神,誰也不在意火燒武牢之舉,也無人提及神殘部之敗,民間甚至連對都朝廷的怨言都平息了些許,黎庶的眼睛都著中州神殿,盼星月似的等著看神降世會帶來什麼。
暮青卻未急著頒佈政令,先傳來了一個人——慶州州試學子,周縣尹禮。
尹禮當初未中州試,已還家一年有餘,這期間聖奪權、大圖復國、神降世、神即位,國事之變可謂天翻地覆。他沒料到那日一同州試木縣祭竟是英睿皇後所扮,更沒料到即位神後第一個召見的會是他這個無名之輩。
“那日州試,本宮見你審案並未全然依賴神證,而是憑細心觀察斷定了有罪之人。鄂族信奉神明,你卻並未迷信,可願告之本宮這是何故?”暮青開門見山地問道。
此話若是別人問起,尹禮必定認為自己要被問以神之罪,但當今神雖是神之,卻生長在南興,且曾火燒武牢山,可見也並非迷信鬼神之人,於是他纔敢如實言道:“回神殿下,學生之父曾任周縣書吏,那年發一戶盜搶案,老嫗告到縣廟,稱賊人是同村的一個無賴,那賊人搶奪財時曾毆打辱罵於,聽出了賊人的聲音。無賴拒不認罪,反告老嫗誣告,縣祭大人以聖穀審之,最終老嫗腹痛難忍,被判誣告,以割舌之刑。刑當日,老嫗就死了,無賴無罪歸家,半年後因酒後狂言,自述罪行,經人告發,方纔伏法。家父說,老嫗護財那夜曾遭賊人毆打,年邁弱,而無賴強力壯,二人同食聖穀,自然是老嫗當先腹痛。可憐無辜之人遭酷刑而亡,可見神證之法不可盲用。可惜家父位卑言輕,難正場風氣,心灰意冷之下毅然辭了。學生蒙家父教誨,自便將此事記在心中,故而斷案之時不敢輕忽。”
暮青問道:“那如若本宮要正場風氣,命你知縣事,你可願棄用神證,重檢驗,重證據,詳勘查,慎決獄?”
尹禮乍聞恩旨懵了片刻,回神之後急忙叩首:“此乃學生平生所求!隻是……隻是神證斷案沿用已久,四州有重勘查檢驗的吏,學生一無經驗二無專才,恐難勝任。”
暮青道:“有誌者事竟,本宮正有為四州培養一批刑吏之意,卿舉薦一些有誌學子,前來神殿覲見。”
所謂人以群分,尹禮頗有正氣,州試那日,觀他與那些士族子弟不大熱絡,無曲意逢迎之舉,故而料定他平日裡往的必是誌趣相投之人,這纔是先召見他的原因。
天降大任,尹禮如在夢中,辦差卻很麻利。很快,殿值們便依據名單前往各州縣,將尹禮舉薦的學子帶來了中州神殿。與此同時,都朝廷委派的一批州縣吏也抵達了神殿。
暮青沒有急著差遣眾人上任,而是將眾人留下,一同翻閱近年來中州的刑案卷宗,問疑查證,三個月決辟百餘件!僅靠翻閱案卷就能指出諸多錯之,從枯骨上都能驗出死因。查及州城或臨近縣村的案子時,帶著眾人走村串戶、上山林,實地查證,還原現場,追查蛛馬跡,問訊巧施智計,有些案子就地重審,當日即結!
三個月,眾人跟隨暮青辦案,親眼見識了何謂刑事偵查,何謂眾證定罪。五聽之法,搜證之要,問訊之道,犯罪現場的邏輯推理,地理環境與罪案之間的乾係等等,斷訟決獄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暮青並不指百日即能培養出一批專吏,隻希三個月的辦案經歷能給眾吏留下不滅的印象,問案之時不至於一頭霧水、毫無章法。
三個月來,百姓沒等來一紙政令,倒聽說神殿下時常駕臨民間,決久積之要案,聞黎庶之訴求,有些鄰裡間蒜皮的小事兒,神殿下隻需問個三言兩語便能決斷,甚至有人尚未開口,便能知孰是孰非,百姓無不敬若神明。從前,莫說神聖,就是縣祭大人的靴都不沾民間的地,更別說沾一沾田間的泥了。而神殿下常為了一樁民案帶著都朝廷派來的吏和一些學子到村莊查訪,輕車簡從,察民,中州百姓無不對神戴有加,就連看朝廷吏都順眼了許多。
三個月後,暮青任命了一批學子,命尹禮等人與朝廷吏一同走馬上任。
隨著新的上任,政令終於下發到了四州,張榜於城門口。
第一張榜文與其說是政令,不如說是案公示。百姓對於案子的好奇心從無國界之分,百餘樁命案審結的告示為四州百姓茶餘飯後添了富的談資,正當百姓熱議之時,次日清晨,城門口又張出了一張榜文。
第二張榜文上說,州廟、縣廟乃敬神齋戒之清凈寶地,不當塵世俗事之擾,故而即日起,神廟專司侍奉祖神、齋戒凈洗、祈願禱告、占吉問兇諸事,婚喪嫁娶、田宅戶籍、民間告訴、農經百事等俗務移衙理事。總而言之一句話,神廟不理俗事了,治事之權移府,以後要告去衙門。
大圖從前也是如此,奈何百姓樂意向神問兇、求天罰惡,府屢不止。如今,神權雖已收歸朝廷,可分權理事的政令,百姓能聽從嗎?
上至都朝廷,下至州縣吏,無不有此憂慮。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政令一發,要告狀的百姓就湧向了衙門。原因無他,隻因聽說衙門裡坐堂的老爺跟隨神殿下斷過案!
這天,一夜未眠的州縣吏們聽著衙門外的登聞鼓聲,看著案前遞滿的狀子,不由又喜又嘆!
四州衙荒廢已久,忽然重開,無論是因為舊習還是因為見,百姓都必然依舊會上神廟告狀,府門前冷清,朝廷麵盡失,都是可以預見的。上任前,朝廷以為神會用重典,沒想到眾人一到神殿就被留下了,什麼政務都未理,隻是跟著神決了三個月的獄事!這三個月,決的看似是獄事,得的卻是民心,不僅化解了百姓對朝廷吏的見,保住了朝廷的麵,還使他們在斷案之道上得益良多,可謂一舉數得。
人言英睿皇後雷厲風行,倒沒想到能使出如此不聲的計策來。
但暮青簽發的政令並不都如此溫和,接著,兩道針對舊神權的政令發出,其中就著氣刀。
一道是止神職吏以行凈法為名子的政令,政令中說,諸祭司廟修行侍奉祖神,化去之前皆為聖者凡胎,有為信徒齋戒凈洗之職責,無開聖目斷人罪孽之神力。即日起,待嫁之廟齋戒,隻可舉火誦經,凡妄開聖目,言人罪孽者,以僭越神之罪論,除其神籍,子孫後世永不籍!
另一道是裁撤神殿藥作司的政令,即日起,嚴豢養蠱,凡棄、販賣、待乃至殘殺孩者,士庶不論,罪加一等!藥作司中已在修煉的蠱皆可作為最後一代鬼兵神殿效力。
令鄂族子不再齋戒之辱,令藥作司再無蠱,此乃軒轅聖之誌。當年,此誌不為宗法所容,而今舊神權已敗,時機到來,暮青不僅下令改革,還減免了四州多項苛捐重稅,並下撥錢糧,令各州開設養濟院,濟老慈。
政令下達的那日,民間有待嫁之的人家無不遙拜神殿,而神殿之中,暮青著古神廟的方向,遙遙一拜。
外婆的已經永遠地留在了古神廟下的地深,隻有一座冠塚建在神廟下的墓室裡,都朝廷下旨按聖之禮厚葬外婆於神陵,而今陵園已在修建,功德碑也已在建造。對此,沒有反對,外婆之誌在國在民,當年若不是發生那場政變,會選擇生屬神殿、死歸神陵,與外公終究是深緣淺,從今往後,一人魂在盛京,一人魂歸中州,關山萬裡,隻能求得來世再見了。
而自己與步惜歡……
眼下已是九月時節,四月時在都寫的那封家書應該早就送汴都了,可步惜歡至今沒有回信。
擔心他會像自刎時那般自責過深,可又不知該以何言語來寬他,隻好埋頭理政,給他時間。
神權之弊已沉屙,政令雖下,治理卻非一日之事,各州縣的公文奏報堆在案頭,越是嘗著日理萬機的滋味兒,暮青越常想起汴都。當初在立政殿提點刑獄,隻是每日早朝後召見刑曹班子,復核卷宗,討論案,閑時讀讀醫書,寫寫手劄。步惜歡置國事,究竟是怎麼做到隔三差五的出宮去和學子們論政,時常陪用膳,回寢宮後還有力陪談笑的?看他事總一副得心應手的樣子,可直到執四州之政的時候,才知道日理萬機有多耗神。
阿歡,已是季冬時節了,汴都臨江,冬日寒,你在宮中可還安好?
今年是大圖復國的元年,新帝即位,神降世,除夕和上元節皆要大慶,一進了臘月,長老院就擬定了禮慶的章程,暮青準了,隻是越臨近新年,越沉默寡言。
按舊製,臘八這天,神殿會設宴勞殿前眾臣,暮青以貧者之家尚無食為由,一改舊製,將往年臘八宴的耗費在民間施放臘八粥和寒,民間一片歡慶氣象,神殿卻寂寞冷清。
瀛春殿是神的寢殿,殿華帳錦毯,畫屏雕案,案上擺著一桌錦食。日暮時分,晚霞暗淡,窗影花影映殿,意趣熱鬧,卻越發將案後那對食獨坐的人顯出幾分落寞來。
這桌子菜是都皇宮膳房裡一個專司江南風味菜肴的廚做的,人是巫瑾差遣來的,怕暮青吃不慣中州的風味。暮青對吃食一貫不挑,今日看著桌上緻的菜,卻懷念起了在盛京的時候。那年除夕夜,步惜歡到都督府裡陪守歲,一碗香噴噴的五穀飯和一盅甘甜的梅酒,配上幾碟楊氏做的小菜,聽著大寒寺的鐘聲,那纔是年味兒。
不知不覺間,飯菜已冷,暮青沒胃口,起走出大殿,正著南興的方向出神,忽聞腳步聲穿庭而來。
月殺腳步匆忙,一貫冷淡的眼底竟生著幾分神采。
“怎麼了?”暮青問。
月殺道:“主子,您看誰來了?”
一品仵作